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当代著名后现代哲学家齐泽克以其独特的写作和论述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他的幻象意识形态理论。该理论在逻辑前提中把意识形态当做与现实或实在对立的幻象来批判,又在具体论述中把幻象与实在之间的关系模糊化甚至同一化,并进而模糊和取消了现实或实在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区分和对立关系。这就使得任何意识形态批判实际都已不可能,因为幻象意识形态已成为无法打倒的“崇高客体”,我们所做的似乎只能是“穿越”意识形态幻象,触摸实在界的面庞:意识形态已经一方面具有准物质形态的现实感或实在性,另一方面又以一种非物质的形态获得了永恒性和常在性。这就是幻象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基于此,齐泽克以其对幻象的批判成就了对当代或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现象的批判和揭露。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及技术成为现代文化核心的今天,人们也看到了科学及技术所带来的种种弊病。如何才能按人们的愿望更成功地驾驭科学及技术,使之造福人类,促使人们对以科学及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文化的反思,提升到进入意识形态的理论层次,并展开讨论。从意识形态角度对科学进行反思,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思考,在世界文化大碰撞中,中国的文化将为人类文化的走向作出什么贡献。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在西德理论界对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反思基础上,关注了技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关系,对技术统治论进行了分析,概括出三种技术统治论模式;他指出技术统治论把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用于社会生活之中的形式特征,概括了技术统治论的核心观点及其关系,分析了技术统治论的意识形态维护统治的功能;从技术与民主的关系看,他认为技术无法为统治提供合法性,技术统治论不能代表民主社会的发展方向,主张改变技术统治论的出路是为技术的社会应用及其功能划出界限,走向一种商谈民主政治。哈贝马斯总体上对技术统治论持一种批判反思立场,认为技术统治论是一种诱惑。  相似文献   

4.
阎伟 《培训与研究》2008,25(1):16-20
在萨特的戏剧《苍蝇》里,有大量关于"太阳"的描写。本文对"太阳"这一审美幻象的意蕴进行了历史性描叙,并试图发现《苍蝇》中的"太阳"的政治含义。结合《苍蝇》产生的历史语境和萨特思想发展的状况,参照"太阳"幻象出现的上下文关系,本文认为,"太阳"这一隐喻,实际上象征了当时纳粹的强权统治及其统治方式——意识形态暴力。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自意识形态作为范畴产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二者关系的复杂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源自意识形态概念的复杂性.因为意识形态概念众多,所以我们在分析二者的关系时,应当把握研究者是在何种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前提下言说二者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对于面临巨大国际挑战、压力和机遇的当代中国,深入研究变革时代的意识形态问题,无疑有深远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因其科学性,形成了意识形态和科学关系发展史的分水岭,实现了意识形态作为否定性范畴和描述性概念的辩证统一。在提倡和弘扬文化-意识形态的科学批判精神,并贯彻学术争鸣原则的基础上,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适度性,使马克思主义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科学主义精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方略。  相似文献   

7.
张蝶 《教学与研究》2023,(10):127-136
齐泽克宣称后马克思时代意识形态的主导模式已经变成了犬儒主义意识形态。他围绕“幻象与现实”的关系,通过将精神分析理论中幻象和现实的含义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中虚假与现实的含义交织在一起,并刻意不加区分地混用,以此建构了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框架;并进一步通过商品交换活动中人们误将商品和货币的抽象普遍性认成了真正实体,从而倒置了抽象普遍与具体特殊,以此说明犬儒主义意识形态的运作原理。最后用“律令就是律令”这一命题的自我阐明过程和将意识形态幻象与信仰类比,去解说意识形态幻象的运作方式。齐氏的论断看似是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颠覆,实则并没有越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框架。当今社会日益增强的符号性网络的权威性作为齐泽克理论的现实依据,在本质上也并未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有根本差别。  相似文献   

8.
科学教科书的意识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鸥  赵长林 《教育研究》2004,25(6):72-76
科学教科书的话语结构其实隐喻着“谁的知识最有价值”这一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是科学教科书的意识形态功能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讲,更加隐蔽。科学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其教科书的编制与话语选择必然反映着它所处的社会和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传统科学教科书中宣扬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实证主义的、归纳主义的、机械还原论的意识,这不利于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从生存论本体论哲学高度重新审视意识形态 ,而在文艺研究中置入意识形态这一个元批判维度 ,其意义在于澄明理论前提 ,为正确地思考问题清理思想地基 ,从而保证我们能以确切的方式“思”与“说”。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切经验科学基础的“观念的科学”,意识形态的本义是要探究人类能否在自觉观念的支配下创造历史的问题。意识形态的要义有三.即认识论意义的“虚假的意识”、价值论意义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和社会学意义的“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的真义是反映阶级意识、体现国家意志、带有价值主导取向的思想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语义,承载的意识形态的真义,旨在以有效的方式进行阶级意识和国家意志的价值接受和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了一个更具操纵性,更具欺骗性,更具辩护性的全新的意识形态体系,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本体性”的存在支配着当代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然而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方便舒适的同时也承受着科技的负面效应。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即是意识形态”的观点,把科学技术视为意识形态.文章介绍了此种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理论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异化与人的异化之源,归于科技理性泛滥和科技的非理性运用并进行严厉批判,将科学技术的工具功能与价值功能、本性与实践运用加以区分,并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其对生产方式、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表明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具有否定与肯定的辩证视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协调发展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其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协调发展观,开启了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和谐共处的大门.新中国红色意识形态促进了科技队伍的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的成果和科学精神又成为党发展意识形态的思想资源和直接动力.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全新的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协调发展观的走向,必将把科学技术发展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思想并不仅限于教育领域,它贯穿了邓小平理论整个体系中,是这一理论的总坐标,展示了邓小平理论开拓创新的多维视野:“面向现代化”展示了邓小平理论的目标视野:“面向世界”展示了邓小平理论的空间视野;“面向未来”展示了邓小平理论的时间视野。“三个面向”是统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空观,它赋予邓小平理论崭新的时代内容和无限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地学习江泽民的《论科学技术》一书发现 ,江泽民充分论述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根据江泽民的论述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全面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生产力功能———是科学技术首要的社会功能 ,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基础部分 ;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核心部分 ;科学技术的伦理思想———是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进行反思的必然产物。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江泽民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观  相似文献   

17.
科技的负效应与科技观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负效应产生的后果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本文认为科技负效应的根源在于人,在于人类以科技应用的不恰当,消除科技应用的盲目性,把它的发展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轨道上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向科学技术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必须改变传统价值观念树立起人与自然直辖市发展为核心的新的科技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科学地阐明了价值的实体、价值量、形成价值的劳动性质、价值形式和价值的本质,揭示了价值规律及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本文据此探讨新科技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