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模样吗?不不不,眼睛能看到的只是“宏观”世界,还有肉眼没法看到的“微观”世界呢。通过显微镜的帮助,我们就能看到这个奇妙的“小世界”。  相似文献   

2.
宋嘉 《当代教育论坛》2003,(11):128-128
我有机会接触到学校颁发的一些布告、通告、决定之类的东西。每当讨论学生处分问题时,我的心情总是沉重的,很不情愿处分,又不得不处分;而当我看到一些处分决定的文字时,就更沉重了,此时,我不情愿看到的东西就不是“不得不”去看了。 只要我看到“勒令退学”这四个字时,我就断然地把“勒令”两字划掉了。我们文字起草人员:这个“勒令退学”与那个“退学”是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3.
其实人都有两面性,就像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要么很莽撞,要么很忧愁,当人清醒的时候可能“不高兴”,当人高兴的时候可能会“没头脑”。  相似文献   

4.
不爱爸爸?     
李佳 《父母必读》2011,(10):119-119
“妈妈,抱抱” “妈妈”是1岁多的宝宝最常使用的称呼。当宝宝身体不舒服哭闹时,宝宝会喊“妈妈”;当宝宝看到妈妈要离开时,会伸手去抓妈妈。并连声叫“妈妈飞当宝宝看到妈妈出现时,会兴奋地叫着“妈妈”,然后投向妈妈的怀抱。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希望文学青年在生活中要“留心多看看”,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接着他又说:“不看到一点就写。”“看到”之后先不写,那干什么呢?按他老人家的说法,去“凝神结想”呀。观察、感受之后,要进行思考,要用思想去“解读”生活。鲁迅小时候在百草园里玩斑蝥,在雪地里捕鸟  相似文献   

6.
这几个术语就是“具体”、“形象”、“生动”。 具体一即不抽象,不笼统,细节明确。 形象——即动作、形状、线条、色彩等可视的.能让读者“看到”样子的。  相似文献   

7.
南阳 《教育文汇》2008,(12):1-1
最近在某中学看到一摞学生评价教师的调查表。在“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最不喜欢什么样的老师”问号后面,一半以上学生填写的竟是“不拖堂的老师”和“拖堂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小时侯,父亲带我去看风景,走了很远的路后,我不耐烦地问父亲:“风景在哪儿?”父亲指着前面的一个山坡,说:“风景就在那里.”我一看,山坡满是乱石,草木不生,一片荒凉,这哪里是什么风景? 父亲鼓励我说:“孩子,看到一面山不等于看到一座山,等翻过这面山坡,你就能看到风景了.”  相似文献   

9.
田丽霞 《班主任》2013,(5):65-67
苏东坡和佛印一起打坐,问佛印看到了什么,佛印说看到一尊佛。佛印转而问苏东坡看到了什么,苏东坡说看到一摊牛粪。苏东坡自觉占了便宜非常高兴,回到家便和苏小妹说起此事。小妹笑道:“佛印说看到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说看到牛粪,那说明你心里只有牛粪。”好一个睿智尖刻的苏小妹。这个笑话揭示了一个道理——境由心生。作为班主任也是如此,学生是“牛粪”还是“鲜花”,你是“刨粪者”还是“赏花人”,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取决于学生,而取决于你自己,取决于你的内心。所以,班主任要有一颗锦绣之心!  相似文献   

10.
谢彦 《今日教育》2009,(7):60-61
1加1怎么会等于90呢?看到这个明显不成立的数学算式,您心中肯定会冒出这样的疑问。我想说的是,第一个“1”指的是老师,第二个“1”指的是家长,“+”指的是家长和老师之间有效的沟通,“90”则表示孩子健康成长的效果指数。笔者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政协委员提倡恢复家访,大意是现在的老师不爱家访,  相似文献   

11.
假文盲     
当今社会上不识文断字的文盲可能已经不多见了,可是,“品质低劣”的“冒牌货”——“假文盲”却随处可见。您不信?瞧,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的漫画《假文盲》:在公共汽车的站台处,人们为照顾妇女和儿童,专设了“母子上车处”,可在“母子上车处”站着的却是几个健壮的男士。你们衣冠楚楚,哪一位也不像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模样,难道你们没有看到身边的警示牌吗?难道没有看到身边  相似文献   

