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雪艳 《考试周刊》2012,(74):21-23
双语语义通达的心理机制研究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总结了以往有关双语语义通达机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双语语义通达机制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成果,进一步讨论了语义通达机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阅读中的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是指通过视觉接受输入二语词汇信息,并提取词义的过程。受不同表征观及实验方法的影响,研究者在双语者是否需要借助母语通达二语词义这一核心问题上仍存在巨大分歧。目前研究者构建的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假设主要有:语义独立储存理论下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语义共同存储理论下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和混合(mixed)语义表征理论下多维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二语词汇语义通达受双语者二语熟练度、认识能力、认知压力、二语接触方式和程度、二语习得年龄、双语平衡度、词频、词长、词型、词形相似度、语义相关度和语言相似度等多个维度影响。然而目前有关各因素交互效应的研究并不太多,且多以行为实验为主。未来应着眼于对影响二语词义通达的各种因素交互效应进行整合性研究,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严格控制实验过程,才可能进一步完善现有二语词汇语义通达模型。  相似文献   

3.
以汉维语词语否定结构的认知与教学为切入口,讨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结合建构主义学习观,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认知,增强语言信息处理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第二语言的认知结构,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双语学习者在认知方面比单语学习者更具优势,教师全面了解双语理论及双语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将能够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语言学习的潜能,更加高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采用典型启动效应的实验范式,语义和语音两种不同加工水平的试验任务,通过3个实验探讨了中英双语第二语言的语义通达机制。被试为第二军医大学的学生38名。结果发现:在基于语义的范畴判断任务中,当启动刺激(英)和目标刺激(英)之间存在语义联想关系,得到了显著的启动效应(实验一);当启动刺激(中)和目标刺激(英)之间存在语义联想关系,即与实验一对等的跨语言语义启动试验,也得到了显著的跨语言启动效应,而且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启动值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实验二);当启动刺激(中)的翻译对等词和目标刺激(英)之间存在语音相同或相近关系时,采用基于语音的词汇判断任务,也得到了显著的跨语言启动效应。这一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大学生程度的中英双语者来说,他们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既直接通达语义概念表征,又可以借助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为中介再通达语义概念表征,与Kroll等提出的模型一致。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心理学对人类自身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脑学习机制是可以研究的;同时也促使研究者们将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从“教”偏向于“学”,从以往着重研究教学方法转移到研究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策略,以及这些特征和策略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以第二语言知识中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为起点,对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所运用的程序和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教学建议,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了解第二语言词汇在心理词库储存和提取的属性、特征,可以有效指导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根据双语心理词库理论,词汇教学应注重语义相似性输入,发挥语义联想,进行词汇重组,力求建立一个合理的心理词库和词汇概念网络,使二语学习者能够直接联系语义与概念,有效习得二语词汇,提高二语水平。  相似文献   

