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改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和参与程度.我国目前约有690万农村中小学教师,其中包括几十万名代课教师,他们承担了中国基础教育60%以上的责任,因此,可以说只有农村学校的新课改成功,才有全国的新课改成功,而农村教师的积极参与和较高的素质水平则是新课改在农村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面对新课改,农村教师必须实现角色转变,即由“政策的对象”转变为课改的“职业参与”,由消极接受走向积极合作参与,这是新课改赋予农村教师的历史使命.而要实现角色转变,就需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各个方面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等相关保障.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方面做适当的调整和转变,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普遍产生较大的压力。研究显示,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压力主要归因于四大方面:“新课改”的支持环境;教师应对“新课改”的个人能力;“新课改”对教师的客观要求以及教师在“新课改”中的顾虑。性别、学历、参与“新课改”的时间以及学校类型等四个因素对于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压力没有显著影响;教师在“新课改”中的压力在教龄、教学科目、班级角色等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自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颁布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从内到外的改革热潮。由于新课改工作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总会出现“面对新课改,我们该怎么做?”、“新课改究竟动了谁的奶酪?”等困惑,但是,值得欣慰的是,有了一线教师在新课改中“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加之有关教育研究者、管理者的思考和建议,相信新课改会纵深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并非遥远的梦。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往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新的理念,走进新课程,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承担起新课改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让学生成为“演员”,一课应有一“主演”;让教师成为“导演”及“观众”。  相似文献   

5.
我校以“以人为本、成功教育”为办学理念,积极探索“成功教育”模式,努力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让学生在成功中成长,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成功教师: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成功的关键在教师,没有“成功”的教师,就没有“成功”的学生和学校。基于“成功教育”的理念,学校提出首先要建设一支“成功”教师队伍,为学生的“成功”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当前,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教学案例,作为课改的“靶子”,成为推进课改的手段之一。从教育教学角度看,一节课中有成功的方面,也有不足的方面。对照新课改要求,只有时时总结教育教学成功的地方,不断反思教育教学中的缺陷,才能扬长避短,把新课改落到实处。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看到成功的案例之时也应该看到有“瑕疵”的案例,这两种案例都是可贵的,都能给教育教学以启发,使广大教师从中汲取营养健康成长。可我们看到的案例,都是如何落实了课改理念,课改似乎已经到位。我真真切切地想问一声:“案例,你好吗?”教育教学案例…  相似文献   

7.
王婷 《中国教师》2006,(7):11-12
新课改在课程管理、课程编制、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做出了全新的规定。随着新课改工作的逐步推进,新课改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凸现出变革前未曾有的诸多问题。教师的压力问题越来越成为课程变革中凸现出的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教师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新课改压力下教师幸福感的缺失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受到了压力,针对于此,辽宁师范大学的教育研究人员对此展开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教育研究人员编制了相关调查问卷,在大连市内随机选取了5所小学、5所初中,500名参与“新课改”的教…  相似文献   

8.
赵徐洲 《宁夏教育》2011,(11):62-6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第十七章就开宗明义地表述: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好的教育需要达到的条件众多,但主要条件是要有好的教师。新课改以来,类似“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课改成功的关键是教师”等观念在教师中耳熟能详。但仍有些教师依然不学习、不读书、不合作,甚至不作为。经济提速、价值碰撞等社会现实更让教师的心理底线倍受碰撞。  相似文献   

9.
李惠玲 《文教资料》2006,(17):75-76
新课改要想取得预期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实践。但在新课改中教师的观念存在着诸如新课改会增加教师的负担,历史上一些“昙花一现”的所谓“变革”对教师的不良影响等现状,使教师不愿参与到改革中来。本文探讨了这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使教师真正参与到改革中来。  相似文献   

10.
张文理 《教育革新》2010,(10):41-41
“新课改呼唤新教师”。新课改给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旧有的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实施新课改以来,各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新口号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不少教师认为,新的必然是好的,便不假思索地盲目跟从;旧的必然是坏的,便不加分析地完全否定,用“二元对立”的方法简单地看待教育问题。新课改提倡赏识教育.有些教师便对学生的言行不管对错,一概表扬,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新课改提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在新课改中英语教学、教材和评价问题,并从教师、编写者及社会等方面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即教师未能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对“新课改”的认识与理解不足,教材编写者与广大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对“新课改”理念的认同感不足,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贯彻落实需要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起职责,而影响新课改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现就教师如何走进新课改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更新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支撑,新课改明确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新的学力观。课改初期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为基点的“三角形”新课程理念,从而结束了课程在“学生中心”或“社会中心”与“学科中心”之间的钟摆现象。之后,进一步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培养目标,强调学生…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为着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着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成为我们所追求的新的教育价值观的核心理念。这使我们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将更多的关注点落到了学生身上,而似乎少了些对教师在新课改中要面临的新转变的自我审思。但新课改和新的教育价值观对我们冲击更大的一根弦还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上的教师,我在对一堂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实践观摩中,  相似文献   

15.
赵代容 《考试周刊》2010,(18):184-184
新课改推行到现在有些时间了,通过教学实践,我对新课改的教学有几点思考,下面加以阐述。一、怎样认识新课改的“新”新课改的“新”在于教学理念的新。它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来指引每一位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必须学会用新的思想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完成从教会学生学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从而建立终身学习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6.
实施新课改以来,各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新口号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不少教师认为,新的必然是好的,便不假思索地盲目跟从:旧的必然是坏的,便不加分析地完全否定,用“二元对立”的方法简单地看待教育问题。新课改提倡赏识教育,有些教师便对学生的言行不管对错,一概表扬,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新课改提出“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有些教师便抛弃讲授法,全部让学生自学,自己成了“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7.
时下。在新课改的召唤下。许多教师都使出浑身解数.努力改变教学教育观念.力求通过研究、探索。去发现和实践新的教学风格,然后心安理得地享受“新”给自身带来的欣慰和些许的成功之感——总算没有辜负新课改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期望。于是乎,一些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教法不敢轻易再去问津,生怕回望传统。那是对旧东西的固守,就是对新课改的背离。也许正是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18.
新课改的推行对当前教师的教育自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长作为学校的“舵手”,可通过“愿景”引领、“读书”引领、“科教研”引领、“专业化”引领、“评价”引领等途径加强教师的教育自觉。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实施,在“新课改”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改”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可以说是决定“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然而遗憾的是,“新课改”绎常遭到教师的阻抗,并非所有的教师都乐意自觉参与,主动实施,致使“新课改”在有些地区、有些学校的效果不甚明显。因此,分析教师阻抗新课程的原因,消除教师对“新课改”的阻抗,建立与健全吸纳教师参与“新课改”的决策与激励机制,将有助下“新课改”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不断进取的、有成就的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就是不断对自身教育实践的反思,不断地去创新和超越自我,尤其是在新课改日益深入的今天,更需要借助“反思”这个成长的“助推器”,做一名新课改的勇于实践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