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认识论的提出(一) 教学论通常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做它的方法论基础。为了提出教学认识论,要先略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论点。一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自然界和社会是被认识的客体。主体作用于客观事物的活动叫做实践。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前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世界观,在大脑中所积累的思维方法,便成方法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人们要用世界观作为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所以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都列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后人如要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和社会,就要把原属于主体的思维作为客体来学习。二是实践第一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实践是检验真  相似文献   

2.
陈蔚 《文教资料》2012,(2):18-20
在写作活动中,写作客体不但能够激发写作主体的创作灵感,引发写作的冲动,而且可以传达写作主体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和体会,写作客体是写作活动存在的源泉,是写作活动得以生存的本体。荆永鸣短篇小说中的农民工形象作为写作客体,为我们学习写作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论应用写作的社会性与评价体系的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写作作为人类一种必不可少的参与社会公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方式和手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影响.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进程,应用写作的社会实践内容与理论研究也体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确应用写作的社会性,并通过这一认识引导人们将应用写作发展与研究还原于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应用写作理论、应用写作教学、应用写作实践的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全面的、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注哲学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哲学理论的发展,使哲学走近主体、走近实践、走近生活,是20世纪中国哲学的重要特征。哲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当代形式的哲学教材,应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贯穿始终,以主体实践活动及其现实条件为中介,以主体的自我完善与历史发展为终极关怀,尽量给人的思维活动以足够的张力和创造空间,努力营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一、正确理解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理解这一概念要把握以下三点:1.“人们”指出了实践的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的区别。2.“改造客观世界”指明了实践的对象。这意味着实践以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对象,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而不是停留在人的头脑中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想、认识、辩论等就不是实践。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或认识活动。3.“活动”指明了实践的性质。以建楼房为例,作为一种实践,建楼房不能等同于楼房或楼房的设…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事这项社会实践的主体被称为写作者.作为个体进行写作活动的写作者.其写作水平自然有高低之分,其写作质量也自然有优劣之别.究其原因,虽与写作者的天赋有关,然而主要的原因则在于写作者后天所形成的思想情感,知识结构、人生阅历、言语能力等素质存在着多种差异.对于写作者思想修养的两个层次及其内涵、写作者必须具备的多种心理能力,笔者已有另文作了论述,此文主要论述写作者的生活积累和学识储备两个问题.这是“大写作观”所必须重视和研究的两个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7.
(一) 感受,是写作主体的感官受到客体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通过感觉和知觉从生活中摄取感官信息,在与感情的同化中获得的一种智能。在实践活动中,当主体直觉地把握客体的个性和共性时,其感受常常由主体“目之所瞻,身之所到”的亲身经历熔铸而成,它既容纳了物体的属性,也浸透着主体的情感。这种主客体的呼应,常常漾起艺术家感性的涟漪,芯至燃起熊熊的火焰,引发创作欲望。文学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作家都具有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都  相似文献   

8.
自由的内涵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这是马克思主义对自由的科学定义。自由不是属于自然界的,而是属于人的世界的。作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自由既非主体固有,也非天赋人权,而是来自社会生活,来自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9.
面向现实社会生活关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社会生活的完整内涵和教育价值社会生活是社会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根本地说不外是两个基本方面,即:社会成员的生命存续和生命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成员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他们要开发、利用一定的社会生活资源和条件,不断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个体或群体的各种需要,展示生命的力量,实现自我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我们把人类为实现这一根本目的而积极、全面地参与、创造和享有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叫做社会生活。丰富多样性是社会生…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这就表明,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活动的本质概括,它既有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活动,又有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活动;既有改造自然、同自然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活动,又有改造社会、处理社会各种关系的活动.这还表明,社会上的任何人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生产、执教、管理、创作、交往等等,无不统括在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1.
<正>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生产力是主体(主要是人)通过工具(劳动资料、科学技术等)认识、利用、改造、征服客体(自然界、人类社会、做为客体的人)的能力。它不仅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还反映了人和工具的关系(劳动技术组织形式)以及人和人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相似文献   

