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演讲词有哪些特点?演讲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口语式的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应用文体。一般来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充分地考虑听众对象。  相似文献   

2.
李斯的《谏逐客书》成功地运用心理调节机制,仔细地揣摩读(秦王)的接受心理,并竭力强化接受效果,实现了他的写作意图,也充分展示了作的写作对象意识。  相似文献   

3.
一、竞聘演讲词的特点 (一)目标的明确性。在竞聘演讲时,竞聘者一是必须向听众讲清自己的应聘条件,突出自己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足以胜任竞聘的职务和工作;二是阐述被聘用后的工作设想和打算。演讲的总体内容应始终围绕一个目标即职位工作进行,做到目标明确,主旨集中,不可信马由缰,离题万里。  相似文献   

4.
结合演讲本身的特点和含意控制理论诠释如何通过遣词造句对英语演讲词实现含意化程度和性质的控制,从而提高英语演讲质量、英语语用能力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学玲 《考试周刊》2008,(53):232-232
美国总统演讲向来都是很好的英语学习材料。本文从内容布局、过渡衔接、排比利用、第一人称和祈使语以及口号的提出等五个方面分析学习奥巴马演讲词的"妙处"所在。  相似文献   

6.
毕业典礼演讲是演讲人通过演讲词给毕业生上"最后的一课";是演讲人通过演讲词将教育和劝说的目的传递给听众,即演讲人使用语言表达观点,影响听众的态度或行为,甚至改变听众的行为或想法。这就与韩礼德提出的人际功能的意义一致,即语言除了能传递信息之外,还具有表达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等的功能。但是受不同社会文化的影响,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词中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通过分析中美大学毕业典礼演讲词中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以期对中美文化内涵进行对比解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演讲词一般具有规范性、通俗性、生动性以及演讲者个人风格等口头语言的基本特征。因此,演讲词翻译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简洁精炼、符合逻辑;(二)通俗平易,便于理解;(三)生动形象,感召力强;(四)传达风格,译出韵味。  相似文献   

8.
演讲词的教学,是中学语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高中语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我们应当经常为学生搭建演讲平台,不断激发其演讲欲,丰富其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云:“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汉文学史纲要》)。 李斯文章,流传至今而有代表性的是《谏逐客书》。 李斯为什么写《谏逐客书》?因为秦王赢政下令逐客,而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关于秦王逐客的缘由,建国后出版的较有影响的古代文学作品选本意见比较一致,均据《史记·李斯列传》,认为秦王逐客乃郑国修渠所引起。此说值得商榷,故为之辨。  相似文献   

10.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阿伯拉罕·林肯的《葛提斯堡演讲词》是他的无数著名演讲中的皎皎者,被誉为英语演说的最高典范。除其思想和感情的巨大力量之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结构,也是它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晓娟 《文教资料》2011,(24):56-57
主题:演讲词除了具有议论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语言上还要求具有鼓动性。通过学习这类文章掌握一些写作演讲词的技巧是有必要的。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时,我以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以及修辞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12.
对比,是人们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谏逐客书》就是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成功地论证了“逐客为过”这一论点。《谏逐客书》是公元前237年李斯为秦国客卿时上秦王政的一份奏章。当时,由于秦国宗室贵族(?)郑国水工以修渠为名进行间谍活动一事,掀起了一股逐客之风,“皆言秦王,请一切逐客”,秦王因此下逐客令,“李斯议亦在逐中”。就在这关键时刻,李斯上《谏逐客书》。秦王读此奏章、豁然猛醒,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等客卿的官职。可见《谏逐客书》达到了进谏的目的。《谏逐客书》全文不到一千字,能产生如此巨大的作用,这不能不惊叹作者雄辩的才华和锐利的眼光。本文抓住了秦王心理,放眼于诸侯纷争的发展局势,立足于秦的统一,以重用人才为主线贯穿全篇,巧妙地运用对比,层层推理,使文章在强烈的对比中自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3.
公文写作教学的创造性———从一道公文写作试题想到的邱平写作就是创造的新观念已经兴起,且愈来愈赢得众多从事写作及写作教学的专家、同行的赞同。这不仅指文学艺术创作,公文写作也必须具有创造性。象李斯的《谏逐客书》、李密的《陈情表》、魏征的《谏太子十思疏》等...  相似文献   

14.
<正>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关于演讲的"活动·探究"单元。本单元的教学以活动的形式开展,共有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三个任务。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将演讲本身作为学习对象,以演讲的方式学习演讲,综合训练学生即时运用典雅的口语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撰写演讲稿",主要通过学习本单元四篇风格不一的演讲词,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演讲词的针对性、鲜明性、条理性和语言得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秦王朝著名的文学家。他曾“从荀卿学帝王之术”,为达“不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而西向说秦,作了吕不韦的舍人,成为秦的客卿。秦王十年“大索逐客”,李斯当然也在被逐之列。李斯早“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于是西向说秦,想主事秦国,建功立业,摆脱卑贱穷困之位。如被逐,他将何以建功?因此李斯是极不情愿被逐,乃上《谏逐客书》,希望秦王留客以达到留己的目的。秦王之所以看到此谏书后高兴地被说服,立即废除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这要归功于李斯的这篇谏书写得好,该文迎合了秦王的心理(引号内引自《史记》)。 纵观这篇谏书,李斯论证秦王“逐客之非”的问题,论证的过程严密有序,从维护秦王朝利益来看,显示其远大的政治眼光。李斯为客卿,面对秦王的逐客之举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也是涉及到自己的何去何从问题,在谏书的开头就以政治家的眼光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逐客是错误的举动,这可谓是观点鲜明,没有一点乞求秦王留客的媚态。  相似文献   

16.
莫言和爱丽丝·门罗分别是中国和加拿大国内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以长篇小说见长,门罗则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他们以讲"故事"人的身份用不同风格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讲词表达各自的文学"故事"观。两篇演讲词超越地域界限和性别视角,在母亲主题,成长地域环境的影响,追求独立自我的写作风格,对写作理想的执着追求等四个方面传达出共同的"故事"理想和不同的写作态度,展示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表现两位作家对人生共同的追求精神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政治演讲词,富有思想意义和历史价值,但因时代距离、思想落差,教学易局限于政治思想的理解,常常变得枯燥乏味,偏离语文学科应有的教学取向。《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篇演讲词,内容上有着显著的关联,互文对释,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准确而深入地理解。同时,抓住演讲词明显的交际性特征,引导学生留心演说的对象、场合、背景等情境因素,才能欣赏到易被忽视的演说艺术,汲取演讲的言语智慧,从而提升言语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人际功能是指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的功能。政治演讲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人际功能作用。本文依据人际功能理论分析2012年奥巴马胜选连任演讲词中的人称代词、情态和归一度,以期探讨语言是如何帮助演讲者实现演讲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说演讲     
一篇好的演讲词在选材、字句、谋篇、布局等方面都要经过反复推敲。准备充分的演讲稿是演讲成功的最重要的保证。演讲词有以下几个特点:针对性。讲话是给人听的。因此,演讲也必须考虑对象,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讲者和听者之间情感交流,演讲才可能成功。所以,准备演讲稿首先要了解听众的心理、愿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20.
纪顺 《学语文》2023,(5):73-76
当前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缺少认知积累、欠缺逻辑思维能力、缺失语言的说服力等诸多问题,需要在议论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认知、逻辑与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引入公共说理,采用公共说理教学、指向公共说理的辩论、公共说理演讲及写作等策略,能有效祛除议论文写作痼疾,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