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家庭生活里,常常可以看到,子女做错了事,父母加以严厉的管教,但是子女并不因父母管教得严厉与父母离心,表现出俗话所说的“打不开、骂不开”。什么道理呢?因为子女早已在日常生活中深刻地感受到父母之爱,他们能理解父母严厉的本意。 如何做到“爱生如子”呢? 首先要有心理准备。只要想想这些学生在家里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是父母“唯一”的希望。当他们出现这样那样问题时,我们不妨设想,他  相似文献   

2.
幼教事业是爱的事业,真诚地爱孩子,并让孩子学会爱,这是幼教工作者应追求的教育目标。让孩子学会爱,首先要真诚地爱孩子,为他们营造爱的氛围,这是培养他们爱心的基础。其次,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老师为抚养培育他们所付出的  相似文献   

3.
“独生子女容易走向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要让孩子自己付出爱,给孩子爱父母、爱他人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爱他们,否则就会导致‘无情’。奉劝父母们要学会享受儿女,而不是伺候儿女,孩子的‘无能’是父母过度保护带来的。‘无责任感’是因为父母老是帮孩子承担责任,聪明的父母应该让孩子‘自作自受’。”——教育专家卢勤  相似文献   

4.
教师要关注社会和孩子的现状,分析他们的心理情况,拿出一些关键的事实和数据教育孩子,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父母、老师给予他们的爱。让他们也回馈爱,感恩父母、老师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以爱育爱,以爱的玉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这些来自父母、老师、孩子身边人的爱,绝不局限于人本能的心疼、呵护,还必须充满理性和智慧。作为父母,请记住:孩子是很敏感的,请小心地使用你的语言,如果不小心伤害了,请放下你所谓的面子,及时地道歉或补偿,这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凡,因为里面有爱,爱是最好的疗伤药,要倾注爱心唤回他们的自尊自信,降低或者避免因为怀疑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力。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深爱我的父母和乡下的田地,但我依然要和他们告别,告别我苦涩的少年时代。我要用这些爱的力量,一步步走向光明的所在。  相似文献   

7.
肖红 《伊犁教育》2005,(4):45-46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每一个父母为教育子女都付出了许多。作为父母,在做这些应该做的事时,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那份深深的爱,并让爱延续,因为爱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8.
远距离关注     
因为经常做家庭教育讲座,所以会遇到父母们各种各样的问题,父母们渴望、焦虑的眼神会深深地触动我。现在年轻的父母不缺文化知识,他们当中有硕士、博士,有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但这些都不足以使他们成为成功的父母,他们同样存在很多问题和困惑,其实他们最缺少的可能是教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和与孩子相处的技巧。现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不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太少,也不是太多,而是我们在付出爱的时候缺少理性的思考,所以,在很多年以前,我就一直在思考,作为父母,怎样付出自己的爱才可以让孩子有理想的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要学会“远距离关注”,通俗…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思品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由《我爱爸爸妈妈》和《尊敬老人》两篇课文组成。前一课教育学生要爱父母,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后一课教育学生要尊敬老人,照顾老人,对老人有礼貌。这两篇课文的教育主题属于爱人民教育系列,它是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娇惯任性,以我为中心,不懂得尊敬父母,尊敬老人的实际而安排的。教育他们从小爱父母,爱老人,爱身边的人,为以后爱人民的教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父母的爱     
写作指引:小朋友们,这次习作的内容是"父母的爱"。父母的爱是什么呢?是父母的付出,是父母的行动,是你开心时他们露出的笑脸,是你难过时他们温暖的怀抱,是他们忙前忙后的操劳,是他们静悄悄的陪伴。父母在你们身上倾注的心血,犹如播撒希  相似文献   

11.
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有多少种可能,他们就有多少幸福,生活的可能性是幸福生活的前提。人们总以为父母的爱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但不幸的是,大多数父母的爱却直接导致了对儿童生活的封闭,事实上剥夺了儿童的幸福。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追问父母是否具有真正的“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活中,随着离婚率的增高,单亲儿童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给单亲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尤其是心理素质上的影响较大。父母离异给学生带来的是一种情感上的灾难,是一种可能影响一生的创伤,教师对这些学生更要有爱心、耐心和诚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弥补家庭教育中的不足成份,用爱去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用爱启迪孩子的心灵;用爱浇灌单亲儿童的心田!  相似文献   

13.
春暖花开     
钱碧玉 《中国德育》2007,2(9):89-90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家境富裕,父母醉心于商场忙于赚钱,疏于对他们的教育。于是,他们被送到寄宿制学校,远离父母,远离亲情,更远离了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这些孩子身上,有着一些共性特征:自私、冷漠、任性,不爱学习,更因为缺少爱,所以不懂得关爱。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是父母的子女。我们都可能成为有子女的父母。子女的生命来自父母。父母的给予、父母的付出,似乎天经地义,我们是否思考过其中的无私和伟大?父母的爱、父母的关心,润物无声,我们是否考虑过要对他们感谢和回报?  相似文献   

15.
[小引] 我常常问同学们父母爱不爱你一类的问题,大多数同学都会说非常地爱。我说那你们就把父母对你们的爱写出来,可这些同学一下子又傻眼了,“我怎么就想不出几件父母爱我的事呢?”也有这样的同学,他们认为父母并不爱他,母亲只知道唠唠叨叨,一回到家就是努力学习呀,听话  相似文献   

16.
宋文娟 《家长》2009,(7):30-31
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爱他们的父母。至少,孩子爱父母没有像父母爱孩子那样爱得那么深。出现这种情况,人们通常会抱怨孩子不懂事。看完下面这位母亲的诉说,你就会发现,孩子不那么爱父母,父母本身也是有责任的。  相似文献   

17.
马力文 《河北教育》2005,(11):11-12
传统"爱"文化中蕴含的问题 中国有句俗语,"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这句俗语所蕴含的文化十分丰富,它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关系定位.父母传统的"爱"文化中,"血缘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父母爱是对子女无条件的给予,中国父母讲奉献,父母可以为了子女牺牲自我;爱又不是施舍,父母随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施与或收回他们的爱,他们是爱的主宰.  相似文献   

18.
马力文 《河北教育》2005,(21):11-12
中国有句俗语,“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这句俗语所蕴含的文化十分丰富,它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关系定位。父母传统的“爱”文化中,“血缘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父母爱是对子女无条件的给予,中国父母讲奉献,父母可以为了子女牺牲自我;爱又不是施舍,父母随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施与或收回他们的爱,他们是爱的主宰。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2014,(28):5
我们是21世纪的高中学生,肩负着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要化空洞的爱国口号为实实在在的爱国行为。爱国,起码要做到这些小事: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爱自己,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老师,回报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20.
"爱"是师生心灵的通道,教师把"爱"投射到学生心里,才能引起师生间的"共鸣""共振"。爱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只有热爱党和人民,爱教育事业,爱学生,才能无怨无悔地奉献教育事业,产生对学生的博爱,那是一种包容的爱,一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无私的爱,像父母爱孩子一样。只有爱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个闪光点,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关心他们,与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亲密师生关系。班级中总是出现一些让老师头痛的孩子,这些虽然从学习成绩来讲并不是太差,但总让我们常把他们当成差生——行为偏差生。他们不仅自己"做不好",还不让别人"做好"。每次接新的班级我都要特别观察这样的学生。首先我通过家访和了解将他们归类。一类是"爱的缺失型"(单亲家庭),一类是"溺爱型"(父母溺爱,爷爷、奶奶过分"溺爱"),一类是"模仿型"(整天沉迷于电视和电脑游戏)。走近行为偏差生,找到根源,让我的班主任工作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