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地基包括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高强复合地基。通过测定各级加载下的沉降变化情况,建立承载力-沉降曲线,对复合地基设计方案进行验算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建设项目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工程需要对地基进行人工处理,以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通过对CFG桩的设计、施工实例的研究,阐明了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在工程实践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CFG复合地基凭借其工艺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技术经济优势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地基处理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CFG桩复合地基凭借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地基处理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根据建筑场地及周边环境、地基处理工程量的大小、使用施工机械的适宜性、当地的建筑材料供应情况,比照CFG桩复合地基的理论和实践,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局部软弱地基处理中进行小直径桩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4.
小高层框架结构在较软弱地基条件下,在工程设计中有3中方案可以满足规范要求,分别是桩基础、复合地基和天然地基。本文将结合理论和工程实例,对这3种方案中较适用的天然地基柱下条形基础、挤扩支盘桩方案、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一定的技术经济比选,旨在找到一种可以在这种条件下通用的地基基础设计的最好方案。  相似文献   

5.
铁路工程建设中,常会遇到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软土地基或其他不良地基,就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由于桩处理技术具有技术合理、施工快捷、设备通用、确保质量、节约投资之特点,所以软土地基常采用各类桩处理技术。经过各类桩技术处理的地基均称为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是利用桩与桩周土摩擦所增生的力及其桩顶褥垫层与桩间土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承受上部传力,使天然地基大幅提高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6.
砾石桩软基处理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对公路建设投资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于公路建设受其地理位置的限制,沿线各地区地质状况差异很大,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原因形成的软弱地基,不能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对各种软弱地基必须进行有效处理使其满足设计要求。目前,我国公路工程中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有换填、超压、粉喷桩、灰土挤密桩、砾石桩等。在砾石料源丰富地区采用砾石桩进行软基处理不仅可以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而且能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这里结合G217线布尔津至克拉玛依段改建工程中砾石桩软基处理施工经验综述如下,以供同行在砾石桩施工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但对于大多数的工程来讲,不可能都有足够资金进行载荷试验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而且对于下卧层承载力的确定采用载荷试验更加困难。因此按照变形控制的思想,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来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成为一种需要。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斜交涵洞路涵过渡段膨胀土地基沉降特性,依托云桂铁路建设,开展了路涵过渡段桩网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监测了桩顶与桩间土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地基面沉降和地基分层沉降的时程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与斜交涵洞平行的过渡段路基横断面而言,膨胀土地基的沉降分布规律与正交的普通路基横断面沉降规律类似;受过渡段路基填筑影响,涵洞产生了明显的附加沉降;沿线路纵向,过渡段沉降随着距涵背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之后沉降趋于稳定,吻合于普通路基的沉降;过渡段首部、中部和尾部工后沉降分别为3.0、6.3、6.7mm,路涵工后差异沉降为3.8mm,折角为0.3‰,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沉降控制要求。基于考虑附加应力转正效应的沉降计算方法,对斜交涵洞过渡段膨胀土地基开展了沉降计算,得到了过渡段首部、中部和尾部沉降计算修正系数分别为0.53、0.64、0.74。研究成果可为高速铁路路涵过渡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复合地基作为软弱地基的加固治理方法,已在国内得到了广泛使用,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发展,它的理论和应用已日趋成熟,一批新的桩型、施工设备和工艺随着一些新的设计思想应运而生。在碎石桩复合地基应用的基础上,中国建筑科学院地基所又对其桩体材料进行了改进,即在碎石中掺入一定量的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拌合成一种具有一定粘结强度的非柔性桩,称之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简称CFG桩)。CFG桩研制成功后,国家科委把其列为全国重点推广项目,先后在我国十几个省市推广使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CFG桩复合地基技术的日趋完善,它已成为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苏迎社  陈林 《科技通报》2012,28(2):143-145
根据对挤密桩和CFG桩作用机理的分析,详细论述了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采用先挤密地基土,后施工CFG桩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技术。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挤密桩和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并通过复合地基检测结果的评价,表明了该设计方法具有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技术先进的优点,可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CFG桩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能更好的在地基处理中应用,毕竟其在处理过程中对土层是没有过多要求的,再加上其桩体材料可以用工业废料和煤灰替代,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工程成本,同时也符合工程可持续发展需求。而要使CFG桩在地基处理中更好发挥其作用,仍需对CFG桩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从CFG桩技术概况、CFG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两方面出发,对CFG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12.
