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这就要求教育者隐蔽教育意图。并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处于身心大发展中的中学生,具有不成熟不稳定的趋势,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但思想转变过程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甚至反复性的过程。我们要认识到这种客观情况。克服急躁心情和畏难情绪。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相似文献   

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隐蔽自己的教育意图,开掘别样的治班点子,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下面是我的一些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藏,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这句话诠释了教育无痕的内涵。淡化教育痕迹,隐藏教育意图,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像春天的甘露,润达心田,一生受用。  相似文献   

4.
吴洪华 《师道》2011,(9):44-45
教学是一种启迪感化、心灵交流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而无痕教学恰能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通过问接、暗示等方式给学生以教育。教学无痕、情智共生是课堂教学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5.
既然“人的关怀”是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那么,现代德育至关重要的一条是: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以实现人的最大自由与最大尊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提出了淡化教育痕迹、隐藏教育意图的观点。就是教育工作者在充分理解教育内涵的基础上,在教育过程中尽量不暴露自己的目的,改变学生总是以被动、应付的态度去接受教育的状态,淡化他们作为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在充分的自主意识支配下,自觉自愿或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内容。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藏,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这句话诠释了教育无痕的内涵。淡化教育痕迹,隐藏教育意图,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像春天的甘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润达心田,一生受用。  相似文献   

8.
张玉香 《甘肃教育》2008,(19):43-43
怎么样才能使学生摆脱对作文的惧怕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藏,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致力于做一个藏起来的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少一些横眉冷对、训斥责备,多一点简单含蓄、宽容尊重和以身示教,从而达到其乐融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融合,灵魂与灵魂的  相似文献   

10.
润物细无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从心理学上讲,个体对确定内容的接受与排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如果某种与主体无直接切身利害关系的刺激单调、反复出现,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会使人感到厌烦,继而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所以,隐蔽德育的"教育"意图、淡化被教育者的"受教育"意识是进行德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一直信奉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也曾一直认为学生需要老师的赞美.如鱼儿需要水.哪怕那些赞美是老生常谈.自认为教师的表扬越多,学生就越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所以在教育教学中.表扬成了我最热衷的调空课堂、管理班级的“法宝”。可是不久前的那件事.让我感到很震撼,使我对平日惯用的赏识教育进行了更深的反思。  相似文献   

13.
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教育的预见性、实效性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心理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依据情感理论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情投入” ;将心理教育的手段溶入“两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在现在的情势下,“教育产业化”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研究对象,如果离开具体的实践状况,希望从纯粹学理上弄清教育“是不是产业”、“能不能产业化”、“如何产业化”等问题,恐怕是行不通的。以往赞同、鼓吹产业化者,或以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产业化”、或以我国教育实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教育对象进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邓小平同志根据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对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了全面的论述,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李镇西 《湖南教育》2003,(11):27-28
最近我刚好写了一篇题为《教育,可以这样表达》的文章,抨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种不良文风———有些“专家”“学者”总是认为,所谓“学术性”就是罗列学术术语构建理论框架,别人越看不懂就越深奥,“学术性”就越强。于是,我们看到了不少这样的教育文章或著作:没有新观点却有新术语,没有新见解却有新概念,晦涩难懂,故弄玄虚。这是学术的堕落,是教育的悲哀!在我看来,越是学问精深者,表述其学问的语言越平实。因为学问大家已将知识融汇贯通且思维清晰,所以善于把高深的道理转化成大众化的语言。恰恰是那些才学疏浅者,其语言才令人莫名其妙。因…  相似文献   

17.
经营属于意识,正如教育属于人性一样。敏感是意识的构成,理念则是经营的构成。一个管理者所体现的教育理念越伟大,就越能发现教育过程中的创造性。平庸的学校看不见时代精神的转换.平庸的校长也看不见此消彼长的教育规律。“名校之名,名在软件”(张绪培语),之所以作出这种判断,是现实反思中,哲学精神对教育理念的一种补偿,这种补偿将激发时代精神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动画越是动画本身,或者说,动画的艺术性越高,它就越具有教育价值。富艺术性的动画,把知识传授、道德意识唤醒等教育内容都包容于自身,动画得以成其为动画,不至于丧失自身,同时又实现了真正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9.
澄澈与顿悟     
教育是个历久弥新的事业,深入得越久,你就越能从中品出厚重和醇美来。从踏上校长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不敢忘记陶行知先生对于校长这一神圣称呼的描述。虽然我不清楚“整个的校长”具体意味着什么,但我能读懂陶老的语重心长。  相似文献   

20.
虚拟在场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赋能,使之既能克服传播的时空局限,又可以与教育对象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虚拟在场放大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传播过程中的缺陷,减弱了与教育对象现实交往的机会。数字时代,需要充分利用“在场”传播、“离场”传播、“虚拟在场”传播等多种话语传播形式,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