8.
关于语言理解转换过程中非目标语言是否激活这一核心问题,先前研究者并未达成一致,且先前研究中也存在着值得进一步分析的问题.采用概念判断任务探讨了非熟练中一英双语者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词汇通达.综合两个实验的结果发现,在非目标语言是英文单词和中文单字词两种条件下,中—英双语者在完成语言理解转换的概念任务中,非目标词汇的语义信息都会自动激活.结合先前的研究可进一步认为,实验任务情境和双语者对非目标词汇的熟悉程度可能是影响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词汇通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明确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 ,双语教学过程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 ,它还是一个第二语言知识 (外语 )及其文化学习的过程。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的效果。北京已形成了良好的第二语言——英语学习的社会环境 ,开展双语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必须的。目前双语教学活动开展程度不一、效果差距较大 ,本文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心理学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认知心理学和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启发了外语教学,为外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检验标准。现代认知心理学着重于认知主体是怎样来认知客体信息的研究, 其理论由认知结构论、信息加工论发展到建构主义。基于认知心理学原理,二语习得是一个不断通过运用策略来理解和输出二语的心理过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即语言输入与学习者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学习者二语知识的表征以及学习者的二语知识与其语言输出之间的关系。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出发,我们在教材编写和外语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样重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重视自动化加工、培养学生重新建构的能力及重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双语语义表征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表征尤其是两种语言在头脑中的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以双语语义表征的理论即“同一表征说”和“独立表征说”为出发点,阐述了词汇联想实验、双语Stroop效应实验、跨语言的语义启动实验、神出鬼没经心理方法、脑成像技术等实验研究的研究范式、理论依据和实验假设,及其实验对语义表征理论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2.
汉英双语者对英语多义词的心理表征遵循从核心表征向独立表征发展的规律,在词汇学习初期,核心表征阶段记忆只储存一个核心语义,而学习后期独立表征阶段记忆独立储存多个语义。所以,在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中应该根据这种词汇表征发展规律,先让学习者掌握核心语义,再继续教授其他语义,并且在教学的过程需借助母语翻译并增加语义信息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双语认知研究是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热门领域。在双语的认知研究中,研究的重点是两种语言系统的关系以及两种语言加工的特点,即来自两个语言通道的信息是如何表征的。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做了大量的行为试验和神经心理学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双语记忆表征的模型。本文拟对国内外双语记忆表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探讨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对语言迁移进行解释和预测。文章以汉、法语中5种不同对应关系的句子为材料,通过句子产生任务进行的研究结果认为:语言标记性与教学因素、学习者的认知机制等因素共同作用于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方式;语言迁移受学习者对目的语句法结构认知程度的制约,较高加工序列的句法结构迁移以学习者对较低加工序列的语法结构的认知为前提;语言迁移可发生在句法形式、语义、语用等不同层面,语义和语用层面的负迁移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第二语言学习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从个体语言学习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第二语言学习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在第二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方面,大量的实验证据证明双语者在执行功能方面表现出优势,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者提出了不同观点。在第二语言学习的消极影响方面,很多研究发现双语者存在词汇通达劣势,但是也有部分研究者认为这种影响是暂时的,甚至双语者的某些语言能力还会好于单语者。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不仅要加强对第二语言学习利与弊的系统研究,探讨第二语言学习利与弊的发展轨迹和内在机制,而且应该尝试使用因果设计更直接地探讨第二语言学习对个体语言与认知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机通达教学提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复杂知识学习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它要求学习者对于复杂知识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概念入手,从而获得时知识不同方面的理解,以提高学习者复杂知识学习的认知灵活性;并要求复杂知识超文本的表征,要超越传统超文本存在着一种过分简化知识和预定知识的表征倾向,以达到复杂知识获得的目标.基于随机通达教学的复杂知识超文本信息结构表征,需要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但它是在具备一定的超文本线性力和导航力基础上的自由度,本文提出一些策略以求调节和优化复杂知识超文本信息结构的表征,希望教师和教学设计者能将随机通达教学的这一基本思想,准确地运用于指导网络课程复杂知识超文本信息结构的表征之中.  相似文献   

17.
学习策略研究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产物。随着现代心理学对人类自身研究的不断深入,第二语言的教学研究也从"教"转向了"学",从以往侧重研究教学方法转移到研究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策略,以及这些特征和策略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语言学习策略是当前教育领域和应用语言学领域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即对外汉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系统探讨语言学习策略,可以全面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机能,其基本材料是词。词汇是目前语言学研究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词汇识别也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目前的研究中,汉语词汇的几种表征与加工机制仍然存在争议,并且汉语词汇的横向、纵向研究发展迅速。回顾以往研究我们发现,汉语词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语双字词使用频率的研究、汉语双字词语义作用的研究、汉语合成双字词的研究,以及汉语成语加工的研究。今后汉语词汇加工研究的重点是:寻找出汉语词汇通达的规律以及通达过程中的眼动机制和脑机制,建立汉语词汇识别的认知加工模型。  相似文献   

19.
心理语言学家对双语语义表征及其通达机制的研究成果从某些方面揭示了外语听力理解的基本心理过程.该过程中的语音表征,尤其是语音表征,应当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给以特别关注并加以强化.笔者在此抛砖引玉,希望能引发我们对听力教学研究的更多思考  相似文献   

20.
双语记忆表征研究主要探讨两种语言是如何在双语者的大脑中进行储存和组织的。先前研究围绕着上述问题、运用翻译等范式、以成人双语者为被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文章重点介绍了双语记忆表征现代研究的几个新视角,包括运用基于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进一步探讨双语记忆加工的过程、关注双语者掌握的两种语言词汇的意义量差异所造成的记忆表征的差异以及将第二语言获得年龄效应引入到双语记忆表征问题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