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高中学生应具备语文学习的多种基本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指学生具有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综合能力、鉴赏的能力、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核心课程和基础主科,对整个教学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包括很多环节,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就是"写作"技巧的培养环节。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高中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从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精心选择写作素材以及作文生活化等几个方面入手,浅谈了提高语文写作的技巧。  相似文献   

3.
跨入新世纪,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不愿读书;老师对语文教学无奈,在学生不愿读的情况下,只好以讲代读,以练代读。语文课上没有读书声,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些目标,高中语文…  相似文献   

4.
陈磊 《现代语文》2011,(9):24-2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前言》提出了“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在“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等方面关注高中学生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有效组织高中语文学习。高中学生已基本能够自主完成知识性学习内容的积累,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针对性的对阅读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诚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将学生的知识储备、文化基础等情况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开展高中语文选修课文教学,已经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和了解高中语文选修课文的特征,通过选修课文与必修课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有效提升高中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性,丰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形式,进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能够提升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高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富有生趣而富含活力,对于高中学生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运用的意义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运用的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营造更好的高中语文教学环境,为高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快速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运用的意义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能够激发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1.激发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正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所言: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鉴于此,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小语文"和"大语文"相结合的教学,教学中要善于"小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明确提出:“新世纪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展示才华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刘桂华 《语文天地》2011,(10):18-19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前言)》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诚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将学生的知识储备、文化基础等情况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的目标下普及,在普及基础上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依据: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关于“个性化鉴赏”的目的、原则和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前言”里明确提出:“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语文提出的要求。将学生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定位于理解文学作品能力和评论文学作品能力之间,有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价值意义,培养高中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对教学课程进行越来越深入的改革,语文教学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性逐渐突显。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在对高中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培养的时候,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高中语文教学要不断寻求根本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途径,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语文阅读分析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培养高中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关键方式之一。然而传统高中语文课程,通常是以单篇预读教学的模式展开,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对照资料与分析线索,使得学生只能够浮于文字表面进行理解,难以实现引导学生进入深层学习状态,对其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基于此,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作为基础,探讨群文材料的选择方式。随后从学生阅读习惯养成以及阅读活动设计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核心素养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措施,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知识容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促进其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培养高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对高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意义进行阐述,并对相关的培养路径进行探讨,不仅有助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同时对于有效促进高中学生综合性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教学怎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编演课本剧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一、演课本剧是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说,学语文的目的是为了"用",达到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承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在这种明确的教学目标之下,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特别是其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把我们的教育模式推向了审美教育之路。本文就以苏教版《语文》(必修二)为例,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课程设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按照课程设计者的思路,语文必修的课程目标面向全体高中学生,让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以保证课程的"共同性"和"基础性"。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它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和途径,以扩大学生发展的选择空间。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语文语法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提升语言表达规范化,并且还能够切实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新课改理念深入教学的当下,我们应该重视到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语法教学的淡化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导致学生语言水平的整体下降。所以说,我们要想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意识到语法学习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高中语文选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