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误认为“习作“”作文”就是“文学创作”“习作”和“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深远影响和长期对“作文”的定势思维,普遍默认“习作”和“作文”就是“文学创作”。其原因有:一是我国古代教育多是以文学经典和典籍为教材,写作也就是进行文学创作,如吟诗作对,帖经,墨义,诗赋等。导致我们多数人延续至今的潜意识中仍然认为写作就是文学创作;二是当前语文教材选文多数是文学作品,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的同时,也把写作和选文自觉不自觉地联系起来,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就以文学创作的标准来要求学…  相似文献   

2.
一、误认为“习作”“作文”就是“文学创作”“习作”和“作文”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深远影响和长期对“作文”的定势思维,普遍默认“习作”和“作文”就是“文学创作”。其原因有:一是我国古代教育多是以文学经典和典籍为教材,写作也就是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实验”是江苏省锡山市自能作文的子课题。我们以现代教学论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等理论为依据 ,在市教研室和著名特级教师徐永森的具体指导下 ,通过二年的不断实践和探索 ,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 :“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惟一源泉。”学生作文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 ,但习作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许多专家都一致认为 ,生活越充实 ,作文内容就越丰富 ,学生才会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习作来。因此 ,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确立“语文学习外延和生活外延相等”的观念 ,创设良好的…  相似文献   

4.
左文明 《学语文》2011,(6):75-76
考察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不难发现这样两个问题:(1)高中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在引导“创作”,引导文学写作。随着新世纪语文教学人文教育文学教育比重的加强,作文的文学化倾向更为显著。(2)整个中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及形式极其简单:它的备课就是出出题目,上课就是让学生写作,批改就是选优评劣。  相似文献   

5.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的时代。现代语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发展个性为目标的教学,我们的教育应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发展的契机。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除了教师讲解,就是学生做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也总是在一单元文章教学后,根据单元作文要求训练学生习作,而这种作文练习,又纯粹是为模仿某一写作要求,常有“蜻蜓点水”的感觉,不能尽意。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圈子里,学生很少接触社会和自然,写作时哪会有真挚的情感呢?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摒弃陈规和旧的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习作…  相似文献   

6.
作为小学阶段的结束,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旨在巩固学生习得的写作知识,提高学生掌握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的兴趣和习惯,为第四学段奠定基础。我们认为,习作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多思考——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等问题。第三学段,尤其是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习作教学的侧重点应该是“得心应手”和“自能作文”,这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本学段作文教学的目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习作安排,既有对前几册习作方法的巩固,又自觉地向第四学段过渡。教材安排的习作任务,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大作文,即每个…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采用的是文选型的。选文的指导思想决定了选文优劣,对中学语文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8.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三年级的习作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写作时“无从下笔,无内容可写”,有的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安排的习作任务完全是东拼西凑,绞尽脑汁,对习作毫无兴趣,所以说这一时期的习作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应积极主动探索三年级作文有效教学的实践策略,让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  相似文献   

9.
易晓阳 《现代语文》2006,(6):119-11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习作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是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主干”,指导好学生作文,尤为重要。而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的特点是阅读面窄,知识积累少,作文水平普遍偏低,每当作文时总表现出没有写作兴趣,提起笔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不知怎么去写,不求质量,为作文而作文。  相似文献   

10.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将“作文”改为“习作” ,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是习作 ,既不是成人的写作 ,更不是文学创作 ,只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 ,只要求小学生“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根据这个精神 ,我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努力做到向学生贯彻“习作”的真实意义 ,教育学生说真话、写真事 ,做一个诚实的人。首先 ,我引导学生理解“习作”的含义 ,排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我告诉学生作文就像朗读课文、学习生字、阅读图书一样平常 ,就是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它的材料来自实实…  相似文献   

