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戏》(节选)与《故乡》均为鲁迅短篇小说名作,两文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均以故乡为母题,均塑造了鲜活灵动的故乡人物形象,均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挚爱和对理想未来的憧憬向往;两文异点亦鲜明。对比解读,会更深刻地体悟到先生乡情小说艺术的精妙与思想的深邃。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社戏》,作为初中语文课文中的优秀传统篇目学习了几十年,无论学过此文已几十年的成年人,还是正在学习的青少年,都对此文的情节念念不忘,特别是“偷”罗汉豆一节给新老读者都留下极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在此文最后说“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此“豆”之所以那么好吃,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的《社戏》,作为初中语文课文中的优秀传统篇目学习了几十年,无论学过此文已几十年的成年人,还是正在学习的青少年,都对此文的情节念念不忘,特别是“偷”罗汉豆一节给新老读者都留下极深刻的印象。鲁迅先生在此文最后说“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此“豆”之所以那么好吃,我们一般认为是由于“豆”中充满童趣,然而,我们仔细品味起来,此“豆”中还浸润着纯朴的民风。不难理解,《社戏》反映的内容,一方面是孩子们美好的童趣,另一方面是平桥村纯朴的民风,再一方面是歌颂江南水乡美景。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其中…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中的“我”是贯串全篇的线索,起到了结构全篇的作用。这一点,大家的认识比较一致,作品分析时也比较重视。但仅靠这一点,还不能形成小说的“格式的特别”,因为小说中采用第一人称“我”作为线索的写法是很常见的,鲁迅作品中就还有《一件小事》,《故乡》等。鲁迅在发表《孔乙己》时所写的《文末附记》中,曾谈到过自己的创作意图:“这是一篇很拙的小说,还是去年冬天做成的。那时的意思,单是描写社会上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社戏》中“偷豆情节”的设计描写情趣盎然,一个“偷”字,点铁成金,使文章的神韵倍出。一“偷”中添情趣小伙伴在看戏归途中摘自家田里的豆煮着吃是不算偷的,只是为瞒过大人,不让他们生气,把吃完的豆荚、豆壳全抛在河里,把用过的器具洗干净,同享夜乐之趣,故说“偷”。“偷”字原为贬义词,是人们忌讳、厌恶的,但在这里一  相似文献   

6.
乡土是生命的起源,乡情是中国文人独特的情感寄托。早在弘文学院时期,鲁迅的同学对他就有“斯诚越人也”的评语。(沈瓞民《回忆鲁迅早年在弘文学院的片断》)鲁迅的故乡浙江绍兴,山水秀美,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孕育了鲁迅割舍不断的故乡情结,也塑造了鲁迅忧国忧民的文化性格。从《故乡》与《社戏》看,鲁迅对故乡的情感是复杂的,爱恨交织难以一言蔽之。一、现实的故乡与理想的故乡五四时期的乡土小说,尤以鲁迅的乡土小说创作引人注目。鲁迅对乡村描写的独特性与深刻性,表现在一种“忧疑”的文化态度。他直面乡村的愚昧和病态,也依恋乡村的质…  相似文献   

7.
一个极普通的字眼,一经大师选准,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便会收到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笔者反复体味《社戏》中的“偷”字,觉得实在是用得恰到好处,“偷”出了神韵佳境。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是用第一人称写成的,小说中的“我”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是作者着意刻画的进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这一形象在文章结构与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达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不少同学问:《故乡》中的“我”到底是谁? 按说这不成为问题。因为《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而小说中的“我”并非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故乡》中的“我”的经历的确有作者的影子,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代言人,但“我”绝不等于鲁迅先生,而只是一个虚构的艺术典型。这些,同学们很好理解和接受,可为什么还出现开头的问题?原来麻烦出在课文的插图上。  相似文献   

10.
也许因为我是一个平凡的读书人的缘故,我对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已》有着一份比其他作品都更为特殊的感情。我知道对《孔乙己》的评析文章已有许多,我对此也读过一些,但总感到未能写出我读《孔乙己》时的复杂感受。我也曾多次试图写一写自己阅读《孔乙己》的感受,但每每一试图落笔,就苦于不知从何说起,而且觉得怎么写也写不出、写不清楚我的感受,由此,我算是真真体会到什么是“言不尽意”了。  相似文献   

