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4月1日。塞外承德农村。 一辆吉普车载着记者行驶在崇山峻岭之间。他们忽而进村入户,忽而到田间地头,不知疲倦的四处奔波着。 这是承德日报社开展新闻扶贫活动——“百户访贫话攻坚”扶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终于结束。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同年9月2日于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当日,云集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亲睹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全球数百名记者当中有三名中国记者,他们是:《大公报》记者朱启平、黎秀石和中央通讯社记者曾恩波。他们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新闻工作者的代表亲历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朱启平:留下新闻史上“状元之作”《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的名字或许已经不为人知,但是他笔下记录的一页页历史风云却时常被提起。由于在二战中对国…  相似文献   

3.
访日即景     
不久前,上海市友好代表团去日本访向。在从东京机场去旅馆的路上,两位日本记者同我们的代表坐在一辆车上,一路上边看边谈。有一个景象引起了我们一位代表的注意:不少人家的房门口都竖着一根旗杆,挂着一串各色的“鲤鱼”。他便问日本记者,这是什么标记?他们说:从四月五日到五月五日,是男孩节,凡不满十岁男孩的家庭都要挂“鲤鱼”,红色代表母亲,蓝色代表父亲,小黑鲤代表儿子,这同中国“鲤鱼跳龙门”、“望子成龙”的意思差不多了。第二天日方报纸上刊登的消息中,不仅写上了他们交谈挂“鲤鱼”的材料,还评论说:“这反映了中国代表对日本风俗的关注”,用了“这是什么?”作副题,十分醒目。使我们这位代表很有感触,没想到我们出于好奇的提问,成了他们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4.
李鑫 《军事记者》2001,(4):37-38
在《解放军报》艺副刊所接到的稿件中,有一种最为普遍的写法,那就是每写章必开“吉普车”。这些章的开头一般是这样:我们到某某单位采访。吉普车在盘山道上绕了多少弯之后,终于到达某某地方,随着吉普车在营院门口停下,迎接我们的是某某教导员或某某指导员(当然,也可能是其他人物)……接下来,如果作要写艰苦创业,很可能就是指导员把他们带到猪圈里去数一数大肥猪了,而且告诉你这些猪是从多少头发展到多少头……采访完毕,吉普车就远去了,要么到下一个单位“继续操练”,要么就是做些感慨似的思考,这样,一篇章就算结束了。这种前后不离开吉普车的作品,有人戏谑地称它是一个新的写作品种,叫“吉普车学”。  相似文献   

5.
报纸:宁报集团记者启程“接力长征”本刊讯4月15日下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3名记者离开宁波,踏上了“接力长征”大型采访活动的征程。作为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参加该活动的首批记者,他们将在4月16日至5月4日的约二十天里,驱车从江西瑞金出发,途经湘、鄂、云三省至贵州遵义,完成“接力长征”第一阶段的采访任务。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大记者”名记者,日本称为“大记者”。在日本,要成为一个“大记者”可不容易。曾在日本《每日新闻》当过十五年编辑、记者的井上靖说,凡是能成为大记者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脑子里离不开“消息”二字。对他们来说,采访活动已成了生理的一部分。一听说哪里发生火灾,他们就会拔腿奔赴现场,即使是火海,也会冲上去看个究竟。早晨进了报社是记者,晚上下了班,离开了报社就成了一个普通人,这种身在报社才算记者的人,不是真正的记者。(据《新民晚报之友》)  相似文献   

7.
经常向社会呼吁、或“提醒”别人的新闻记者,如今也需要被别人“提醒”一下了。看了新华社1991年11月12日的电讯《提醒记者》(见11月13日羊城晚报)后,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感到这个“醒”实在提得好,可谓振聋发聩! 提醒记者的是大连的一群工人——他们说:“请给记者提个醒,写稿时千万把咱工人捎上一笔。”他们又说:“现在有些记者就爱跟着领导转。在工地上常听说来记者了,就是见不到记者的影子。”他们还说:“请给所有记者捎个信,常到工人中走走……多反映工人的苦辣酸甜。”  相似文献   

8.
潘天翠 《网络传播》2006,(10):76-78
2006年9月7日晚,日本“共同网”发布了一条消息,《日本51家报社将建立门户网站拟于年内开通》,立刻引起了记者的兴趣。记者随即在china—webstaff@kyodonews.jp信箱留了一封信,询问详细情况,次日请共同社驻中国总局局长渡边阳介先生通过电话与“共同网”负责人沟通,当日记者就与在东京的日本共同社国际局中文新闻报道室总编辑河野彻取得了联系,河野先生欣然接受采访,以下是本刊记者与他的全部邮件采访内容。  相似文献   

