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分析一下学生要学的内容我们发现,没有多少内容是非教不可的。比如运算法则,似乎已被老师列为必教之列。但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学生的游戏中,让学生一边玩耍,一边探索,他们可能就有许多独到的发现。甚至连认字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有一个小学生自己发现了“突”字的意义,说一只狗(“犬”)突然从洞里(“穴”)穿出,吓了人一跳。这种解释非常有味,是任何教导笔顺与结构的书上所没有的。如此看来,还有什么知识是非教不可的呢?有一个学生自己研究了《荷塘月色》后说,朱自清的思想矛盾从他的视觉、听觉和行动上就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2.
3.
4.
许多人都把“教是为了不教”认作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名言。但查遍叶老的论著,都无此说法。有人说这是叶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思想的简称。这样的简称可以吗?笔者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5.
6.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导要促进主体的发展,其真谛应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教育应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采取"明智的偷懒",其实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实现从"教"到"不教"的飞跃.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倾听学生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8.
女儿放学回来,一脸的委屈,问 她,什么也不说。吃过晚饭后,早 早就回房间去了。我洗涮好碗筷,就 走到电脑前,打开邮箱。我知道女 儿会给我写信,这是我们长期的习 惯,谁不开心了,就写封信给对方, 隔着屏幕,心比较容易敞开。果然  相似文献   

9.
浅析"教授不教"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乐 《文教资料》2008,(31):163-164
大学教授承担着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大职责.教授专注科研而不给或少给本科生授课,不但违背师德,而且有损学生利益,造成本科教学质量滑坡,对整个教育界产生不良影响.让教授重返讲台是个系统工程,其根本离不开提高认识、制度约束和政策激励三个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遇到难题,也让学生探究吗?"课改以来,经常听到教师这样问.被问多了,只得再从头思考一下基本教育观念问题. 托马斯·阿奎纳说过:"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 我愿意从学生的立场来表述这句话--学习的过程,实质应当是尽可能有效摆脱教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古代汉语作为一门工具课,要求教师将系统的古代语言文字知识传授给学生,努力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古代典籍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确立"教为不教"的思想,这是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内容之一。教师应合理组织和正确指导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把握古代汉语教学内容自身规律与学习规律、指导学生学会独立读书、指导学生勤于积累资料、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徐陈  高伟 《教育艺术》2010,(3):78-79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一般教案都没有“教后感”(或“教后记”或“教学反思”)部分,这一栏有什么作用.该写些什么,怎样写。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大部分教师在这一栏中都不写。或为了应付领导检查只粗略地写上几笔,似乎这部分内容无关紧要。其实不然.“教后感”作为一篇完整教案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对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撰写“教后感”,对我们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15.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在我国中小学校里流传很广、影响颇大的一句名言。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默认这句名言集中体现了先进的教学观念,并把这句名言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最后归宿。稍作回顾我们会发现,这句名言似乎“放之四海而皆准”,且可“以不变而应万变”。20多年来,不管教学理论有了怎样的新发展,教学实践有了怎样的新进展,总有人会说:教是为了不教,而且常常强调一下:叶老(叶圣陶先生)说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上完每节课后要及时记录课堂教学中的如成功经验、疏漏失误、奇思妙想、学情反馈及教学设想等所思所想,形成"教后感"。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前功,"更要重视"教后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成败得失,研究完善措施,以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加强教学基本功,调整、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多年从事教育实践,而今又忝列青少年研究者行列的我来说,深切感受到,价值问题是一个攸关当今青少年命运和国家前途的一个大问题,而更为忧心的是,当前的价值教育  相似文献   

18.
孔子"乐教"思想,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方面具有理论价值和现代价值,针对于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失衡的现象,分析了大学生人格失衡的现状及原因,并把孔子"乐教"引入现代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旨在通过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使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相似文献   

19.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谈到,一次他在北京与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一同开会,休息时他请叶至善先生介绍小时候叶老是怎样教授孩子作文的.叶先生说:"不教的."接着介绍了叶老的做法.原来,叶老从不给孩子讲写作技巧之类的东西,只要求孩子每天读些书,读什么自己决定,但读了什么书,读懂点什么,都要告诉他.他还要求孩子每天写一点东西,写什么也不加限制,纳凉时让孩子把每天写的东西读给他听.他不说写得好或写得不好,只说懂了或不懂,不懂的地方得认真修改,直到听得懂为止.  相似文献   

20.
"教为不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叶圣陶的名言,这一观点对中国的教育曾经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试图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这一理念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解读,用以探寻"教为不教"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实现途径,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