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怎样增强校长培训的实效性?实践证明,如果只注重国家课程的开发而忽视参培者的内心需求,那么培训必定是低效的。本文就在国家课程基础上如何开发符合参培者需要的课程即“校长本位”课程进行讨论。“校长本位”课程的概念笔者给“校长本位”课程作了如下界定:参培者在培训前与培训过程中,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难题及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学习内容上的要求(显性课程);参培者在目标一致的学习中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后互相学习到的非预期性、非计划性的知识、观念、规范、态度等(隐性课程)。“校长本位”课程的开发“校长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2.
隐性课程“润物无声”,它注重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学生内在素质的养成。高等学校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当前高校过于重视显性课程建设,对于隐性课程的建设则相对认识不足。加强隐性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迷茫与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于隐性课程是“客体性”的,还是“主体性”的;隐性课程的特点仅是非计划性还是兼其计划性等本体问题,研究观点截然对立。其原因是对隐性课程上位概念“课程”的理论认识,是见仁见智的。隐性课程为“舶来品”,西方关于隐性课程观点不一,不同专家、学对隐性课程有不同的建构和理解:暂不从隐性课程的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实践的视角探讨隐性课程,应是走出迷茫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由于受传统课程观的影响,人们较多地注重显性课程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与儿童学习和发展特点关系更为密切的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幼儿园艺术课程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隐性艺术课程在学前教育领域有着独特的作用。它能弥补显性艺术课程的不足。“隐性课程所起的作用就好比是教育科学的资源之一:它所拥有的广阔前景包含了各种为狭隘问题所抛弃的解释和观点。”  相似文献   

5.
导读 20世纪60年代末,“隐性课程”概念的提出,引起了课程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课程领域的一场革命随即展开。从此,学习内容出现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之分,同时课程领域中的研究也明显表现出两条线索之别。西方研究者对“隐性课程”的研究,已有四十年的历史。我国有目的地研究隐性课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也历经二十几载。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与隐性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重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实现这种变革,仅靠“教师一支粉笔,学生一本教科书”的传统学习模式是不够的。因此,历次课程改革被忽视的隐性课程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隐性地理课程“润物无声”,它注重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学生内在素质的养成,是培养高素质地理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地理教育普遍对隐性地理课程重视不够,导致地理人才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对此本文分析了我国隐性地理课程的教育现状;讨论了隐性地理课程的含义、特征及类型;研究了隐性地理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提出了加强隐性地理课程建设的六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过多注重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而忽视文化、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亚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学生与学生这一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这些问题阻碍了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9.
李建文 《江西教育》2001,(12):12-12
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是指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隐性课程具有各种要素,各要素又有它自身的特殊结构,因而形成了隐性课程的自身的分类结构。根据隐性课程存在的广域性,将隐性课程分为以下三层结构:物质———空间类。作为物质空间类的隐性课程指学校的建筑、校园的规划、学校的地理位置等物质与空间环境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正式课程之外的影响。这一结构处于最外层,可以被受教育者直观,也容易移植和改变。组…  相似文献   

10.
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英语口语隐性课程的“显性控制”,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对课程组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英语口语隐性课程的研究背景、涵义和特点,阐述了对其研究的重要性,着重强调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英语口语隐性因素加以“显性”控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课堂访谈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乒乓球实践课中隐性课程的教学,以及几种有助于提高隐性课程教学效益的课程模式进行探讨。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师言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都是隐性课程的优良载体,充分发挥隐性课程育人优势,使学生在学习乒乓球技术的同时,也得到体育人文精神的熏陶和体验。同时,“比赛激励机制”课程模式、“速成教学”课程模式、以及“考试主线”课程模式,都能较好的推进隐性课程教学效益提高。  相似文献   

12.
潜课程本质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课程是中外教育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自1966年杰克逊在《课堂中的生活》一书中正式提出了潜课程的概念到如今也只不过是三十几年的历史,对潜课程的研究目前尚处在一个未能达成统一共识的理论层面。2001年6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有关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强调“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潜课程对这种过程的实现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上世纪初杜威的“附带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克伯屈的“附学习”思想,实际上已经触及了潜课程问题。时至今日,有关潜课程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但是各家各派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潜课程究竟是学术性的还是非学术性的,是存在于校内还是校内校外均有,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非预期性的还是可预期性的,是非实体性精神文化还是实体性精神文化等等,这就给予了潜课程问题以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3.
当代课程理论认为,学校课程实际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构成。而隐性课程在教学管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建立在人们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是广义的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主要特点是潜在性和非预期性。  相似文献   

14.
隐性德育是隐性课程的一部分,它作为重要的一种教学资源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研究。但隐性德育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显性德育所预期的目的.它的全面实施,会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因而呼唤现行德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于是隐性课程教育就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开展隐性课程研究是教学改革深入的必然,加强隐性课程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个体所处的环境,蕴含着丰富的隐性课程的要素。数学课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使受教育者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心理品质也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教师就必须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一、数学隐性…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对通识教育理解不透,出现课程结构不合理,“核心课程”开发不够,课程管理混乱等现象.需要重新领会通识教育内涵、设置“4+1”的课程模式,加强核心课程、综合的课程、主题研讨课程的建设和实施,强化教育经典导读.注重隐性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或“隐蔽课程”,指课程计划中有确规定的、无形的、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课程。它具有一种潜在的影响力。开发中等职校隐性课程,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确立开发设计隐性课程的新理念和行动策略,而且要注意从学校物质环境和精神系统建设、优化学校管理导向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8.
“隐性课程”的开发是以情感和关爱为特征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张扬。本文在“隐性课程”与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相关联的前提下,从人性化、个性化和整体化的角度,阐述“隐性课程”开发的几点设想,以及这种开发对于自主学习模式建构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内隐学习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学习形式,是以独立个体和过程为载体而存在的;隐性课程的存在不仅依赖于物理环境,同时也与学生群体有密切联系,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内隐学习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隐性课程的获得是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综合,内隐学习是隐性课程获得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思政工作隐性化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教育规律以及教育的“接受主体”的心理特征,在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过程中,有意识的将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并积极致力于学校“隐性课程”的建设,更利于思政工作者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