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船山研究》是本刊长期设立的以研究船山思想为主、进而弘扬和光大中华文化的特色栏目,其宗旨在于全面、深入地研究船山思想,发掘船山思想的深层价值内核,以推动中华传统学术文化的研究与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提供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船山学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精神自许,“坐集千古之智”并作新的超越与发展,体现了中华民族“旧邦新命”和“继往开来”的文化品质,贡献给了中国与世界许多精湛而隽永的人文智慧,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它那深不可测的精神学术底蕴。船山学是湖湘学术和文化的集中代表,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令人“仰之弥高”的璀灿星座,是世界哲学文化史上一口如同尼采所说的源泉不断的“文化深井”。在新的由“拔根”走向文化“扎根”的世纪,如何深度地发掘船山学的精深富藏,开拓船山学的新的学术领域和精神空间,是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本刊组织的这一组笔谈,纵论横议,点面结合,从“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的角度和层面论述了船山学的开新问题。我们衷心地希望一切关心中华学术文化和致力于中华学术文化伟大复兴的人们,都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深入系统地研究船山思想学术,以期将船山学推向更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境界!  相似文献   

2.
作为伟大的民族思想家,王船山在“天崩地解”、“国危如线”的明清之际,经历过战乱与亡国之痛后,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博大气象和创新精神,广泛吸取了中国两千年的文化遗产,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总结,其思想的归宗即在“存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统绪”。梁启超曾慨叹“船山学术,二百多年没有传人”,且不无伤感地预言“船山的复活,只怕还在今日以后哩。”其实,船山的灵魂早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的生命之中,而揭示船山思想体系中浸透着的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弘扬船山学术人格中蕴涵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船山学的研究中,人们比较注重探讨船山思想的现代意义。当然,这探讨决不是那种庸俗的“活学活用”。诚如葛荣晋教授所说:“发掘和弘扬船山学中的珍贵文化资源,绝不是简单地从《船山全书》中寻章摘句,而是以研究者多年的人生阅历去解读船山之书,体悟和验证它的真理性,并进一步根据社会需要加以现代诠释,赋予它以新的时代精神,努力寻求船山学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和生长点,把‘古’与‘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开启现代人的智慧之海,以推动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组短文的作者,都是多年来专门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和船山研究的专家,他们的文章虽然不长,但却都是以自己多年的人生阅历在解读船山之书,因此必然会有裨于船山学研究的深化和船山思想现代的意义把握。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一百多年来前人对船山思想的发掘与宣传,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前后几代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船山思想的发掘与研究,船山哲学思想的宏富内容已越来越为学术界所了解:船山哲学无论在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方面,都达到了当时中国甚至世界的最高水平.以船山思想为主要标志的湖湘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先进的文化,为培育湖南几代风云人物、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需要树立科学进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部署。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立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也需要发掘民族精神和传统中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广泛性与先进性等的有机统一。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和光大民族精神,我们组织了这一期船山学研究笔谈,试图从“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的角度开拓船山研究的新空间和新领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船山在伦理思想和价值观上,确实有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过去的种种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似乎也有不少误解和缺失。而今在超越“拔根”朝向“扎根”的文化建设历程中,理性且平和的学术研究也许将使我们对船山的伦理价值观获得一种崭新的感受与重新认识。本期的三篇文章,不敢言已经发掘了船山伦理价值观的诸多领域和成果,但确实是在从建设性的角度作点尝试,诚恳希望得到方家同仁的教正。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需要树立科学进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部署。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立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也需要发掘民族精神和传统中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广泛性与先进性等的有机统一。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和光大民族精神,我们组织了这一期船山学研究笔谈,试图从“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的角度开拓船山研究的新空间和新领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船山在伦理思想和价值观上,确实有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过去的种种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似乎也有不少误解和缺失。而今在超越“拔根”朝向“扎根”的文化建设历程中,理性且平和的学术研究也许将使我们对船山的伦理价值观获得一种崭新的感受与重新认识。本期的三篇文章,不敢言已经发掘了船山伦理价值观的诸多领域和成果,但确实是在从建设性的角度作点尝试,诚恳希望得到方家同仁的教正。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需要树立科学进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部署。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立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也需要发掘民族精神和传统中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民族性与世界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广泛性与先进性等的有机统一。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和光大民族精神,我们组织了这一期船山学研究笔谈,试图从“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的角度开拓船山研究的新空间和新领域。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船山在伦理思想和价值观上,确实有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过去的种种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似乎也有不少误解和缺失。而今在超越“拔根”朝向“扎根”的文化建设历程中,理性且平和的学术研究也许将使我们对船山的伦理价值观获得一种崭新的感受与重新认识。本期的三篇文章,不敢言已经发掘了船山伦理价值观的诸多领域和成果,但确实是在从建设性的角度作点尝试,诚恳希望得到方家同仁的教正。  相似文献   

