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崛起于八十年代后期的先锋作家,苏童已经走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写作道路。在十几年的写作中,他已经发表了200多万字的作品,并以其鲜明的美学风格、相当突出的地域化特色以及兼具中国古典艺术风格与现代艺术追求的综合而大气的学特征,而卓然成为一位小说大家。在创作的特点上,他至少有这样几点尤其引人瞩目,在题材上,他十分擅长历史领域的叙事,可以称得上是新历史小说的扛鼎作家;  相似文献   

2.
潘军的写作道路是其命运的某种必然选择;他的小说,注重对小说叙事形式的追求,这使他走在先锋探索者的前列;小说故事背后的怀疑与拷问体现了作家的某种精神高度;而诗意的表达,又使他的小说风格呈现出一种古典美的意韵。  相似文献   

3.
在“五四”新文学作家中,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他的《狂人日记》开中国现代第一人称小说之先河。在《呐喊》、《彷徨》收集的二十五篇小说中,有十三篇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形式。作家选取了心灵抒写的新视角,对人物的塑造由外宇宙向内宇宙转化,使之“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又借感性化而呈现出来”,不仅展现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且有作者心灵活动的直接投影,为现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4.
祁敏 《文教资料》2008,(27):13-15
作为一位先锋作家,余华在现代叙述上的严格训练与实践使他建立起了高度自觉的文体意识和语言觉悟.余华认为能够贯穿作家一生写作的只能是语言的方式和叙述风格.他将小说创作的现代叙述弥漫到了散文创作之中,对散文文体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在叙述中生成文体,用感受的方式去表现细部的丰满,在词语的前进过程中开始获得独立的力量.这种高度自觉的文体意识和语言觉悟让余华散文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散文文体和散文语言.  相似文献   

5.
北村是一位先锋小说作家,他的小说经历了先锋写作——回归现实主义——走向宗教主义的过程,他说自己的写作目的是使我对自己的属灵状态有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风格独异的作家,他一直以“乡下人”自居。沈从文以湖南湘西乡野文化与人性个性叙写而闻名于世,同时,也创作了许多都市题材作品。沈从文的都市小说和乡土小说在文学史上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把沈从文的小说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乡土小说和海派小说进行比较是有价值的。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沈从文城市题材小说审美视角的独特个性。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是新时期中国文坛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小说风格在文坛上已经自成一家。特殊的文笔描写吸引了众多的读者。王安忆在小说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小说风格被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研究。王安忆在小说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写作理论,尤以1988年提出的"四不"追求理念在当时文坛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其后的文学创作中,王安忆始终遵循着自己提出的写作理论,从不加以变更。王安忆这种写作风格,给予其他的作家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很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灿若群星的现代作家中,沈从文是相当独特的一个。他那特殊的身世背景、人生感受、文化教养与积淀以及他的写作过程都清晰的显示了与众多现代作家的迥然不同。本文从深层的心理层面来分析沈从文的小说创作,着重抓住了“乡下人”情结这一特色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的裕固族小说作家大多采用了汉语书面写作的方式去表达思想、传播文化,表达了作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书写族群文化史的主体性反应与时代性调适。达隆东智、铁穆尔、杜曼、苏柯静想以各自相对成熟的写作风格可以被视之为新世纪以来的"裕固族小说四家"。  相似文献   

10.
刘恪是在先锋小说热潮冷却之后,坚守先锋阵地的作家。在刘恪的先锋小说里,始终张扬着“永不妥协的先锋精神姿态”,他的先锋小说被称为“先锋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复调叙事是刘恪先锋小说所使用的一种重要技巧,他认为现代小说应有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两套语言系统,两套语言系统可以并行、交叉、融合。刘恪的先锋小说运用复调叙事展现了灵魂内在的复杂性和事物变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小说依然是读者和文学批评家所津津乐道的对象。基于后现代话语支配下余华写作思路的起承转合,从消解人物和暴力叙述两个角度回顾了他在先锋小说创作时期对文本结构和内容的突破,并从暴力与温情的张力中彰显余华小说写作的当代魅力。  相似文献   

12.
雪婧 《文教资料》2013,(27):9-10
无论是创作数量,还是创作风格,沈从文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通过他的小说,人们认识了一个神秘浪漫的湘西世界,领略到了湘西美丽的自然风光、奇异的文化景观和风俗民情.这是他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本文从作家特殊的出身环境、艰辛的成长经历、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等方面探寻沈从文的写作.在论证与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沈从文的文化主张——以湘楚文化为核心,借鉴了西方现代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自主、自为、自然的文化价值体系和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他的小说语言含蓄简约、明快而又质朴无华。他写作的"冰山原则"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超时代的艺术魅力。海明威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以"迷惘"的主题和冰山风格写作原则,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北村是一位先锋小说作家,他的小说经历了“先锋写作——回归现实主义——走向宗教主义”的过程,他说自己的写作目的是“使我对自己的属灵状态有的认识”,“使一部分人意识到生命中某些问题是重要的”,因此北村小说中的人物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生存状态。他淋漓尽致地描写人类生活的困境,企图把人带入一种神的世界。认为只有神才能改变生活,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是美国现实主义的代表,通过阅读和分析他的小说,我们总结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写作风格:国际文化题材、心理现实主义、结构主义,这些特点都详细具体地体现在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中.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是一个多转移多成效的作家,不仅表现在写作题材和写作方法上,也表现在语言风格上。如果说他前期的商州系列小说是一首首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那么,他后期的长篇小说可以说是一曲曲呜呜咽咽的废都埙声。其语言风格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题材和写作方法的原因,也有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神秘文化的出现也使他的小说语言更加扑朔迷离,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小说写作风格从先锋实验到现实,从现实到通俗,这种种转变并不是偶然的,这是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发展趋势随之转变,余华面对读者的要求作出让步,完成了从先锋到现实,从现实向通俗的两次转变。另一方面,余华个人的经历,造就了他的写作风格,而西方文化的影响作为催化剂也推动了他的再次转型。  相似文献   

18.
先锋作家北村1992年以后的写作通常被称作神性写作。他立足基督的信仰,力图传扬上帝的救赎和永生之道,宣扬圣经神圣启示的权威性和唯一性。本文通过对北村后期小说的介绍,试分析基督教文化在其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这次来谈谈一个俄罗斯移民美国的作家:纳博科夫。纳博科夫在现代小说历史上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他曾经是个用俄语写作的俄国作家,后来变成一个用英语写作的美国作家。《黑暗中的笑声》据说是他在去美国之前很多年的小说,看了以后我非常之喜欢,简直可以说是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20.
奥古斯特·斯特林堡是瑞典著名戏剧家,也是现代戏剧的开拓者。民国时期,随着向西方学习现代戏剧、译介外国优秀著作的潮流而被引进过来。他作品中艺术的高超与思想的深刻最初被当时的人作为一种学习对象,同时许多作家对他产生极大兴趣,出现一种译小说远多于戏剧的奇怪现象。因为他的古怪,常常将憎恶妇女作为写作题材,与易卜生戏剧风格甚至相反,在作品中流露出"厌恶女性"的倾向,所以他又有"女性憎恶者"的名号,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然而,他的戏剧与小说中思考妇女解放运动的深刻与探讨婚姻两性关系的主题,也激起不少作家为他辩护。总体而言,民国时期对斯特林堡的评论呈现出多声部合唱特征,其作品曾直接或间接影响过现代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