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攥着汇款单,我读啊,读啊,我读懂了朱自清《背影》里的背影,读懂了伏尔加河畔船夫胸脯上深深的索痕,读懂了父亲如弓的脊背以及骄阳的淫威和暴雨的恣睢……”  相似文献   

2.
孙惠 《现代语文》2013,(11):43-44
一个转身,一个父亲的背影,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沧桑与真情。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经典美文,它所选取的题材是生活中常见的父亲送别儿子离去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王吉灿 《现代语文》2014,(2):148-149
在语文课本中,许多文章不但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范本,同样也是指导学生写作的范本,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散文。《背影》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表现父子之情的作品,同样也是一篇优秀的写作指导范文,通过《背影》的写作方式来指导学生写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在《背影》的开篇就说:“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那么“父亲”的差事因何而“交卸”,“祖母”又因何而“死”,文中却没有交代。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先生作品《背影》的艺术魅力究竟何在?如果说非要在现代散文中选出最优秀的一篇,相信朱自清的《背影》会是得票数最多的。个中魅力究竟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6.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也是一篇记事散文。先生在后来写道:“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写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  相似文献   

7.
8.
这堂课的内容是朱自清的《背影》。上课之后,本来一切都照着我安排的步骤进行:写作背景的介绍,朗读课文,探究问题……课正在按部就班地上着。大约过了20分钟的时候,终于讲到了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一段,让学生朗读后讨论描写的方法和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让我们先看一下朱自清的弟弟朱国华谈论《背影》的一段字:1928年.我家已搬至杨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朱国华《朱自清与(背影)》,《人民政协报》1998.10.25)  相似文献   

10.
背影名文四海闻,少年波老更亲情。清芬正气传当世,选释诗篇激后昆。这是1988年江泽民为纪念朱自清诞辰90周年,提笔写下的一首诗。一篇一千三百多字的短文感动了无数的学子,感动了无数中国人。朱先生和他的父亲早已离我们而去了,然而父亲的背影依然那么清晰。一个普通父亲的背影为何会有如此感人肺腑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词典中.背影的意思是一个人的背面形象。既然是背面.那背影一定是模糊而抽象的。但在朱自清眼里.即使两年有余未见.最不能忘的却是父亲的背影。父亲的背影给他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全是因为它凝聚着父子之间的深情与真挚的爱。父亲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的背影.是在家境惨淡、失业谋职、痛苦烦恼的情况下仍不辞辛劳送儿子上车时留下的背影.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诗歌导入父爱如山,山如石,朱自清有很多散文,他的散文第一次结集时,是以《背影》作为他的整部散文集的名字的。由此看得出来,他自己对《背影》这篇散文也是比较看好的。可以说,《背影》是能够让我们终生受益的一篇散文。  相似文献   

13.
阅读朱自清先生的纪实散文《背影》,我们无不为文中浓浓可触的父子深情所感动。抒写亲情是记叙文写作中一种常见的题材类型,可为什么我们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情不感人呢?朱自清先生为我们上了一堂高超的作文课。他这篇打开心灵窗户尽抒肺腑之情的文章,有许多写作技巧很值得我们好好琢磨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对于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的解读,见于《中国哲学年鉴》(2001)有唐文明《威权的没落与本真化的伦理》文章,提出新的观点,认为:父权“曾经具有绝对权威、甚至有些冷酷的旧时代的‘父亲形象’倒塌了,但这一形象的倒塌并没有带走人伦亲情,而是通过获得解放的‘儿子’的真情挽留而使‘父子之伦’成为一种本真化了的伦理。”这是散文的动人之处。本文认为:《背影》同父权的观念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文章中最能够催人泪下的是父亲对儿子温厚而含蓄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自然而又真挚的体谅。解读文学作品不能用劲过头。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经久不衰,作为传统篇目历年来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其中纯朴深厚的父子情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但是许多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课文时,只注重了父亲朴实的背影和朴实的感情,却忽略了铺垫这一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用词严谨,结构布局缜密,思想感情充沛,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仿写佳品。对《背影》进行简析,并论述《背影》对中学生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这篇《背影》,大家说是朱自清先生的好文章,各种初中国文教科书都选了它。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相似文献   

18.
父亲为远行的儿子买一次桔子,本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经朱自清倾情演化,成为了文学经典,常读常新。但是,为什么其他人所写的此类文章没有成为名。作,而《背影》却打动了几代读者呢?教好《背影》,先要读出《背影》的背影。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散文《背影》,以其浓浓的真情见长。而论受真情感染的程度,又在于读者的悟性,能否从朴素而含蓄的人物描写中,“悟”出作者的言外的不尽之意。文章的“含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是抒发父子之爱的绝唱,其构思的巧妙、描写的细腻、感情的真挚、语言的朴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