11.
唐黎 《教书育人》2014,(10):23-24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起步作文是作文教学中的重点。三年级的起步作文重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信心,让学生在习作与分享中获得快乐。下面,笔者就以三年级习作《文具》为例,谈谈起步作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语文思维,并从生活化的层面入手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意的作文。而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教师应合理运用课内外作文教学资源,以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应结合语文教材中每单元作文教学模块,并根据班级学生语文基础来实施宽严相济式教学模式,以强化学生的习作基本功。本文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习作思维训练以及写作素材规整方面入手,探析高效作文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语文教育的误区之一,是认为让学生写“作文”就是学习写作。 什么是写作?所谓写作,是主体为满足一定的用途、达到一定目的而运用材料以达到预期效果的书面表达。任何写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要素:目的和手段。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作文”却不具备这两个要素。我们很难给“作文”下一个确切的性质定义。同是学生所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起始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在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中,教材是重要的中介和有力的凭借。我们发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在这方面作了具有创造性的探索。围绕着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编排的特点,我们做了一次二人谈。  相似文献   

15.
一、将作文教学融入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立意视野,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新课标要求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遵循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事实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的学生都十分害怕作文,其主要原因就是习作远离他们的生活,学生习作时往往是盲目模仿式的“无病呻吟”、“无物言之”,从而导致作文“语言成品化”“结构模式化”“人物、事件虚构化”。开放式作文教学的首要价值取向就是将作文教学融入学生生活,以开放学生的立意视野,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6.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和良好写作习惯的重要阶段.从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整个教材编排来看,确实把作文教学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除了每个单元安排的8篇习作以外,还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安排了形式多样、体裁丰富的小练笔,这些小练笔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习作的素材和范围,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切实有效的写作途径.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参中指出: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为此,我想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以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为例,谈谈对三年级作文指导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一、“作文”与“写作” “作文”与“写作”似乎是一回事儿,但深究起来,又不完全一样。可以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有联系,就是二者都是写文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文就是写作,写作就是作文。比如,人们常说的“赋诗作文”,就是指文学创作。说有区别,是说“作文”常常指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写作练习,“写作”是一般意义上的写文章,包括文学创作在内。从这个意义来说,“写作”似乎包含了“作文”,“作文”只是“写作”的一种形式。但是,在人们的语文实践中,“作文”与“写作”又是一对模糊概念,常常不易划清界限。《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作文]①动词,写文章(多指学生练习写作):~比赛,高考满分~。②名词,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写~/他的~被评为优秀。[写作]动词,写文章(有时专指文学创作):~技巧/从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1~2年级叫“写话”,3~6年级都叫“习作”,7~9年级和高中叫“写作”。高考语文试卷叫“作文”,而在《考试大纲》中却又叫“写作”。  相似文献   

18.
孙平 《学周刊C版》2014,(12):180-180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小学生习作提出了要求.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小学生普遍对写作文感到无从下笔、畏惧作文的状况还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能够把作文看成是一种“生活的需要”,是一件“愉快的事”,从而进入“引笔行墨、快意累累”的作文境界的学生毕竟太少.特别是怎样把这些不会写作的天真儿童带进习作的乐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时下,常常听到一些语文老师抱怨学生“不会写作文,写出的文章语言干瘪、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缺少文学味”。笔者也曾有过类似经历。确实,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问题。目前,我们的教材编排体系以文学作品为主,我们的作文教学写作体式要求失当,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的习作,教师应做到“精批细改”,一直是领导督查教学工作的要求,并作为衡量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是否认真的依据。对此,笔者反复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觉得对学生的习作“精批细改”,不仅无多大的意义,还会束缚学生手脚,扼制灵气。反思一:“精批细改”会冲淡学生修改的自主性批改作文就是教师依据习作要求对学生已形成的文稿进行润饰修改,肯定长处指出存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一次习作“学有所获”。这个环节在习作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然而教师总担心领导会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对一本本学生的作文埋头“精批细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能端正学生的写作态度,激发学生习作热情,提高他们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但是多数学生拿到老师批后的作文,未能细心揣摩老师批改的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