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名校一般经历漫长的生长过程,名校是不可以速成的;名校有自己固有的生长节律,名校是不可复制的;名校具有独特的学校哲学,名校是众多学校中独一无二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批"和"这一群"。名校生长具有一种不确定性、开放性和无限性。学校的成名,一定是经过长期积淀,既得到和风细雨的滋养,  相似文献   

2.
所谓名校,并没有确切的定义与标准,其名是在社会的进步发展中自然形成的,而不是靠领导视察、题词或验收、评选弄出来的。名校有悠久的历史,并在某个历史时期有过辉煌的业绩。在基础教育界,名校往往是某种时代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胡家平 《考试周刊》2010,(50):208-209
真正的名校应名在"课程"上。构建"以人为本"的课程文化价值取向,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铸造课程文化的主导力量,是打造名校的基础;构建充满魅力的课堂文化,打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品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打造名校的重点;建立多元、立体的校本课程,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打造名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万华 《教育导刊》2010,(6):19-23
对义务教育阶段"名校办民校"的整改应根据实际,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本文在对广东省G市"名校办民校"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剖析G市"名校办民校"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依法严格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应该允许义务教育阶段"名校办民校"存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历史名校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历史名校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并不在于其占地面积及硬件设施.而是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其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重新认识和发掘名校的历史价值,继承和发扬名校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实现历史名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与此同时,打造本地历史名校,弘扬名校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名校内涵发展,带动本地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同时也是打造地方教育特色,宣传本地文化的教育名片。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有很多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名校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表现出雄厚的实力和发展动力,在基础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席位,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历经风雨的百年名校,都有深厚的文化传承,深邃的教育思想。对历史名校进行探究分析,找寻学校发展路径,借鉴传统教育思想,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探寻学校历史文化建设的途径学校历史文化建设的角度是多维的,从历史名校文化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主要是通过对校  相似文献   

7.
西南联大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文化教育界一道辉煌的彩虹。西南联大在硝烟与动荡中办学8年,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学术成就显著。美国学者易社强称西南联大为"中邦三十载,西土一千年"的"世界教育史的奇迹",它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好好研究的名校之一。  相似文献   

8.
历史名校是在特定的历史备件下伴随着教育的长期发展而出现的产物,历史名校因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而具有典范性意义。文章以天津市为例,指出天津历史名校经历了天津开埠以后、“维新”和“新政”时期、民国以后到天津解放三个阶段的发展,并形成社会性、人格特性、文化个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等特征。研究天津历史名校对于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始于1997年的"名校办民校"的治理长期挣扎于供给与需求、效益与公平、资本"寻利性"与教育公益性以及地方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矛盾之中。这些矛盾使得治理工作举步维艰,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名校"、新兴阶层以及投资者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纠缠不清。因此,"名校办民校"的治理必须由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即政府要完善监管体制、"名校"要谨守教育伦理、社会要形成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0.
宣化一中的前身是清乾隆年间建立的宣化"柳川书院"。1902年创办为新式学堂——宣化府中学堂,至今几易其名,已有108年历史。百年名校的优秀传统深厚积淀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宣化一中近年来在张家口市、省乃至全国的声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1.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争创一流名校。"这是福州鼓楼第一中心小学办学的目标,也是学校全体教师追求的理想。我来到这所学校,耳闻目睹频率最高、心灵深处感悟最深的还是这句话。是啊!"一流名校",有多少学校敢于启齿?又有多少学校望之兴叹!而鼓楼第一中心小学从领导到老师乃至学生和校友,  相似文献   

12.
成都市龙泉驿区实验小学起源于"凤仪书院",已有200余年的办学历史,享有"百年书院,巴蜀名校"之美誉。近年来,为弘扬学校历史文化精华,接轨教学改革前沿思想,开发学生潜能、促进素质发展,龙泉实小全力推进"顶层设计"改革实验,提出了"多元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倾力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社会道德责任感和实践力的学子,使师生沐浴着多元和谐的阳光雨露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办学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学校的办学水平、整体实力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些曾经的历史名校从优秀沦为平庸,而有些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校则发展势头强劲,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也有相当数量的历史名校始终勇立潮头,独领风骚,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从优秀逐渐走向卓越。这种“群雄并起谁风流,大浪淘沙金自留”的竞争洗礼下的格局变换中隐藏着各学校特别是名校在新形势下如何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认为积极面对办学现实,坚持自己的办学个性、坚守自己的办学理想也许是名校在实现卓越发展道路上需要特别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是在办"学校",还是在办"补习班"?我们是在培养"学生",还是在培养"考生"?我们要办"热校",还是要办"名校"?这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我们对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追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名校”,尤其是“历史名校”似乎应该具备这些条件:其一,能承担振兴民族的历史重任并经受历史的检验;其二,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有独立思想意志的杰出校长;其三,有先进的教育思想、优良的校风和一批敬业的教师;其四,能培养出众多的优秀人才。以南洋模范中学(以下简称南模)为例子,前身为南洋公学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第十九中学是一所优质初中校。2006年被市教委命名为历史名校。2008年历史名校的改扩建工程启动,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和提升,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期。在不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抢抓机遇,以建设历史名校为契机,确立了走内涵发展之路,以特色引领学校发展的办学思路,并提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刘超 《教育研究》2023,(1):69-88
近代中国大学的真实水平和国际表现究竟如何,目前仍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谜题。严格说来,中国大学早期的水准较低,经过持续发展则有了长足进步,部分名校在20世纪30年代中叶成为非西方世界的头部名校,并逐步向公认的世界一流名校趋近,然最终,仍止步于区域性名校。近代中国大学呈现出奇异而脆弱的“国际水平”,个别学科领域及名校已逼近“世界一流”,但总体上仍呈现不充分、不平衡、不稳定、不够独立等特点。其发展历程和成效之所以如此,实乃时势使然。后人长期以来的“一流大学”言说,更多的是历史叙事而非历史事实。目前,仍有诸多深层次因素制约着深度研究,如学科视域的局限、基础信息储备的欠缺、研究心态及思维方式的制约等。为实质性地持续推进对中国教育的深度研究,我们仍须进一步拓宽视野,优化知识结构,运用科学方法,使我们的认知植根于历史并最大限度地贴近事实本身。  相似文献   

18.
郑欣 《成才之路》2011,(3):8-I0003
在"第二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地理学科分论坛上,一位朴实的高中生以缜密流畅的阐释、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赢得了现场专家们的一致认可,"力克"众多名校的学生,一举获得北京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论坛地理领域成果答辩最好成绩。他,就是北京市古城高级中学高三学生王晨曦。"翱翔"之路上的每一步,对他而言都意味着思考与改变。一条收获成熟与自信的路古城高级中学并不是名校,学生大多没有耀眼的"光环"。作为北京市"翱翔计划"2009级学员,刚刚进入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王晨曦,  相似文献   

19.
陈峰 《教育导刊》2010,(10):32-35
"名校办民校"通常是指由优质的公办学校或独立举办,或以出让冠名权、输出管理、派出教师、辅助教学等方式与企事业单位合办的民办性质的附校、分校或分部的一种办学模式。参与举办的公办学校既有公办中小学名校,  相似文献   

20.
深厚的历史积淀评价一所学校的标准有很多,家长们关注的主要是成就标准,看它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看它培养出多少有成就的学生。但是一所学校要成为名校,还要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名校本身是一个有历史跨度的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