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存在的问题苏教版教材中,小数乘除法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小数与整数的乘除运算,这部分教学以整数乘除法为基础。学生易理解小数乘整数,以及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意义,不同处仅在于运算时多了点小数点这一环节。第二部分为小数与小数的乘除运算,这部分不仅要求以透彻掌握第四单元的内容为基础,而且要求能准确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分别进行相应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小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份第四单元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和用小数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的化聚等五节内容。其中,小数的意义分三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第二课时为小数各部分名称和整数与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第三课时为小数的读写及应用。“小数的意义”(第一课时)的教学是本节,本单元乃至整个小数教学的重点。一、相回教材特点,落实教学目标本课知识教学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已有的小数(三年级)、分数(四年级第一学期)初步…  相似文献   

3.
廖晓斌 《海南教育》2014,(24):49-50
本节课是第五单元小数除法中的第一节: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除法的起始点,又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最后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的内容(P_(100)—P_(102)),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内容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学好它将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做准备。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是: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  相似文献   

5.
一、内容简介:氮族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Ⅴ A族,包括 N、P、As、Sb、Bi 五种元素,本章着重学习氮和磷,特别是氮及其化合物。本章教材共七节,按其内容,可分为三个小单元:第一单元:第1~3节,着重学习氨和铵盐。第二单元:第4~6节,着重学习硝酸和硝酸盐。第三单元:第七节,磷、磷酸、磷酸盐。二、学习计划:本章采用小单元教学法,以学生自学、实验、讨论为主,教师重点讲解。学习本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牛顿运动定律这一章在复习必修课所讲内容的基础上,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的力学问题.通过这一章的教学,应使学生清楚地理解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能够按照这一基本思路和方法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这是本章教学的基本要求.完成这一要求,对学好其余力学知识以至整个选修课内容都有重要意义. 单元划分本章可分为三个单元: 1.第一单元:第一节,讲述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运算,属于预备知识. 2.第二单元;第二节至第四节,主要是复习必修课所讲内容. 3.第三单元:第五节、第六节,主要分析和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以及连接体问题,是本章的重点. 最后一节介绍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选学  相似文献   

7.
习霞 《小学数学教育》2023,(Z2):91-92+105
<正>“分数乘法”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开展分数乘法大单元教学研究时,我们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重组和创编。第1课时教学“分数与整数相乘”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2课时教学“分数与分数相乘”。本节课是继前两课时教学安排的第3课时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算法的基础上,突破分数与整数、小数认识与运算的壁垒,  相似文献   

8.
五年制第七册第五单元“平行线”一节的教学要求有三点:第一,理解平行线的意义。要求学生正确弄清平行线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进行平行线的判断。第二,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能否正确理解这一点,是以后学好平行四边形及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节十册第三单元“约数和倍数”,是在学生已学过0和自然数都是整数、整除的概念及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还为中学学习因式分解作准备。本单元概念多,而且比较抽象,概念间联系紧密且易混淆...  相似文献   

10.
<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教材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本节课也是学习分数的种子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基于以上认识,  相似文献   

11.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f人教版)第19页例4和第20页例5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生对除数是小数转化成整数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后继小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与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法则,会利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使学生领悟转化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迁移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探求精神。本节课的敦学重点和难点是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而转化的依据是被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学情分析:本节课是4年级数与代数的部分内容。本课的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并掌握路程、速度与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课时内容为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一教时,是在第七册三步计算基础上扩展到四步的,在运算的复杂程度上已有提高,它是今后学习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其中带有小括号的运算是下节课带有中括号运算的基础。本单元是整数四则运算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圆》第二节的内容。从单元编排上看,第四单元知识内容分为三部分:认识圆、圆周长、圆面积,本课时既是对圆认识的继续深化,义为圆面积的研究奠定基础。从“周长”知识体系编排上看,本课时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周长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和“类比猜想”的合情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是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第三小节的教学内容。它是继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之后的又一知识扩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学好这部分知识尤为重要:第一,能排除周长“负迁移”对学生思维的干扰,把学生“三混淆”的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二,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加以完善和发展;第三,注重比较面积和周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我根据本书课的教学任务,制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巩固、深化概念,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学会比较面积和周长的…  相似文献   

16.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教学第二阶段的重要内容。教学中必须把握住本单元各部分的要点,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点和难点上。本单元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应掌握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数的顺序、数的组成以及数的读写方法。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节。这一节设计了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制作小报,第二部分是对初步制作好的小报进行美化,共需2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通过本节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各种利用Word编排文字的技能,  相似文献   

18.
曹元 《地理教育》2014,(10):14-15
正一、地位作用本节内容选自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三节,是在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和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桂林山水成因的剖析,说明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是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加深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感知。从知识层面说,也是对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流水侵蚀作用"的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流水溶蚀是流水侵蚀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内容分析课程标准对喀斯特地貌及其成因虽未作出显性要求,但作为一种地理素养和高考高频考点,有必要进行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解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单元第1节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2.教学内容特点:《图形的旋转》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灵活丰富,符合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旋转的概念和性质,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旋转的概念,理解对应点到旋转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小数四则运算”包括三部分内容: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数的四则运算作为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