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莉 《考试周刊》2011,(20):210-211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应该充分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还应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性中最光辉之处,守护人的精神家园与灵魂圣土,使被教育者能够在一种健康健全、宽容自由的状态下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对未成年犯的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对其人性的重塑与关怀,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中,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人文本"、管理的"优人性化"应该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李鹏 《教育艺术》2010,(8):36-37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诸多新理念中,以人为本,把学生当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来对待,是一种十分突出的变化。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应该积极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一切管理行为都要以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郭新迎 《考试周刊》2012,(49):28-30
在青少年心理危机渐趋严重的今天,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作者尝试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展开,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这渗透生命教育,以诗意润泽心灵,为生命加钙,使学生保持一种强健的生命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包含多个层次,而直面生命之真应该是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只有在直面生命之真的基础上,对已然的现实理性地坦然接受,进而通过理性自觉来发展自己改变现状的能力,从而创建更好的未来。教育培养不出"完人",却可以塑造"真人":敬畏生命,担当生命,热爱生命。这种教育观念培养的不是单一的人伦道德思想,而是一种更为真实坚韧的生命价值观和普世精神。  相似文献   

5.
教材简析:《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生命的颂歌。作者通过生活中普通的"手中飞蛾求生的欲望"、"砖缝中香瓜子的生长"、"倾听自己的心跳"三件事例的细致描写,从字里行间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希望每个人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下,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面临着焦点化的社会性问题和"教育异化"的困局。生命哲学的视域启迪人们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理性反思,揭示了被动管理环境下教育管理手段对"生命冲动"的抑制,引导着教育管理采取理性的管理策略以规避生命"异化"和"教育异化"。  相似文献   

7.
现代的课堂教学应该由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变,"让语文课堂成为生命的绿洲",为"生命价值"而发展。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知识的探索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达到最佳状态。生命课堂的特质,并依此为原则组织教学,使其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让教学不断回归"日常化、生活化、生命化"。  相似文献   

8.
由于成就本位取向对学校教育的侵蚀、教育工作者缺乏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素养、"唯智主义"倾向等原因,使得中学生命教育出现了目的不明确、实施途径单一、保障不健全及环境的相对缺乏等问题。要解决中学教育中生命教育弱化的问题,应该提高教师自身的生命教育素养、学校为学生营造生命教育的校园环境、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9.
邹翠玲 《现代语文》2011,(7):158-159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课中学习大量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讨了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方法。生命教育课与一般的知识性课程有本质的不同,第一,教材编写及讲授都应该由学生的生命困顿切入,而非由既有的知识体系出发;第二,应该从独特的"生命个体"而非一般的"类生命"出发来设计并讲授生命教育课程,目的是达到学习对象的"知行合一";第三,生命教育课成功与否,不取决于课后教师或督导的评价、理论上的分析判断或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水平,而取决于学习对象的生命是否成长了,生命的困顿是否解决了,生活中能否达到知行合一。所以,生命教育课的最终评判是学生的生命品质是否增加了。  相似文献   

11.
王晓华 《学子》2012,(7):47-48
"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大家墨客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于漪老师的一席话,真挚而中肯地告诫我们,"本真"是文章的生命与灵魂。中学生要想创作出真正的"美文",其真我与真情便成为作品中必不可少的灵魂,故而,中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应该在回归本色、写出真意的"灵魂"之...  相似文献   

12.
老子特别重视"婴儿",因为婴儿自身包含了众多"道"的特性。婴儿是生命的开始,其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婴儿"是生命永恒的象征。但生命不可能只停留于"婴儿"时期,生命存在于世界之中,是从婴儿走向衰老、从生走向死的过程,这一过程所体现的是生命远离道而不断地"沉沦"于世界中,成为非本真的存在,同时又超越非本真的存在,回归于"婴儿",与道为一,成为本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一切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儿童立场"应该是语文教学坚守的价值取向,可是在日常教学中,儿童立场在教学中体现得还不够足。作者以教学实践为例,阐述了教师要做"长大的儿童",用儿童的"心"、"眼睛"和"耳朵"去关照课堂,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生命活力,从而走向神圣的教育殿堂。  相似文献   

14.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应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本次教学实践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既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又深入文本,师与生共同探讨,共同成长。这一切均来自于教者苦心经营出的那种"习得的自然"、"生活的自然"。  相似文献   

15.
90后职校生存在生命意识淡薄、生命责任缺失、生命关系紧张、生命态度消极、生命价值迷茫等生命观扭曲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的错位、职业教育的异化、现实生活的规训、大众传媒的误导及个体心理的失调。针对这种现状,职业学校应该从积极的层面加强生命教育:树立"全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生命的整体生成;立足"90后"的生命困惑,厘定生命教育的实践维度;开设专门的生命课程,弥补职校教育的"生命空场";营造浓郁的生命氛围,彰显校园生活的教化功能;实施体验的教学方式,启迪受教育者的生命自觉。  相似文献   

16.
生命关怀与高校学生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贯彻生命关怀原则,以促进大学生生命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生命关怀就是关注大学生作为人、作为生命的发展性、自主性、完整性和多样性。我们应该坚持生命关怀原则,在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实践及管理制度等方面改革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片面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生命伦理的关怀,缺少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有关人生意义、生命价值与尊严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导致有的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不同程度扭曲,缺少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既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生命,校园自杀和群体暴力等生命伤害现象时有发生。教育学生懂得尊重生命、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是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人"的基本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积极探索生命伦理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因此,我们提倡的理想课堂是充满人性与智慧,充满激情与体验,充满对话与分享,充满灵动与生成的一个绿色课堂。提倡的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是生命的自我发展、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毕淑敏小说中疾病叙事的生命伦理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着医生和作家双重身份的毕淑敏,以平视的目光关注疾病,以一种聚焦"疾病现场"的在场叙事,叙述了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的淡化和物化、安乐死的两难、临终关怀的完善、高科技的双刃剑带来的幸福与伤痛。毕淑敏在疾病叙事时,充分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体现出无伤有利的生命伦理学原则。她的疾病叙事弘扬了一种尊重生命的伦理精神,也有助于健全读者的生命价值观和生命伦理观。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语文学科是落实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