9.
他们为什么这样“红”本刊记者戴晓明北京铁路分局的档案工作搞得很红火。人们都这样说。6月4日─5日,记者参加了他们在怀柔北召开的档案工作暨双先表彰大会,就亲眼目睹了他们的那股红火劲儿。会上有一项内容是评比95年度10件大事。由主抓档案工作的领导,分局办...  相似文献   

10.
每每到农村里采访,有人赞叹说:“记者这活儿不错,一个本儿一支笔,二两重,不象我们锹挖扁担挑,吃苦又受累!”我告诉他们:“记者是拼搏者的事业,我干的也是出力流汗的活,不过,我们的行话叫做以身当笔罢了。” 他们不相信,笑着摇摇头。 下面几页札记,算是进一步的解释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日本之行虽然已经结束了好几个月,但他让日本人补上历史课所带来的冲击还未成为过去。日本报界有人称之为“江泽民震荡”,不少日本报刊还在继续向他发难。也许,最为典型的是日本记者俱乐部最新一期《日本记者俱乐部会报》的一篇文章。在总结该俱乐...  相似文献   

12.
采访,是记者获取新闻事实的主要手段。有人说:“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七分跑,二分想,一分写”。还有人说:“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新闻界就有“跑新闻”、“脚板新闻”的行话。“跑”,就是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如同蜜蜂飞向花丛,钻进蜜源深处一样(据生物学家考察,蜜蜂酿1公斤蜜,须在200多万朵花上采集)。深入生活,在新闻采访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初做新闻工作的记者,特别是刚从学校门出来的青年记者,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只要笔杆子硬,就能当个好记者。其结果可想而知:弯路走了不少,步子迈得不大。有没有“捷径”可走呢?我的切身体会是:“捷径”只有一条——深入生活,深入采访。我进报社5年,平均每年写稿不下120篇,其中能  相似文献   

13.
购鞋风波     
有人说:北京的鞋市场,堪称全国最开放的市场。各地的皮鞋、旅游鞋、运动鞋纷至沓来。然而,各种伪劣假冒鞋却屡禁不止。 3月9日,记者在北京渤海商店售货亭前抓拍了一组购鞋风波的照片,反映这家商店因销售劣质皮鞋而引起顾客的强烈不满。以往,我们的消费者因质量问题吃了亏,大都习惯于“忍”。今天,沉默已久的“上帝”愤怒了,他们大声疾呼:从“脚”抓质量!  相似文献   

14.
日本共有五大新闻社,他们是:《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产经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其中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1988年以来,先后七次派记者29人次来河南采访,并和东京其他新闻单位采访过河南的记者一起,发起成立了“河南会”。这些记者经常在一起聚会,策划如何反映河南,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图片,如果用广告费计算,已超过上亿日元。1991年11月15日至28日河南省旅游  相似文献   

15.
搞清记者的主要任务———“参考新闻稿”现象大家谈本刊记者曾几何时,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领一份“千篇一律”的新闻稿,即回去发稿,似已习以为常。对此有人调侃:如今当记者可真是省事到家了,笔也不用拿,本也不用掏,点个“卯”,拎了“好处”,便尽可飘然离去。“任...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记者魏振刚报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机械工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动汽车及代用燃料汽车技术交流、研讨会暨展览会”于12月2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16家汽...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搞新闻报道是“七分跑,二分想,一分写。”由此可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在新闻采写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初做新闻工作的记者,特别是刚从学校门出来的青年记者,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他们看来,只要笔杆子硬,就能当个好记者。其结果弯路走了不少,步子迈  相似文献   

18.
100年以来,敦煌学研究在全世界兴起。但长时间来,一直有人认为敦煌学研究在国外。在发现藏经洞一百周年的时候,记者采访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的秘书长柴剑虹教授。 记:以前有个日本人曾经在中国公开声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您了解这一件事吗?  相似文献   

19.
在2009年12月8日的王世襄先生追思会上,文物收藏专家马未都对本刊记者说:“清晨的北京有两个地方总是人头攒动。一个是天安门,人们在等着看升国旗:另一个就是潘家园藏品交易市场了。”近几年,收藏行业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持续升温。有人是爱好,有人是看中收藏背后的经济利益,有人则是用来洗钱。  相似文献   

20.
今年五、六月间的政治风波,从反面重新唤起人们清醒而深沉的思考:中国记者在社会生活中到底应当担当什么角色,确立何种形象呢? 资产阶级新闻记者一直以“无冕之王”自诩,似乎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控制而操纵社会一切舆论大权,左右社会态势的发展。有人以“水门事件”为例:“华盛顿邮报”两名名不见传的记者历经千难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