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意疑问句又叫附加疑问句,是在陈述句后,对陈述句所叙述的事提出的疑问。其基本结构有两种:一种是“肯定陈述句+简略否定问句”;另一种是“否定陈述句+简略肯定问句”。反意疑问句的前后两部分在时态、人称和数上都要保持一致。例如:  相似文献   

2.
反意疑问句是英语学习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句型,附加疑问句部分除了一般的构成形式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形式,学习中应特别注意. 1.There be引导的句子,附加疑问部分的结构仍用there be的相应形式,即"be there".例如,  相似文献   

3.
4.
反意疑问句也就是附加疑问句,在众多的练习及试题中都曾出现。学生对此感到困惑,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反意疑问句是初中英语中的一个重要语法项目。同学们在学习时应注意下列几点:一、掌握反意疑问旬的结构模式反意疑问句的结构模式通常为:陈述句+简短问句。如果陈述句是肯定形式,则简短问句为否定形式;如果陈述句是否定形式,  相似文献   

6.
正式语体中,反意疑问句中主语省略是很常见的现象。然而国内出版的语法书均未探讨这一现象。通过实例分析来探讨这一现象,推导出制约主语省略的两条规则并作省略的标准对规则进行检验,证明推导过程及推导规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李建高 《初中生》2015,(27):77-79
一、反意疑问句的结构 1.一般由陈述句与一个简短的附加疑问句构成,这两部分的肯定与否定形式正好相反,即“前肯后否,前否后肯”.如: 1) His mother is a teacher,isn't she? 2) Mr.Green didn't use to live there,did he?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的反意疑问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问句形式,是英语学习者的难点。在实际的句型操练中,针对其回答,很多学生容易混淆意义的表达,或者对其为何作出如此回答还迷惑不清。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的理论,借助语法隐喻的概念,对主从复合式反意疑问句的回答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让学生真正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而不至于死记硬背其形式化表达。  相似文献   

9.
语言交际过程中语法的语用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在认知语境的参与下完成交际的心理认知的互动过程。文章在分析认知语境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观对语法的三个层面进行了动态的语用研究,认为关联理论对语法语用过程起着动态的语用制约作用,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认知阐释力。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出发,认为语法化过程中存在着隐喻的手段,语法化本身具有隐喻特征.语法化的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隐喻过程:语法化就是从一个概念城(源城)到另一个概念城(目标城)的意象图式的映射过程.这位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化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出发,认为语法化过程中存在着隐喻的手段,语法化本身具有隐喻特征。语法化的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隐喻过程:语法化就是从一个概念域(源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的意象图式的映射过程。这位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化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反意附加疑问句某些功能词的选择并对反意附加疑问句的语义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语法化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专家学者们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学者关注虚词及其相关形式的历时形成过程,有些学者侧重于研究词汇化现象。本文分别从认知机制和语用因素两方面对语法化进行了分析,对英语语法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陈述部分带有情态动词must表示“必须”时,疑问部分用needn’t;表示“禁止”时,疑问部分一般用must;表示“一定、想必”等推测的意思时,疑问部分不用must.而要根据陈述部分中must后面的不定式结构用相应的动词或助动词形式。  相似文献   

16.
语法化和词汇化现象是自然语言发展的结果.这两种倾向同样体现在基本的也是典型的语言结构单位——成语中.成语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既体现了语法化倾向,也显露了词汇化趋势.成语的语法化和词汇化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7.
郑雷 《现代语文》2006,(9):34-35
语法化的研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一个是历时的角度,将语法化视为语言演变的一部分,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形成和发展的途径;一个是共时的角度,将语法化视为一种句法和语用现象,考察在日常语言使用中决定语法关系的各种手段。语法化理论(Hopper&Traugott)认为,语义相宜性和特定的句法环境是诱发一个词汇语法化的两个必要条件,然而并不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词语都一定会语法化。语法化受多种机制的作用会呈现复杂的状态,表现出程度上的不平衡性,因此在共时的平面上往往可以窥探其历时演变的轨迹。本文就试图通过共时的分析来构拟动词“看”的历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起"的虚化过程历来争议很大。历时考察"起"的演变过程发现,"起"从上古动词谓语发展到中古作动词趋向补语,"V+起"结构由连动结构重新分析为述补结构;唐五代初期,"起"放在"V得"、"V不"之后,无明确语义指向,而表示结果,语法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宋代"起"可用来表示前一"V"的状态将持续进行,甚至高度虚化为话题标记。研究推测"起"的语法化途径是:趋向义→结果体→始续体,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均可证明其发展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讨论认知、语用与语法化的关系.认为认知是语法化的触发点和途径,语用在语法化过程中具有固化的作用,认知和语用致使语法化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20.
郭莹 《海外英语》2012,(21):224-226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对英汉语被动句语法化进行比较。从语法化和语法结构体两大层面入手,分析英汉语被动句在形成、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相似、相异、相关的语法现象背后的特征,发现:英语被动句的语法化程度要高于汉语被动句,汉语被动句则由于动词没有形态的变化,需要借助其他形式来帮助展现其句型特征。尽管英汉语被动句在句法形式上虽然有差异,但是在表达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上机理还是可以相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