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柔性制造技术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杰 《中国科技信息》2006,(12):107-110
以数控技术为中心的高效柔性制造技术是当前加工技术发展的主流.文中分析了高效柔性化的主要发展目标,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适于全面高速化、过程链集约化和大批量订制化的制造装备及其系统,使能在多品种变批量的市场需求条件下实现响应敏捷化、运行智能化和效益最优化.提出了发展快速重组制造系统及可重构制造设备作为统一高效和柔性两者要求的一个合理解决方案,并进一步探讨了可用于网络化环境的制造单元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晓晶 《内江科技》2010,31(8):91-91,105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制造技术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更具特色符合顾客个人要求样式和功能的产品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与控制设备的发展,制造业自动化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技术日臻成熟:柔性制造技术已成为各工业化国家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研制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3.
当前制造化领域,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柔性生产成为当前制造行业的主要生产模式,数控机床成为当前生产行业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提高数控机床的精度成为数控技术发展的关键。基于数控加工中心对于数控机床的误差补偿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数控机床误差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设计了误差补偿计算和操作软件。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集成生产管理系统:中小企业走向CIMS的第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尔天  叶飞帆 《科技通报》2000,16(2):149-154
如何选择合适的先进制造技术,高效益低成本地实现柔性自动化生产,是我国制造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根据对浙东地区40余家中小型制造企业的调查,分析了中小企业对采用柔性自动化制造技术的实际需求,指出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装备落后且技术进步投入不足,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引入计算机集成生产管理(CIPM)系统,以生产信息集成为先导,是应用CIM技术,实现柔性自动化生产的一条比较现实可行的发展道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制造业的地位;制造技术的发展阶段;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如: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精良生产、柔性制造技术等一些先进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制造是一个动态概念,有着十分广泛和深刻的内涵.目前自动化制造技术的研究非常活跃,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代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的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7.
模块化生产是一种柔性的生产方式,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本文分析了模块化生产方式下柔性的驱动因素,比较了模块化生产同传统柔性制造模式的优势,最后指出模块化生产对我国制造业推行柔性制造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飞速发展,国内国际市场蓬勃发展,工业方面产业转型升级提上日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顾客的需求也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随之而来的对各类产品的需求也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于是广受欢迎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正在成为制造企业的主要生产模式。企业在多品种、小批量的制造环境下,产品品种型号多样、产品或者样本数量较少、生产过程复杂且不稳定,因此很难获得稳定的质量特征值,给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将对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制造模式的具体特点和其质量方面的控制手段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基于技术演化理论和计量统计方法研究了国防R&D对民用航空技术发展的外溢效应及其动态演变机制.在航空技术生命初期,由于国防与民用部门对飞行性能提升的共同需求,国防R&D对民用航空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技术逐步发展成熟,国防和民用部门的技术需求得到了更符合各自部门特性的专门化定义,国防部门对民用航空技术的推动作用逐步降低.基于知识生产函数的检验表明:1954 ~2010年间,美国国防R&D对民用航空技术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但分段检验则显示这种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80年代至今美国国防R&D对民用航空技术的外溢效应已经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动态     
<正>中科大自主研发机器人柔性手爪国际获奖近日,在第21届Robo Cup机器人世界杯及学术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主研发的一款机器人柔性手爪获得"最佳操作奖"。传统机器人是刚性机器人,刚性手爪存在原理性局限,只能操作少数刚性规则形状物体,而且成本高、控制难度大、环境要求苛刻,远远不能满足智能制造、物流、家政服务、农业作业、救援、安防和国防等市场空间巨大的新产业需求,已成为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坤 《中国科技纵横》2010,(20):244-244
柔性制造系统(FMS)系指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系统。目前所谈及的FMS通常是指在批量切削加工中以先进的自动化和高水平的柔性为目标的制造系统。随着社会对产品多样化、低制造成本及短制造周期等需求日趋迫切,FMS发展颇为迅速,并且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机械与控制设备的发展,也促使柔性制造技术日臻成熟,80年代后,制造业自动化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即基于计算机的集成制造(CIMS)时代,FMS已成为各工业化国家机械制造自动化的研制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2.
正当今世界经济风云变幻,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越来越高,顾客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性。显而易见,传统的刚性管理方式成为限制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柔性管理概念,并逐步将柔性的概念提到更高的企业战略层次,希望在生产、物流、服务等多个环节中发挥柔性的作用,以柔应变,迎合市场。邓天虎200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在大学期间,他逐渐对柔性研究有了深层次的发现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辟了对柔性的研究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近年来,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上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制造技术及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以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4.
对于车身的侧围分拼焊接生产过程往往是需要根据汽车的实际制造需求而进行不断发展,继而完成其企业在整个车辆的制造中对其生产技术进行的不断更新,并且在现有生产线方案中已而实现其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最终达到对于其实现相关类型车身制造的高柔性和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极端制造——制造创新的前沿与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掘 《中国科学基金》2004,18(6):330-332
在各种极端环境下,制造极端尺度或极高功能的器件和功能系统,是 当代极端制造的重要特征。现代制造科学的重要前沿是在物质结构与运动的多层次、多尺度 发现与创造极端制造规律,探索全新概念的产品及其制造模式,这将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科学 先导,也是我国建立具有国际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的基础。本文给出了极端制 造的基本概念、内涵、科学目标和基本科学问题,指出极端制造是当今制造技术发展的总体\\r 趋势和国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的高速发展必然对材料提出新的需求。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实用性成为新材料研究领域的  相似文献   

17.
吴澄  熊光楞 《百科知识》1994,(12):40-4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cr L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也叫计算机综合制造系统,它是将孤立的局部自动化技术及其子系统(如数控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柔性制造单元、物料需求计划、工厂制造资源计划等),运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制造技术,通过计算机及其支持软件集成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该项系统对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总体优化,适应市场竞争,大有助益。实施CIMS后,可缩短新产品开发及生产周期,使产品的质量更好、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尼龙材料发展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泛,作为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已成为日常生活与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树脂品种,特别是随着航空航天、舰船制造、核能发电、电子电器、石油化工、公路及轨道交通等国防军工和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先进尼龙材料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郑州大学刘民英团队长期从事尼龙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基础研究,尤其是致力于以生物发酵技术得到的长链二元酸为原料合成先进尼龙系列产品的技术开发、产业化及应用研究.2019年,该团队针对我国先进尼龙产业发展存在的基础研究不足、材料品种单一、生产规模小、产量低以及工艺稳定性差等问题,在高分子材料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之上组建了河南省先进尼龙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9.
统计质量控制一直是面向大批量生产的质量保证技术,已有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的基础都是基于大数定理的弱先验性和非先验性的统计理论,这些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很难被直接引入柔性自动化的小批量生产环境。但sqc低投入、高产出的技术特质和在大批量生产中产生过的巨大经济效益,使学术界一直没有放弃将sqc技术引入基于柔性自动化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环境中的努力。本文亦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一、成组统计质量控制技术的提出目前,国际上对小批量生产环境下实施统计质量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算法精度和提出新的质量控制图,但无论什么样的统计…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产品模块化(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与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做出制造柔性(新产品开发柔性、生产柔性)在两者间起中介作用的假设;接着根据关于珠三角制造业的调查问卷的数据,运用LISREL构建出变量间的结构方程,验证得到,制造柔性在产品模块化和技术创新之间起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新产品开发柔性在模块化设计和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生产柔性在模块化生产和技术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该研究可为制造企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