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士辉 《英语辅导》2001,(10):30-31
英语中,有时为了行方便和讲话简洁,常常将句子中的某些成分略去,这种现象叫省略。对省略现象的考查已成为高考英语试题的热点。本拟就高考试题所涉及的省略现象进行归纳,希望对同学们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严建英 《初中生》2005,(7M):76-80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日常交际用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这类考题的考点大多是各种交际情景下的表达习惯和省略结构。[编按]  相似文献   

3.
无论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有时为了讲话简洁或行文方便,常常将句子中的某些成分略去,这种现象称为“省略”。本文结合高考试题,直击“省略”考点,力求还其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黄金城 《青海教育》2003,(11):22-22
“一”字在汉语言中使用的频率很高,除了表示一定的数目概念以外,活用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表示数目概念的“一”用法简单,用不着讨论,这里只对它的活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徐紫云  王琪 《江西教育》2006,(12):23-23
省略是现代汉语中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学界把省略分为结构省略(结构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没有出现)、语义省略(应该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和语用省略(通过语用环境产生的省略)。这一观点开阔了我们研究的视野,但在具体运用时,却没有很好地结合已有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问:“改写”与“省略”有哪些区别?我觉得很难回答完整,请给予答复。———江苏张老师答:区别有三点。一、意义不同“改写”是把整万、整亿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或用亿作单位的数,这样便于读写;“省略”是把比万或亿大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二、方法不同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把万位或亿位后面的0去掉,后面加一个“万”字或“亿”字就行了。例如:把9500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950000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  相似文献   

7.
对省略句式的考查已成为近年来英语高考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句子中的省略既可避免重复,突出新的信息,又能使上下文更紧密地连接起来,这也正符合现代生活快节奏的需要。因此,在英语口语中,只要不损害结构和引起歧义,能省略的地方就应尽可能省略。但有时省略的成分在句中占有相当的分量,能表达一定的信息,这无疑增加了试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对省略现象的考查已成为近年来英语高考试题中的常考点。在新课标(人教版必修5)中还特别设计了省略的专项训练。省略这种语法手段既可避免重复,又能使上下文更紧密地连接起来,因此,在英语交际中,只要不违反语法结构和引起歧义,就大可使用省略。  相似文献   

9.
10.
张静 《考试周刊》2010,(2):111-113
“话中话”是人们交际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它尤其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发展,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这种语言的“话中话”就是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直接影响着人们之间的交际交流,尤其给外语学习者增加了困难。作为英语学习者,一定要掌握英语中的“话中话”以达到准确自如地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11.
无论在口语中还是在书面语中,有时为了讲话简洁或行文方便,常常在不影响文意的情况下将句子中的某些成分略去,这种现象称为省略。纵观历年高考试题,“省略”现象在多项选择填空中频频出现。本文结合高考试题,对“省略”考点加以透视,以期待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13.
日本受岛国特性和农耕文化等背景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和"文化,它是日本精神的核心和日本人价值观的基础。而省略表达是"和"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主要包括了避免突出自我的主语省略和避免伤害对方由接续词、副词引起的省略等内容。只有从"和"文化的角度来审视日语的省略表达,才能更好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达到既见树木更见森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顾此失彼”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言语失误现象,它主要表现为顾及一方、忽视另方和顾及此意、忽视彼意两种类型。它在言语交际中有比较大的负面作用,我们可以根据交际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话“说话”     
《海外英语》2014,(2):32-32
Talk shop说行话:三句话不离本行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属于人文课程,这一点似乎已成为不少人的共识。最近,读潘新和先生的新著《语文:表现与存在》,其中论及语文课程的性质时也赞同这一观点。事实上,从历史上来看,形成这一共识是不容易的。1997年语文教育大讨论前,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大多数人都把语文学科当做工具学科,只承认语文的工具性。工具论者最具典型的论断就是:语文姓“语”,“语”就是语言,语言是工具,因此,语文学科自然而然被看作是工具学科,语文的本质属性被认为是工具性。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纯工具论倾向给了我们极其惨痛的教训。1997年第11期《北京文学》所发表的邹静之、王丽、薛毅的三篇文章对此有过淋漓尽致的揭露,并引发厂一场语文教学大讨论。这场讨论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语文课不能“课中无人”,语文课必须“以人为本”。正是出于这种认识,有论者在学理层面上论证,与其说语文是“语言”,还不如说是“言语”,因为“语言”是一个客观的知识系统,它主要是一种物质存在。但“言语”则突现了“言语主体”即人的存在,“言语”强调的是“人与语言”的关系。应该说,“言语”概念是在“人文”概念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属性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具体的概括。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言语“风格”术语产生的三部曲是:1、古代有鲜明风格言语作品的产生;2、古代对诸多具体言语作品“风格”的抽象、概括、指称;3、诸种概括并用。  相似文献   

18.
"V-得-C"结构中"得"字一般被学术界认为是结构助词,此助词主要用于连接述补结构中的述语和宾语。"V-得-C"结构中"C"有多种分类,"得"字其中一类是可以省略的包括两种情况:省略后意思不变;省略后意思发生变化;另一类是不能省略,各种出现情况均有条件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初夏的早晨,胖胖娃拿着笔和小本子坐在小区的石凳(dèng)上,正在自言自语:“唉!老师要我‘写话’,我写不出呀!”  相似文献   

20.
“把”字句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补语即省略式补语,以“得”作为其形式标志.省略式补语和带“得”补语有着内在联系.省略式补语形式上省略,语义上因其含糊性、含蓄性而使“把”字句内涵丰富,主语上带省略式补语的“把”字句因其形式简约、表意丰满、符合中国人言谈习惯而具有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