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20年代,随着国民外交运动实践的发展,中国知识界对国民外交的关注从粗浅的介绍和呼吁转向理论的探讨和研究.这些探讨和研究,集中表现在1920年代创办的一些刊物和著作中.对国民外交的理论的探讨,一方面弥补了以往的国民外交运动中理论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国民外交运动的后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法国"五月风暴"之后,反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后现代景观"随之出现。作为后现代景观之一的"解构主义"思潮对文学、哲学、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今天研究"解构主义"思潮,也就是认识在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中国知识界。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知识界开始探讨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掀起了关于文化问题的反思和讨论。知识界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抗战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且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知识界对苏联经济体制虽有所疑虑和保留.但都不同程度或变相地肯定了其合理性。它之所以在当时中国知识界的视野和观念中是比较理想和美好的事物,是因为它不仅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大同”理念相吻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似是而非地切近中国社会的实际。  相似文献   

5.
李小尉 《历史教学》2006,11(8):30-34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知识界开始探讨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掀起了关于文化问题的反思和讨论.知识界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抗战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且为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战前期,中国知识界对德国的关注度颇高。论者承认德国在战场上的优势地位并预测战争未来的走向,大部分论者认为,德国将不能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持德国必胜论者则是凤毛麟角。知识界对德国的军国主义总体上持赞扬态度,认为其乃德国强盛之根源,值得中国仿效学习。但也有少数论者看到了军国主义的弊端,认为其会给德国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7.
1934年日本外务省"天羽声明"的发表,不仅遭到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也激起中国知识界的极大义愤。中国知识界从中日关系、国际政治、国际公法等方面揭露"天羽声明"独霸中国的图谋,驳斥"天羽声明"在国际法上无理、荒谬,申论中国开展国际技术合作的正当性,提出政府应对民族危机的建设性意见。中国知识界对"天羽声明"的批驳具有思想文化史的价值,体现了中国知识界对国际政治的认知,对国际公法的理解,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唤醒了国人抗战意识,伸张了国际正义,当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抗战。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苏联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坚力量,给予中国人民巨大的支持和援助,对促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苏联对华的军事援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除日本在东方对苏联的威胁,保全自己,避免东西两线作战。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的留日中国学界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关键词,这些新词语带来了留日中国知识分子思想意识的变化。“世界”的意义首先值得我们注意。它联系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空间观念的变化,由此,中国人感受自己和感受世界的方式较传统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市政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表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政治、经济重心的内迁,为贵阳市政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促进贵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发展,推进贵阳城市现代化进程。但因政治、军事、战争等障碍性因素的制约,此时期的贵阳市政建设依然十分落后,并未形成持久、理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海外华侨为了抗日救国,在侨居地开展了大规模的不买不卖不用日货和不为日本人工作、阻止军用物资运日的抵制运动,在经济上有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削弱了日本军用物资的供应,配合了祖国抗战。海外华侨的抵制运动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不仅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所处地位,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起的转折点,而且打破了当时中国各主要党派严重对抗的局面和力量对比,是中国政党政治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赢得抗战的胜利,改善人民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出台了一系列的富民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深入了解这些政策,可以为今天的“三农”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抗战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抗战时期的翻译是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统计数据显示,抗战时期的翻译在数量上因战局影响受到了前所未有缩减。本文旨在研究林焕平适应当时战时需要,关注中国当时的教育事业,关注当时抗战现实和抗战心理三个主题,从而在抗战时期开创了自己翻译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始自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极大地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进行理论创新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因而,抗日战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而且也为实现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第二次历史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人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充分享有人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中共争取中国革命道路的胜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也是争取、保障、实现人权和进一步发展人权的历史,这些历史也是社会实践的迫切要求。在抗战时期,从民族矛盾激化、国统区人权状况日益恶化、人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权实践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共人权立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特殊时期的价值取向对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所取得的第一场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对于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走向现代化,树立了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搞清楚它在中国近代史、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中的历史地位,对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开创未来,实现民族振兴的神圣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西抗日战场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和重大作用。抗战初期,山西抗日战略支点的形成,开创了全国抗战的新局面;抗战中期,山西战场的发展和扩大,对坚持全国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山西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坚强堡垒;抗战后期,山西战场主动出击,实施反攻,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同时,山西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具有先导和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国女性在参与抗战活动的过程中,团结全国劳动妇女,反对妇女回家逆流,将自身解放与民族解放相结合,对妇女运动本身进行反思,其深层意识觉醒,开创出女性解放的新路子新思想。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重庆的翻译文学,是中国翻译文学史上辉煌的一页。抗战时期的重庆,译家聚集,译著浩繁,所译国别多样。抗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抗战时期重庆翻译文学的格局。抗战时期重庆的翻译文学带有鲜明的战时性和政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