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些年的高考中,诗词曲鉴赏题是必考的考点。可此题往往是我们考生的弱项,拿不全这个分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学生读不懂、搞不清诗词曲语言的意思,按照现代汉语的一般常规,语言表述应该清楚、明晰。否则,交际就会出现障碍。可是在被称为“语言艺术”的诗词曲鉴赏这一考点中,语言的特殊魅力,常常存在于它的模糊性中。  相似文献   

2.
高考诗词曲的鉴赏,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面对鉴赏题目,往往不知该如何解决,作答时抓不住要点,结果导致答非所问,失分较多。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历年高考试题的话,就能从中发现高考命题的动态、考点核心,尤其是考点中的基本固定的设题类型。当我们心中有数时,遇到题目就不会茫然无措了。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各地中考中,古诗词鉴赏早已是必考题。古诗词鉴赏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创造性活动。综观各地中考试卷,鉴赏题考点大致为:(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2)对所用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3)对诗词语言的理解;(4)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其中,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是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4.
一、古典诗敢鉴赏题的命题趋向 2006年高考语文大纲中古典诗词的鉴赏,包括诗、词、曲等,能力层级为E。诗词鉴赏,就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综观近些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对表达技巧中虚和实的鉴赏偶有出现,可见鉴赏古典诗词中的虚和实是备考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但在平时考试的分数统计中我们发现,这一类型题的得分率偏低。经调查发现关键原因是考生不能准确地辨认出诗词中的虚写。这一方面是因为虚和实这对概念在古典诗词中的表现多种多样,另一方面,考生对这一考点没有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高考诗词鉴赏题几乎都选自唐诗宋词,具有经典规范的特点,高考诗词的选材一般家喻户晓的不选,艰涩冷僻的也不选。高考中古诗词鉴赏题目得分率较低,根本原因固然是学生"积"不厚而"发"无力,但学生对考点不明、答题缺乏技巧也是重要的原因。其实,在高考的备考过程中,摸清命题者的思路是至关重要的。本文试图从诗词鉴赏的出题模式入手,有的放矢,解决答  相似文献   

7.
诗词鉴赏题历来是语文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型,但它又是大多数学生心生畏惧的考点,而且近几年分值出现了加大的趋势。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做诗词鉴赏题是一个薄弱环节。本人结合十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对诗词鉴赏的方法进行了总结,掌握了这些方法,勤学多练,就能更好地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诗词鉴赏题的答题能力。  相似文献   

8.
2005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了主观题在整张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题的改革尤为引入注目。根据新颁布的2004年的高考《考试说明》,2006高考语文学科,有关诗歌鉴赏题的赋分作了调整。由6分提高到了8分。但考点仍体现在对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和对作品思想内容进行评价等方面。面对高考古诗鉴赏题型的变化,我们必须进行针对性的适应训练,这将直接有助于我们解答古诗鉴赏题正确率的提高。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鉴赏,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9.
柴双政 《考试》2011,(9):12-14
柴双政老师就古典诗词的句法特点进行举例说明,目的是帮助考生更好地鉴赏诗词;仿用句式题难度较高,往往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手段、表达方式等方面,唐惠忠老师分析答题时的易错点和难点,有效提高考生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关于修辞的考查,较少单独设题,而是将其融入到其他考点中,且看刘步春老师如何讲解语言运用题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考查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做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中的第一个考点,就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个考点主要是针对阅读古代诗歌的。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现象。这三类形象鉴赏的试题高考中都出现过。现以2013年高考题为主,结合2012年两道题和2010年一道题就诗歌鉴赏中的形象题的解法做一探究。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的阅读和鉴赏备受人们的关注,诗词鉴赏题已成为高考语文试卷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考题由客观到主观,考点涉及到词句含义的理解、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判断、意境风格的体会、情感倾向的评价等方面。诗词鉴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2.
李松涛 《快乐阅读》2011,(11):124-125
修辞是历年高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D。高考对于修辞的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借诗词鉴赏动态检测是最常见的一种。高考诗词鉴赏题考查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偶、夸张、衬托、项真、对比等。1.比喻。即"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比喻是诗词中传统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修辞手法,又称打比方,用彼此有  相似文献   

13.
<正>在历年高考试卷中,诗歌鉴赏是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之一,就其考点来看不外乎考查诗歌鉴赏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以及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两个大的考点。很多考生在回答此题时,语言啰嗦、张冠李戴、措辞不当、要点不全。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读懂诗歌的内涵。笔者认为,要答好诗歌鉴赏题,首先要读懂诗歌。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读懂诗歌呢?检验读懂诗歌的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加以判断:一是诗歌"写了什么";二是诗歌是"怎样写的";三  相似文献   

14.
面对高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等角度鉴赏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我们不妨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研习古诗,努力把自己打造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相似文献   

15.
<正>诗词语言精练,感情深沉丰富。很多学生在诗词鉴赏时只停留在诗词表面的理解,很难深刻领会其内涵,从而无法理解诗人的情感。要鉴赏诗词,就必须理解其主旨。一、抓如何读1.读诗题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感情基调。诗题是眼睛,有时甚至是作者要抒发感情的直接表露。所以题目不可放过。鉴赏诗歌时千万要注意体会题目的含义,因为它有时就是打开题门的钥匙。如  相似文献   

16.
自2002年开始,"古诗阅读鉴赏"在语文高考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在第二卷,虽然《考试说明》把诗词鉴赏的要求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上,但在实际考查中,该题的得分率一向偏低,这一现状一方面是由于考生对提问不知从何角度进行鉴赏,缺乏鉴赏诗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至于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另一方面则是考生根本就看不懂诗歌,不知所云,答非所问,甚至完全曲解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高考语文也要求学生有鉴赏诗歌的能力,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一、考点明晰《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即内容上考查形象、思想、观点;形式上考查语言、表达技巧。结合考纲我们具体分析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四大题第17小题诗词赏析给的是常见诗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诗歌虽不难,而试题却颇不平常。一小题分三问,或要求表态或要求阐述。2003年高考全国卷则选用王维的《过香积寺》,从诗歌语言赏析方面出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的—个组成部分,鉴赏古诗词自然就成了中考语文命题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考点。面对中考古诗词鉴赏题,许多考生都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诗歌鉴赏题并非深不可测、难以捉摸,只要我们细心阅读、依“法”办“诗”,就一定能够将看似难不可摧的古诗题攻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研习古诗,努力把自己打造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相似文献   

19.
闫涛 《新高考》2010,(11):16-16
诗词鉴赏内容始终是高考的一个考点,在分值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考试中出现的诗词又多是我们从未见过的,因此掌握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直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考点,这个考点在全国及各省自主命题的高考考卷中频频出现。那么,怎么样能够把这个考点的复习落到实处呢?怎么样才能够利用好诗词所搭建起的桥梁,拨开岁月厚重的迷雾,穿越历史长河去认识古代人物呢?结合实践,针对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做一个方法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