CFG桩是铁路路基地基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控制显著,施工简单等优点。本文以CFG桩复合地基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柳州至南宁铁路建设,以DK559+470~DK559+660段为例,参考典型工点的路基结构形式、地层岩性、地下水位条件,采用PLAXIS2D有限元程序研究CFG桩复合地基工作性能。重点对模拟工点的沉降、侧向变形、桩土应力比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桩长对地基沉降影响较显著,对沉降的影响随着桩长的减少而减小,设置明显提高了桩体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CFG桩 (即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是在碎石桩和常规桩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方法。 CFG桩从改造桩体材料出发 ,在碎石桩中掺入少量水泥 ,使其具有一定的粘接强度 ;掺入粉煤灰改善桩材料的和易性。CFG桩具有承载力高 ,沉降量小 ,造价低 ,施工方便等优点 ,从而使之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应用。但目前对 CFG桩的工作性能、受力及变形机理均未从理论上完全清楚 ,本文试图通过一个现场试验对此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1 工程概况及地基处理方案拟建建筑物总面积为 765 9m2 ,框架式结构 ,共六层 ,基础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1 80 k …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某场地邻近自来水厂旧址,其地基主要土层软弱、强度低,同时场区由于多年的抽水,造成场地以下7至10米处有大小不等的土洞分布.本文在进行地基处理设计时,采用灌填法用碎石回填土洞,然后采用C FG桩来处理松散土层,随后进行了桩下独立基础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对进口石油的增加,需建设大批储罐;许多储罐不得不建在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的软土地基上;这些软土地基,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形成人工地基,以保证储罐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近年来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振冲置换法碎石桩处理地基技术在储罐项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用水泥深层搅拌桩进行路基地基加固时,设计人员在地基天然含水量大于60%的情况下,从降低地基含水量考虑,常常选用喷粉法。而在天然地基含水量大的情况下,由于流塑状淤泥在喷粉施工时风压气流的作用下,在搅拌过程中因受扰动发生液化,强度来不及形成,经常造成沉桩。通过施工现场试验证明,用喷浆法施工可以有效解决沉桩问题,同时工程造价变化不大,因此,用喷浆法施工来改善搅拌桩沉桩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CFG桩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介绍CFG桩设计、施工、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及质量控制,检测结果表明,在合理设计的前提下,严格工艺管理和质量管理,利用CFG桩加固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对水平与轴向荷载作用下单桩内力变形的求解提出了一种状态空间法。首先,根据线弹性地基反力理论、Euler-Bernoulli梁理论和桩单元平衡条件,建立了地面以上及以下桩身响应的状态方程,其中桩周土体对桩的反力采用三参数模型来模拟。其次,为了使上述状态方程线性化,将地面以上和以下桩身等分为若干桩段,并设各桩段上的地基反力系数、轴力与自由段上水平分布荷载都为常数,建立了地面以上及以下各桩段响应的线性化状态方程。第三,利用桩顶、桩底条件以及各桩段之间的位移内力连续光滑条件,得到了水平轴向荷载共同作用下桩变形内力的状态空间解,编制了计算程序。最后研究了轴向荷载对桩顶水平位移和桩身最大弯矩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和程序是易于使用且可靠的;当轴向荷载或者水平位移较大时,轴向荷载对桩身弯曲响应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湿喷桩是地基处理中深层搅拌法的一种,是近几年用于加固软粘土地基的一种新兴方法。本文结合临海高等级公路(启东段)工程实例,介绍湿喷桩加固软基的原理及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重点阐述了湿喷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刘炳君  赵苏杰 《内江科技》2024,(3):57-58+136
<正>碎石桩主要应用于松散砂土及高含水量黏土的地基处理。确定桩间距是碎石桩砂土复合地基设计的关键环节,本研究针对复合地基桩间距计算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土中孔隙的角度,土体中孔隙的减少应等于固体填料的增加;从土中颗粒的角度,土体在碎石桩处理前后其固体颗粒含量保持不变。基于以上两点,本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结果表明:相较于规范法,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原理清晰、计算简便,实用性更强。本研究可为碎石桩桩间距的确定提供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