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8月7日,由《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档案》杂志社和《档案学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在昆明开幕,国家档案局巡视员王良城致开幕词,三家刊物的总编辑分别作了主题学术报告。分组论坛由分别国家档案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岚研究馆员、山东大学刘旭光教授、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推进档案职业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档案职业的现代化,《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档案》杂志社和《档案学研究》编辑部决定联合举办"第三届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全国各省(区)、市档案局、各级各类档案馆、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档案管理部门、各高等院校档案管理部门、各级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及其人员均可报名参加。一、主题演讲:(一)中国档案职业状况分析,《档案学通讯》总编辑胡鸿杰(二)新时期对档案职业的要求与挑战,《档  相似文献   

3.
《档案学通讯》2015,(3):104
由《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档案》杂志社、中国档案学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将于2015年5月29日-6月1日在银川召开。届时邀请国家局的有关领导及行业专家、学者围绕"信息化时代的档案职业发展与变革"问题,以主题演讲、分组论坛、学术点评、总结交流等内容版块展开交流。为全国档案学界和业界提供一个高起点、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推进档案职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推动档案职业的现代化,是本论坛的唯一宗旨。论坛结束后还将组织出版《第四届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报名联系电话:18600882099(黄子佳)。  相似文献   

4.
《档案学通讯》2015,(4):F0002-F0002
2015年5月30至31日,由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中国档案》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在银川召开。国家档案局巡视员华丹出席论坛并代表国家档案局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5.
我国档案学教育开始设置博士学位迄今已有8年时间,我国最初的档案学博士"出炉"也已4年.至目前,我国档案学博士、加盟档案事业的其他学科的博士和在校学习的档案学博士研究生达到了六十余位."为了把档案界的这批高级专门人才组织起来,发挥博士层次研究人员的群体优势,展示转型中的档案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水平,探索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新方向,拓展档案学与现代信息学科交叉结合的新层次、新领域",2001年11月17日至18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发起并在北京主办了"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坛得到海内外学界同行的热烈响应,国内数十位博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国际知名文件、档案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活动."电子文件管理"和"档案职业的走向"是该论坛的两大主题.本文从研讨会大会发言和所提交论文中摘取部分专家、学者的论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日前,在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通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档案职业发展论坛"征文中,我省提交的7篇档案学术论文,经组委会专家组评审,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3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2篇。其中一等奖获得者韩峰、雷稚蔷受邀大会发言。韩峰以《论"档案记忆"对"社会记忆建构"的作用》为题,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详细讨论了"档案记忆"对"社会记忆建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雷稚蔷以《档案馆组织创新与技术  相似文献   

7.
2021年10月22—25日,由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和《档案学通讯》杂志社主办,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辽宁大学中国档案文化研究中心、沈阳市档案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2021年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暨辽宁大学档案学专业创办40周年纪念会议在沈阳召开。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建设》2006,(10):1-1
[本刊讯]9月13日,中外档案期刊工作研讨会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行。研讨会开幕时,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吴辰致欢迎词,副局长仓大放主持会议。来自国际档案理事会、国际档案理事会《逗号》杂志编委会、瑞典马尔默市档案馆、俄罗斯联邦档案署外事处、美国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图书馆,和中国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学会、上海市档案局馆以及《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历史档案》、《民国档案》、《浙江档案》、《档案与建设》、《档案春秋》等杂志社的档案期刊工作者和档案学者代表出席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2015年9月23日至25日,第27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在杭州萧山召开。会议由浙江省档案局、浙江省档案学会主办,《浙江档案》杂志社承办,来自《中国档案》杂志社、《档案学通讯》杂志社、《档案学研究》编辑部等二十余家档案期刊和省局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恰逢第一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召开30周年,主办方邀请了参与创办档案期刊的部分资深主编和专家出席会议,共叙我国档案期刊的光辉历程。会议通过领导致辞、专家讲话、代表发言等形式,就档案期刊"传承、合作、创新"以及大家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为档案期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周卫国  张静 《中国档案》2007,(11):12-12
10月22日至25日,第十九次全国部分档案期刊研讨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历史档案》和《民国档案》等21家档案期刊编辑部(杂志社)的编辑人员及部分省、市、自治区档案局的领导近40人  相似文献   