12.
近日看《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看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看到“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看到“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等等,余香满口之余,忧伤也像春水般泛滥起来。只是不免怪讶:不就是为了考取功名作暂时的别离嘛,值得那么柔肠百转,愁肠寸断吗?于是不由得掩卷而  相似文献   

13.
用心看见     
月温柔地挂在空中,给大地撒下一片皎洁。月说:“世人只看到我表面的完美无瑕,谁又看到了我心的荒漠?”我低头沉思,庭院里月影斑驳,使人顿感凄凉。我说——我真的能看到,看到了你身后嫦娥的轻泣,吴刚的无奈。恍惚间,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又浮现在眼前,他仿佛在诉说着:“世人看到了我流传千古的诗句,看到了我‘把酒问青天’的气势,可谁又看到了我背后的艰辛?”是啊,从“我辈岂是蓬蒿人”到以后的仕途不振;从小时候的贪玩,经“铁杵磨针”的教训,再到以后的“诗仙”,他经历了多少痛苦,多少煎熬,但却又时时把豪放乐观带…  相似文献   

14.
不愿听到的声音   中学语文教学的状况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大家有批评,提了一些意见。有的意见很尖锐,也很正常。但也有人不愿听这些批评,好像批评过了就会否定成绩,就认为人家是“别有用心”,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成绩很大,这个基本点不看到,光看到问题就是“思想混乱”,还有什么“通过语文教学打开缺口”之类的让人更加恐惧的说法。我不明白说人家“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根据是什么,但以动机杀人的办法我们先前领教过很多,现在不那么害怕了。这里面有一种有趣的思维方式:你要提意见,就不能不看到成绩…  相似文献   

15.
前天我回宿舍,看见老友WIN正含着泡面看着电视。电视里播的是某不知名歌手唱的《欢乐颂))。”心情这么好,还听男高音呢?”我笑道。_“不,你看到的表面现象而已…”老友深沉地对我说道。“那……你还看到什么了?”我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16.
“优先效应”又叫“第一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教育工作中常表现为:看待学生不准确,或失之于片面。或只看到表面而未看到本质,把学生看得太死  相似文献   

17.
<正>师:我看到很多讲古诗词的书将“少无适俗韵”写作“少无世俗韵”,这些书写得多么匆忙啊,编辑也放任这些错别字?还有,读者会不会停下来想一想,到底是“世俗韵”还是“适俗韵”呢?生:老师,这重要吗?师:就像木匠看到一张桌子的四条腿不一般长就难受,就像裁缝看到一件衣服的针脚不齐整就想拆了重缝,学习语文,要养成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看到错别字,就像飞虫入目般不舒服,尤其是在字数十分有限的古诗中还出现错别字,那简直是撞翻了虫窝。  相似文献   

18.
一、巧拾评价,复习旧知(教师出示“诚”生字卡片)师:在哪儿见过这个生字?生1:(指着墙上的大字):墙上“诚实”的“诚”。生2:妈妈去取钱,我跟着妈妈一块儿去,看到了“城市”的“诚”。生3:老师,他说错了,我看到的“城市”的“城”是提土旁,不  相似文献   

19.
在《人间词话》中,“真”与“不隔”是仅次于“境界”范畴的重要概念,但如果把“真”释为“理念”或“本质”,把“不隔”释为主张“白描”,均未能看到它们与“境界”说的深层关联性.“真”而“不隔”是以生命论为基础的,追求创作中的“生命之敞亮”.  相似文献   

20.
有人看到湛蓝的大海,叹道:“啊,真酷!”有人看到憨憨的熊猫,笑道:“酷!”有人看到冲浪运动员在浪里穿梭,惊叹:“哇噻,酷毙了!”还有福尔摩斯——酷;比尔·盖茨——酷;外公学英语——酷;外婆宁可吃自己烙的饼也不吃洋快餐——酷……大家眼里的酷人酷事真是多如牛毛,数也数不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