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根生 《生物学教学》2006,31(12):51-51
生物学中有很多研究对象直接来进行实验,是非常困难或不可能的,因而模拟实验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稳态环境》(必修)第4章:“种群和群落”中,有关调查、测定、计算动物群密度的最常用方法之一是标志重捕捉法。笔者认为,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应当让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来体会和运用,为了避免将方法论当对作知识来讲授,也可以通过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去领悟有关科学方法,并且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精神,因此本文介绍一则模拟标志重捕法实验。1材料用具绿豆一包,红豆50粒,大、小烧杯各一只。2实验原理使…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6,(12):57-59
通过学习的3个基本维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种群的特征与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分析、讨论、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孝娟 《成才之路》2013,(20):66-66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是为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群落的演替两个重点打基础的,但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是科学方法教育上的侧重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列举种群的特征"。本节主要介绍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以  相似文献   

4.
<正>"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人教版教材《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中的探究实验。学生通过该探究实验可以动手建构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感性地认识种群数量的变化特点。另外,本实验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抽样检测技术以及显微计数技术等,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开出率非常低。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实验周期长,很多学校不愿让学生在一个实验上"浪  相似文献   

5.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过程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在探究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发现问题,通过课外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收集、筛选、提炼信息,交流与探讨,分辨与识辨、竞争与合作等活动,经历各种探究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知识、能力,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将"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教学观指导于课例"两角和正切公式"的教学设计.通过让学生充满活力地建构数学知识,凸显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让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让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教学》2017,(24):57-59
在准确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分为情境导入,引出课题、模拟实验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模拟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和动手实践,提升能力4个环节,其中模拟实验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学设计中的两项创新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种群的特征》教学中,以藏羚羊为背景,创设情境,设疑导入课堂,引导学生设计模拟实验,动手解决如何调查种群密度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生命观念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数学模型是描述一个系统或性质的数学形式,具体形式有图形、数据表、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模型”知识列为课程目标之一,提出领悟系统分析、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要求.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在新课标生物必修3的第4章《种群和群落》中的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中,教材以“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为例,构建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物质密度的探究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科学探究实验之一,也是初中学生最早涉及的对于数据精度要求高,操作相对复杂的实验,要求让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建立密度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的由来.然而学生往往不能通过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常犯一些"想当然"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正>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之一的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能力大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估计。在生物试题中,涉及此方法的计算也比较多。如何更好地理解、记忆标志重捕法?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巧释巧记的方法。1巧释——画出静态直观图形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的种群的活动范围内,先捕获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捕获,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从而估计种群密度。通过这个概念,可以看出,标志重捕法的重点在于"标志"和"重  相似文献   

12.
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一节为例,阐述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成功智力。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等.它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而不单是结果;重视收集证据,证实或证伪解释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论证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我国生物学教学中已有一定应用,但实践表明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仍有一定难度,还需优化完善。以“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这一实验课为例,将优化后的ADI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和进行科学探究,在推理和论证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掌握科学探究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在物理课程和现实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科学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等.它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而不单是结果;重视收集证据,证实或证伪解释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个体数繁多,其大小及动物的穴居、隐藏、飞翔等原因,逐一计数是很困难的.研究者常常只计数种群的一小部分,用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取样调查法.根据不同种生物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查,对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植物常采用样方法;对微生物种群数量测定常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血细胞计数法.这些实验方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学习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提出和求证假说、做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提高学生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一、对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不了解例1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①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分  相似文献   

19.
以朱鹮的种群数量分析为主线,创设真实课堂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并灵活运用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理解其他种群数量特征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促成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正>倡导探究性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课程理念,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科学,在活动中"做"科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增进对生命科学的理解。我立足学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