11.
多少年来,语文同仁在分析《故乡》中的人物形象时,往往侧重分析闰土和杨二嫂。面对“我”却很少进行系统、完整、客观的评价。好像“我”仅仅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陪衬人物,我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2.
多少年来,语文同仁在分析《故乡》中的人物形象时,往往侧重分析闰土和杨二嫂。面对“我”却很少进行系统、完整、客观的评价。好像“我”仅仅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陪衬人物,我认为这是有失偏颇的。不可否认,作品对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形象塑造得独特、鲜明、丰满,颇具艺术魅力,引起人们的偏爱,自然在情理之中。殊不知,“我”身上还蓄着很大的潜力,“我”这个艺术形象完全可以和鲁迅笔下的一系列文学形象媲美。因此,分析《故乡》,就不能忘掉“我”这个艺术形象。小说是以“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所见所感和“我”期待——幻灭——…  相似文献   

13.
《故乡》是鲁迅先生写于1921年的一篇短篇小说。教参在分析人物形象时,用了大量篇幅分析闰土形象,用较少笔墨分析杨二嫂,而把“我”只作为一个线索人物放在前二人之后略加评议。我认为这篇文章既然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的写法,写“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塑造了“我”一个正在寻求新路的进步知识分子形象,那么把他作为线索人物来看似乎有点不平“民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鲁迅可谓用白话写作乡土小说的第一人。由于他从小生活在乡村社会,童年经历铸就了他与农民血缘深厚的“地之子”信  相似文献   

15.
在语教学过程中,教参与其他相关资料有意或无意地强化《故乡》中的“我”不是作鲁迅,理由是:《故乡》是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而不同于一般记叙。然而,这种说法总让人感到有些别扭,我以为有反思的必要:“我”是鲁迅,不可以吗?这个反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从一个读者的阅读直觉说,观鲁迅小说,被启蒙者始终处在受审视的低位,他总是把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对立起来,启蒙者似乎就是一个拯救者,被启蒙的人群不堪种种,需要批判。需要启蒙的人群虽然是不幸的,但他们同时又让人很生气。这就造成了二者天然的人格对立,甚至是无解的对立。告诉学生真实的鲁迅和复杂的鲁迅,比告诉学生正确的鲁迅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卫东 《课外阅读》2011,(2):197-197
故乡,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总是那么神圣,那么亲切。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每个人的成长,每个人的欢乐与幸福都与故乡的兴衰荣辱,息息相关。走进冰心的《我的故乡》,我们知道冰心祖籍福建长乐,生后七个月就随着父母亲离开福州,一生中只回过两次福州,在福州的生活总共不到两年时间,而且从未回到祖籍地长乐,但她十分眷恋、热爱长乐,总以作为长乐人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小说被人称为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于.他坚执于“揭出病根,引起疗救的注意”.《狂人日记》等小说深刻揭示出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封建社会结构,以父权为本位、以等级制以其基本形态的封建伦理结构,以及以封建社教为核心,以压抑人的个性为其基本功能的封建意识形态,鲁迅又以深切的同情描写人民(农民)身受苦难的同时,又揭示出人民精神上的重负、国民性格中的弱点,阿Q处于被欺辱被压迫的地位,但从来不思振作、不思反抗,而是以自欺欺人、自安自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社戏》笔墨简约,语言细腻生动,富有诗意,其独到而高超的修辞艺术更是为人们所称道。  相似文献   

20.
读鲁迅的小说,常常会接触到作品中的"我".在鲁迅前期创作的二十五篇小说中就有十一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正确理解鲁迅小说中的"我",对于学习鲁迅作品,搞好鲁迅作品教学以及当前繁荣文艺创作都是有益处的.正确地把握文艺的典型化的创作规律及典型人物的艺术特性是正确地理解鲁迅小说中的"我"的关键.文艺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以生活真实为依据的,但又不是生活中真人真事的简单再现和翻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