11.
莫陌 《北京档案》2004,(10):21-21
9月14日至18日,由《湖北档案》杂志社承办的全国部分省市档案期刊工作研讨会在武汉市召开,《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北京档案》、《新上海档案》、《四川档案》、《山西档案》、《山东档案》、《兰台世界》、《档案与建设》、《档案时空》、《广东档案》等杂志社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档案期刊工作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在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2.
档案职业与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回顾分析我国档案职业和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从教育思想观念、职业资格制度、宏观调控机制等方面入手,深入剖解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与档案职业相背离的问题根源,提出了以推进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为方向的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宏观模式重构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档案学研究内容广博,外国档案学研究内容精深;中国档案学研究主体以高校档案专业教师为主,外国档案学研究主体以档案实际工作者为主;中国档案学研究方法以定性描述为主,外国档案学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中外档案学研究的明显差异性不是偶然出现的,它与中外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教育体系和各国研究历史传统、档案职业专业化水平等诸多因素都有关系,在本文中,作者对产生这三个方面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是我国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本文认为,《意见》表达出了当前档案工作有着新的理论方向,包括新公共服务、社会记忆在内的理论思想,如同档案学理论思想一样,对于当前档案工作都有着理论指引意义。《意见》还表现出问题导向的学术逻辑、引导档案学核心概念的内涵式变化和固化新概念、强化"三个体系"理论等特点。《意见》也给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与发展带来了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档案学是一门关于档案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因此.档案学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档案管理活动状况的制约。而档案管理活动稳定的社会存在形式,是一种能够体现档案管理活动基本功能的职业领域,这种职业领域就是档案职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业形态,档案职业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档案职业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如何使这个传统的职业在新世纪焕发出新的生机已经成为业内同仁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新体系档案学系列规划教材"、"中国档案学会系列培训教材"两套丛书。"新体系档案学系列规划教材"由丁海斌任总主编,包括:《档案学的哲学与历史学原论》、《档案学概论》、《电子文件管理基础教程》、《档案逻辑管理学》、《档案物理管理与保护》、《公文管理教程》、《档案开放利用教程》、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国家档案局王岚博士接连发表了《法律与学术中的"文件"与"档案"》(载《档案学研究》杂志2011.5期)、《厘清责任坚守本义筑牢档案工作的概念根基》(载《中国档案》杂志2012.3期)等多篇文章,提出了近年来档案界由引进概念、消化不  相似文献   

18.
围绕“档案文化的界定与传播——以档案期刊为例”这一主题.第十八次全国部分档案期刊研讨会于4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家及各省市档案局、馆,档案学会和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主办的24家档案期刊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他们是:《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历史档案》、《档案学通讯》、《北京档案》、《天津档案》、《档案天地》、《山西档案》、《兰台世界》、《黑龙江档案》、《档案春秋》、《新上海档案》、《档案与建设》、《安徽档案》、《山东档案》、《浙江档案》、《档案时空》、《湖北档案》、《档案管理》、《广东档案》、《云南档案》、《四川档案》、《陕西档案》、《档案》。  相似文献   

19.
丁海斌 《档案管理》2021,(6):20-22,25
当代档案学在转型的过程中是面临危机的.新《档案学概论》在内容上贯通传统时代与信息时代,来回应时代的需求.围绕着"变"与"不变",转型时代的档案学寻找着答案:不变的是档案与档案工作本质的东西,本质意味着永恒.不变的是基础理论,是本质与抽象的东西;改变的是技术与应用,是形式与具象的东西.尤其处于信息时代,笔者正在做出努力,使新《档案学概论》所代表的档案学成为传统档案学与数字档案学融为一体的新档案学.  相似文献   

20.
张江珊 《北京档案》2016,(10):19-21
本文分析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在档案职业人才需求视角下的档案学高等教育改革,并据此提供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改革可借鉴的经验,即调整大学的档案学课程设置体系、改变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提升档案学师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