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语文阅读教学的公开课、示范课,教者似乎都在实施创新教育,都能充分发掘某些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中,让学生或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提出多种不同的方法,或对某一现象的成因作出多种不同的分析,或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说出多种不同的见解。一时间,课堂气氛好不热烈。这样做,在倡导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无疑足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在多年来的听课中笔者发现,  相似文献   

2.
如今各学科教学的公开课、示范课,教者似乎都在实施创新教育,都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或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提出多种不同的方法,或对某一现象的成因作出多种不同的分析,或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说出多种不同的见解。一时间,课堂气氛好不热烈。这样做,在倡导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然而,在多年来的听课中,笔者发现,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也许是为了使课更“精彩”而一味地追求学生思维的“发散”过程,而忽视了其思维的“集中”过程,出现了因“发散”而不管“集中”…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充分发掘阅读教学中可“写”的因素,抓住能让学生欲“写”的契机,巧妙地安排“写”的训练,将平时的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课文练笔。让学生在读中学写,在写中促读,使“阅读”和“写作”携起手来,齐头并进,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问题”是一种可以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课堂上常见的“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回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结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以“主问题”来带动整篇课文阅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中的求索感、创造感、成功感,语文与人的教育、语文与人的气质培养于是有了一片美丽的良田沃土。?进行“主问题”式的阅读教学,比教师已经习惯了的讲析教学要难得多;但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这样的课要好得多,美得多,有价值得多。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以体验式阅读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本文就体验式阅读教学探讨如何构建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互动”.文本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它是编者根据一定的目标,用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语文素养的文字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个语文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指导学生阅读,但常常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歌德曾说过:“文字人人都认得,关键是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作为一名教师,寻找文本的突破口,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从而实现有趣有效的课堂阅读非常必要.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如果我们也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也就能掀开课文的“红盖头”.这个支点,就是理解文本的最佳着力点,是阅读教学过程的突破口.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突破点,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欲望,让他们萌发出渴求知识的学习动机,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古人云:“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到文本的突破口,阅读教学便势如破竹了.  相似文献   

7.
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积极参与教学双边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找准教学的发散点,就好似给学生的思维装上了发动机,会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学生个性得到张扬。1.以关键词句为发散点。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言不繁,启发几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领略,自必使学生大有受益。”在教学《养花》一文时,教师可抓住学生对“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  相似文献   

8.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语文阅读教学重新进行了定位,即语文教学是师生互教互学,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富有个性化的对话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对话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成长、逐步成熟的过程,必须依靠“对话型”语文教学的人文环境来熏陶和培植。■一、蓄积对话的“情绪场”语文课程专家认为:语文教学是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激励促成学生与课文作者、与自己及他人进行对话。教师要创设对话情境,让学生自发地感知课文,在感知的过程中激活自身对话欲望,蓄积了…  相似文献   

9.
激活与引导     
我们以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尤其要善于激活和引导。所谓“激活”,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应该说,这样的因素是很多的,而我们尤其要抓住这样几个方面:一、发散处: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  相似文献   

10.
正拓展性阅读教学是指以语文教材内容为中心的一种发散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在拓展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某一方面的阅读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内或课外的阅读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受、理解及评价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拓展性阅读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升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还能扩展学生看待世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小学阶段的拓展性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着拓展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本身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同,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个性体验,在阅读时不要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首先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因此,阅读教学应摒弃以往的“满堂灌”“满堂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阅读教学中有所悟、有所得。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说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呢?一、与文本“对话”文本是学习语文的依据。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有宽裕的时间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离开文本的阅读教学,没有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阅读教学,就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就没有所谓的学生个性的培养。要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真正成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传统语文教学一直沿用“以教为主、学次之”的模式,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发展,因而语文教学往往毫无生气。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落实“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创设生态语文课堂,凸显语文教学的魅力,以实现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多元解读阅读教学模式”针对现实语文教学“大一统”做法钳制学生思维的弊端,提出了新型教学结构:“独立思考求解→个体解读表达→解读差异发现→底线共识形成→个体解读完善”,并针对求异发散这一难点提出若干教学策略,旨在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彰显学生伴随知识获得而内生的心灵体验过程。让自由精神得以回归语文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暴露学习困难,变“师问生答”为“生问众议”,形成开放式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追求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一、从发散思维入手,解决“不知道该写什么”的问题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从各种不同角度或侧面进行深入思考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联想和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它们使学生由此及彼,从已知到未知,产生新的感知,新的意象,能使有关材料尽快“汇集”,或形成对某一个问题的多种视角,从而打开写作思路。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现象,它包括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相似联想、追忆联想、推测联想等。如何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很好地利用学生所学的语文课本,指导学生展开联想。…  相似文献   

18.
语文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该有不一样的教学方法,其中朗读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重视学生的朗读,让朗读成为一种态度。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中指出:“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要指引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独立思考。”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引学生的思维途径和方法呢? 1.抓住课题——超前思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阅读教学中,每读一课,可先让学生看看课文的题目,进行超前思维。所谓超前思维、是指阅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或看某一部电影、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