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技术在突破时空限制、数据深度挖掘、快速广度分享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我们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这些长处,开展"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转型,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实践研究。《金山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把"推进教育信息化"列为重要工程之一,目前已有较大进展。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作为金山区教育局2013年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们的主要思路是:遵循"目标想明确,找准着力点,全力抓落实,呈现新亮点"的工作方针,结合金山区实际,一要完成"金山教育数据中心"的顶层设计,二要以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教育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教育技术又叫"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技术迅猛发展1978年,中国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制定加速发展广播、电视等现代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同年,经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中国正式成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指导全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峥 《中小学电教》2012,(10):15-15
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的基本特征(1)信息传递优势。现代经济学认为,获取信息是克服人类"无知"的唯一途径。信息搜寻要花费代价(即交易费用),其中,信息传递成本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传统教学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全面传授方法,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是一种社会资源浪费。网络教学高速度的信息传递功能,无疑地大大节约了全社会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军人才战略工程的加速推进,岗位任职教育将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传统的教育很难适应新的挑战,而信息化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先进的手段模式,对促进任职教育实施和改革,真正实现"以学员为主体"和"以学习为中心",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观念,已经被广大干部和教师普遍接受;作为一项工程,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和基础;作为一种实践,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在探索和反思中获得了一定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夯实基础,为教育信息化应用铺路2010年,本溪市以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为契机,将"班班通"工程作为重要内容来抓。2012年,作为本溪市惠民项目,市政府投资了6400万,为3108个教学班配备了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主体的新媒体教学设备。2013年4月,又提出"试点先行、逐步推广、以点带面"的"人人通"工作思路,启动了区域内"统筹推进人人通"建设试点工作。同时,以多种方式整合教育资源,先后创建了一室(数理化仿真实验室)、一馆(数字图书馆)、三个系统(电子备课系统、视频点播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六个库(清华同方思科资源库、中央电教馆资源库、百年树人资源库、智能题库、教学索材库、视频资源库)等资源。在惠民工程中,搭建起了符合国家原数据标准、采用云计算技术的本溪教育云资源平台,教师备课、授课实现了与市级云资源服务平台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7.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教育规划纲要的六大保障措施之一。其中包括: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实习中契入"三生教育"是高师院校应对教师教育新挑战的一项创新探索,它符合"教真育爱"的教育价值和"追求幸福"的目标取向。文中基于思茅师专的个案,阐释了实践体验的误区和出路。  相似文献   

9.
美国青少年搜星计划是对"天才"实施教育的一项行动,但这种"精英教育"却受到了平等主义者的批判和反对,认为是违反教育公平原则的。事实上,搜星计划无论对"天才"的鉴定还是培养,都反映出"因材施教"的思想,这是差别基础上的公平,是更高层面上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彭波  徐建英 《广西教育》2010,(27):58-58,65
本文阐述了中职学校必须把"成人"教育放在第一位,而"成人"教育又要以德育为主要内容,中职阶段是开展"成人"教育的最佳时期,并提出开展"成人"教育的三个阶段和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化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助于解决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是教育技术应用的一项重要理念。教育技术旨在研究各学科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是培养教师教学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综合各种教学方法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信息化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全面把握,同时需要重点出击。教育信息化在职业教育应用与发展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本身并没有一个预置的固定框架和模式,需要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祝智庭 《上海教育》2014,(30):19-19
教师、学生对电子书包的认识和态度,以及课堂教学行为等多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变革的正能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数据的积累和学习分析技术的成熟,数字化教育环境也越来越体现出人性化、个性化、智能化、体验化等"智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唐子惠 《教育》2011,(6):34-35
学生"幸福指数"一直以来颇受社会热议。何谓学生"幸福指数",为何将其作为一项软指标来衡量我国教育水平的发展?教育界应该如何建立起一个合理有效的学生"幸福指数"?近日,《教育》旬刊记者就此话题作了相应采访。  相似文献   

15.
学会"用心"观察儿童"真教育"开始的第一步 对于教师而言,学会观察儿童是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也是教育开始的第一步。教师们每周都会书写对儿童观察的记录,而作为园长的我,仔细阅读他们的记录与思考也成为了每周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在保障"到2020年国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等战略目标的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教育信息化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7.
徐桢 《中小学电教》2012,(8):156-156
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初创于1909年,地处古城文化中心。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所百年"平小"。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为学校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数代人孜孜不倦,不懈努力铸就了平直人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竞争导致了对知识、科技、人才、教育的广泛依赖。在新的环境下,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以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信息化也因此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之一,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通过信息化带动教育改革创新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为应对国际新形势的变革,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明确了信息化在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中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正式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提出要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反映了我国追赶教育信息化国际先进水平的决心。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实践需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和战略眼光。因此,积极开展对国外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了解世界发达国家数字化学习环境发展的态势,明确自己在全球所处的位置和状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立足国情,发挥优势,推动自身发展,是我国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措施。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组织研究撰写的《国际教育信息化瞭望》报告,详实地介绍了国外教育信息化规划、教育信息技术新发展、国际教育信息化趋势等重要研究成果,为跟踪当前国际新兴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考察技术对学习、教学和研究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我刊将按照"国际教育信息化机制策略、国际教育信息化新技术、国际教育信息化趋势"三大系列,对这一调研报告全文分十期进行刊载,以期为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为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广大同仁提供探索教育"主动国际化"的方法和启示,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9.
沈玉萍 《文教资料》2010,(12):104-105
史代纳的人智学从人的身体世界、灵魂世界、精神世界三个方面阐述人的本质,指出"思想"、"感受"、"意志"将伴随人的一生。在儿童身上,意志和感受一同成长;在年长者身上,意志则是独立的自我呈现。人智学受基督教和轮回思想的影响,明确指出教育是一项持续性超强的工作,关联人的前生,它给予教育必需的圣职。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否也存在"现代化风险"?这是我国实现教育战略目标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较高水平的状态,其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时下一些普遍存在的观点恰恰偏离了这一宗旨,例如没有教育信息化就一定不能实现教育现代化等等。教育信息化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充分条件,更不是必要条件。教育现代化存在着"现代化风险",过于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拓殖,正是教育现代化的风险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现代化风险的实质就是教育信息化风险。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应是研究教育信息化风险,包括信息技术的安全性、破坏性、适用性、效益性等一系列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的福祉,也应看到应对应用信息技术所要付出的代价。因此,规避教育现代化风险,不是要如何控制信息化工具本身,而是要控制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