12.
客体是实践活动结构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具有对象性、多样性、拓展性和受动基础上的制约性的特点。执政实践活动的客体具有客观性和实践主体的自主选择性的特点。现有的执政客体理论把人民群众、或是国家政权、或是社会事务作为执政实践的客体,存在着理论上的误解与偏颇。社会主义执政实践的指向对象应当是社会的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13.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主体与实践对象的关系。人产生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又是自然界的改造者和驾驭者,人和自然是对立面的统一体。人化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趋势,但是,人化自然又不断地破坏着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关系,即生态平衡关系。研究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协调稳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原始人不能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自然界就是人本身的世界,把主体和客体混为一谈,不能把人从自然整体中分化和独立出来。在他们看来,自然也和人一样,日月就是双目,四极、五岳就是四肢五体,把雨雪视为汗水,视风云为气、雷霆为声。自然不过是“人”的放大,人只是自然的缩影。但是,原始人要依赖于自然界,并且逐渐形成对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图腾  相似文献   

14.
曾杰 《成才之路》2013,(7):I0005-I0005
第7讲社会思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思维结构是主体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基本认识内容在人脑中内化而成的思维框架系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认识主体的思维框架即"图式",是通过主体的活动构建起来的,其机制是主体自身活动的内化(概念化)。但是,皮亚杰由于不了解社会实践和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的发展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人的存在需要。将人类社会主体与自然客体联系起来从而满足主体需要的中介只能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  相似文献   

16.
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物一意一物”’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个规律可以概括为“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这个基本规律在写作活动基本规律中表现为:“物←→意←→文”之间互逆互动无限循环的矛盾运动规律,可以概括为:“客体主体化,主体文本化”。“客体主体化,主体文本化”既突出了写作基本规律的特殊性,又体现了一般实践基本规律的普遍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故“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是以自己为主体,以关系的另一方为客体的主客体关系。人把自身作为主体同对象、客体区分开来,使人的活动不再像动物那样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成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积极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所以人们在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改变着自己周围世界,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改变着自已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8.
祭礼作为人类观念作用于自然与社会而形成的信仰仪式,展现了不同社会阶段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在庶民的祭礼中,农民的生活观念规定了自然界的秩序,同时强调社会主体间的平等对立,社会由对立通过祭礼达到协和的一体状态;在王侯的祭礼中,政治观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控制力量,强调政治以其权威通过祭礼达到统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价值价值问题是现代哲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我们赞同李德顺同志在《价值论——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一书中所表达的关于价值问题的意见和见解。主客体关系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基本关系。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它们的相互作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项基本的活动形式:实践和认识。主客体之间的任何相互作用都必须而且只能通过实践、认识的途径和方式来进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包括统一的两个方面: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即主体对客体规律的接受和服从;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即主体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客体,使客体为自己服务。前者为客体性内容;后者为主体性内容,即价值。故价值是客体及其属性在主体的实践—认识活动中所形成的为主体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作为人文科学的美学,从实践转向的角度来看,其逻辑起点是人类社会实践,而人的存在只是美学的出发点.对应着实践结构的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估层,美学的逻辑结构应该包含着自然客体逻辑(即合规律性逻辑)、人类主体逻辑(即合目的性逻辑)、主客体关系逻辑(即审美间性逻辑);对应着实践类型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美学的逻辑构成应该包含着物象逻辑(即感性形式逻辑)、意象逻辑(即知性形式逻辑)、形象逻辑(即理性形式逻辑);对应着实践的受动和主动相统一过程、物质和精神相统一过程、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统一过程,美学的逻辑过程应该包括意向性活动逻辑(即对象化逻辑)、超越性活动逻辑(即符号化逻辑)、时空性活动逻辑(即现实化逻辑).美学的逻辑力量就在于实践的建构功能、转化功能、解构功能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