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本良 《语文天地》2011,(10):48-49
渎书是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荣的传统,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更应该坚持读书,越坚持就会越发现自己的浅薄,越读书就会越发现自己的不足。怎么办?唯有终身学习,活到老渎到老,让读书思考成为我们生命的常态。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14,(23):8-11
对于一所中等规模的农村中学而言,陆克文是该校学习上的明星。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学科,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他来说,这并非苦差事,因为他太喜欢读书了,读书不仅让他兴趣盎然,也使他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8,(4)
一、排除法系统脱敏训练:考生睡觉前放松时,在大脑中想象自己在考试中的全过程,以及考场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想象自己进考场时十分紧张,还遇到了不会做的难题,而且考试时间也不够用等。注意,将考场上的惊慌想象得越细致越具体越好。临考前如能每天坚持这种训练,你就会发现自己并不那么恐惧考试了,而且考试应变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形式有很多种,不同的读书形式,就会达到不同的读书效果,默读让人思考,朗读让人抒情,花式读增添趣味和深意。花式读书形式变化多样,让课堂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5.
红领巾月报     
哈尔滨市道里区工程小学多年来一直坚持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在办学水平提高的同时,该校又积极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活动,以读书活动为主线,让同学们自主发展、自觉读书。  相似文献   

6.
厚与薄读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书越读越多,眼界就会越来越阔,知识就会越来越丰,积累就会越来越富,于是书便越读越“厚”了———原来这“厚”是指装在脑子里的聪明才智。另一种说法是:书越读越多,水平就会越来越高,理解就会越来越深,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于是书便越读越“薄”了———原来这“薄”是指书提供给我们的营养变成的知识才干,数学家华罗庚说:“书要多读细读,由厚到薄;然后总领全书,由薄到厚。”金玉良言!博与专读书要“博”。鲁迅说:“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可见,“博”方能开阔视…  相似文献   

7.
梁捷 《小学语文》2008,(12):1-1
教书四十年,生平有三畏:一畏时代发展,二畏圣人之言,三畏自身不足。有畏,就有了读书的动力;读书,就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就有了精进自修,才可能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8.
胸无点墨心常怯,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生的道路上,有书香做伴,生活就会多一份乐趣,情感就会多一份高尚,成长就会多一份睿智,人生就会多一份精彩。读书使学生自信、聪慧更具发展力;读书使教师充实、睿智更具创造力;读书使家长富有、通达更具教育力;读书使校园厚重、蓬勃更具生命力。让书香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师生都能捧起书本,与好书为伍,让阅读愉悦我们的生活,为师生抹上一层绚丽的精神底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是从事学习和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开始,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可分别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一、激发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使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小学生读书,如果他们喜欢哪篇课文.就会越读越爱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相似文献   

10.
旅美学者薛涌曾将批判之箭射向高考作文命题:“大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年轻人‘发现自己’。高考作文就应该鼓励孩子们写自己的人生,看看他们从自己已经有的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生活越丰富、经历越广阔、对自己的‘发现’越深入的孩子,就越有资格进大学。如果下一代的精英只会龟缩在父母和老师准备的安乐窝中‘说安’(北京高考卷作文话题)、自嘲、品评俊男美女的广告和流行音乐,我们未来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1]  相似文献   

11.
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读书?在我看来,读书应该有一个深层目的——遇见别人,照见自己。遇见别人,即意味着我们所进行的是一次阅读的探险,在一个熟悉或全然陌生的世界里,不断地"看见",进而让自己的世界不断地丰富起来。照见自己,即在阅读中发现自己的"经验",找到同质的东西,或者通过与异质生命的对比,有意识地去反思自己、修复自己、完善自己。这种看似无形,却似春  相似文献   

13.
田雨华 《文教资料》2010,(25):80-8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可通过读说练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教师要多训练学生,授之以方法,让学生愿读书、会读书、爱读书。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就会从书的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阅读难,难阅读"这种现象就会远离他们。  相似文献   

14.
有人曾把语文老师的事业比成是一棵树,那么,书籍便是滋养这颗树的一片沃野了。20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感觉到,阅读是语文老师的头等大事。腹有诗书,下笔千言,读书对一名语文老师业务素质的形成和内在气质的形成至关重要。语文老师阅读的书籍越宽泛,知识就越丰富,对语文文本的解读也就越深刻,学生也会愈发地喜欢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爱读书、能读书、会读书,前提是语文老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副对联挂在张家港高级中学"千禧城"大楼上,也贴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门上。比起那些"百年名校",张家港高级中学实在太年轻了。2000年由张家港市第一中学高中部易地新建,校史不足五年。然而,年轻并不意味着一定浅薄,在一直追求诗意教育的高万祥校长的带领下,张高中创校伊始便立足高起点,不媚俗,不取巧,坚持走"读书兴校"的办学之路,学校越办越红火。走进如今的张高中,你会发现这里人人爱读书,人人在读书,读书成风,读书成癖,读书成了全校师生宗教一般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赵春燕 《课外阅读》2011,(7):313-313
说起读书真的是很惭愧,我自小就不怎么喜欢读书。小时候上学的时候,除了任务似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整天的疯玩,在我看来上课、做作业就是读书,根本就不知道去看一些课外书。后来升入高年级了,有阅读分析了,开始写作文,才发现自己的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幼小时没有好好的读书一直成为我的遗憾。所以,自从有了儿子以后,我就决定好好陪伴儿子读书,和儿子一起享受童年读书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会读书的人书越读越薄,同样的道理,会教书的人也应当是书越教越薄,课越上越简。简约的语文课堂不仅是教学智慧的显现、教学境界的提升,更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必然要求。那么,语文课的简约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一.教学目标应简约目标是行动的导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就  相似文献   

18.
要想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当学生开启阅读之门,他就会爱上书籍,就会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读书见短     
俗话说读书以明智,我却觉得读书如揭短,发现自己的问题和需要补缺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享受语文,享受学习,这是语文教育的目标。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读书实践,学生就会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