8.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1987年开辟“王船山研究”专栏以来,本着砥砺学术思想、继承文化传统、弘扬船山精神这一宗旨,吸纳各方英才,在船山哲学思想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对船山哲学新的理论命题的清理与发掘、学术史研究的开展与推进、学术视野的开拓与创新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在船山学的研究中,人们比较注重探讨船山思想的现代意义。当然,这探讨决不是那种庸俗的 "活学活用"。诚如葛荣晋教授所说:"发掘和弘扬船山学中的珍贵文化资源,绝不是简单地从《船山全书》中寻章摘句,而是以研究者多年的人生阅历去解读船山之书,体悟和验证它的真理性,并进一步根据社会需要加以现代诠释,赋予它以新的时代精神,努力寻求船山学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和生长点,把'古'与'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开启现代人的智慧之海,以推动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组短文的作者,都是多年来专门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和船山研究的专家,他们的文章虽然不长,但却都是以自己多年的人生阅历在解读船山之书,因此必然会有裨于船山学研究的深化和船山思想现代的意义把握。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在船山学的研究中,人们比较注重探讨船山思想的现代意义。当然,这探讨决不是那种庸俗的 "活学活用"。诚如葛荣晋教授所说:"发掘和弘扬船山学中的珍贵文化资源,绝不是简单地从《船山全书》中寻章摘句,而是以研究者多年的人生阅历去解读船山之书,体悟和验证它的真理性,并进一步根据社会需要加以现代诠释,赋予它以新的时代精神,努力寻求船山学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和生长点,把'古'与'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开启现代人的智慧之海,以推动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组短文的作者,都是多年来专门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和船山研究的专家,他们的文章虽然不长,但却都是以自己多年的人生阅历在解读船山之书,因此必然会有裨于船山学研究的深化和船山思想现代的意义把握。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在船山学的研究中,人们比较注重探讨船山思想的现代意义。当然,这探讨决不是那种庸俗的 "活学活用"。诚如葛荣晋教授所说:"发掘和弘扬船山学中的珍贵文化资源,绝不是简单地从《船山全书》中寻章摘句,而是以研究者多年的人生阅历去解读船山之书,体悟和验证它的真理性,并进一步根据社会需要加以现代诠释,赋予它以新的时代精神,努力寻求船山学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和生长点,把'古'与'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开启现代人的智慧之海,以推动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组短文的作者,都是多年来专门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和船山研究的专家,他们的文章虽然不长,但却都是以自己多年的人生阅历在解读船山之书,因此必然会有裨于船山学研究的深化和船山思想现代的意义把握。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船山学的研究中,人们比较注重探讨船山思想的现代意义。当然,这探讨决不是那种庸俗的 "活学活用"。诚如葛荣晋教授所说:"发掘和弘扬船山学中的珍贵文化资源,绝不是简单地从《船山全书》中寻章摘句,而是以研究者多年的人生阅历去解读船山之书,体悟和验证它的真理性,并进一步根据社会需要加以现代诠释,赋予它以新的时代精神,努力寻求船山学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和生长点,把'古'与'今'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开启现代人的智慧之海,以推动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组短文的作者,都是多年来专门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和船山研究的专家,他们的文章虽然不长,但却都是以自己多年的人生阅历在解读船山之书,因此必然会有裨于船山学研究的深化和船山思想现代的意义把握。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晚明学者王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创新精神和恢宏气度,涵察千古,游刃百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和深入的研究,创立了二个以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石,以辩证分析为思维方法,以民族利益为核心内容,以民主启蒙为重要特征的空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王船山生平著述四百余卷,言近千万,其内容涉及众多的人文科学领域,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尤以哲学上的成就最巨。船山著作曾因清王朝的文字狱而长期湮没不传,直到近代邓显鹤、曾国藩等人刊布《船山遗书》,始为世人所知。一百多年来,我国几代学人筚路蓝缕,对船山学进行过积极的探索,且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由于船山著作的艰深庞杂。我国近现代治学环境的动荡不宁,加上研究方法的歧异及其相对落后,王船山的许多学说尚未得到深入剖析,他的思想体系仍然是一座有待继续发掘的丰厚宝藏。  相似文献   

14.
吕峰 《河南教育》2022,(11):44-45
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历史源头和高度凝练,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升华。本研究从新形势、新情况出发,重点研究如何注重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伟大建党精神教育,实现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新儒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熊十力,无论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还是在思想路向的确定上都深受王船山其人其学的影响.船山思想既引导他参加革命,又促使他从革命转向“革心”,决志学术;而在学术上,则促使他最终由佛归儒,并以继承“船山之志”、发挥船山精神为终身职志.梳理王船山对熊十力的影响,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熊氏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亦可显示船山学术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宋敏 《云南教育》2022,(12):33-3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唐诗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高峰。唐诗为何能在灿烂的唐朝文化中独领风骚,推动唐朝乃至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成熟?唐诗里面有哪些优秀的文化精神,对今天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何启示?这系列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徽州学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的徽州文化进行的发掘、研究、开发、利用.这种徽州文化研究,对于我们今天实践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富民强国有何现实意义?徽州学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不仅是徽州文化研究自身的一个大课题,也是我们进行徽州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促进黄山市跨越式发展要思考的一个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加深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二届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华政论坛暨“‘两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沪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叙事与理论逻辑”、“中国式现代化与‘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9.
张宇 《福建教育》2023,(26):54-5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上要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党员提高自身修养应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修身正己”思想以及“内省精神”思想,能够为党员提高自身修养提供丰富养料。强化党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与党员修养的内在契合以及将创新传统文化与落实四个全面有机结合,能够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党员提高自身修养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