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文件底稿是否需要用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在近几年档案检查中,发现许多单位件底稿没有用印,实践中,总感觉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困难,近日在《芜湖日报》上阅读《副县长签字不能算政府公章》一,再次引起我对这问题思索。  相似文献   

3.
文件底稿成于正稿之前,是一份文件讨论、修改的鉴证,同时它也是计算机技术不甚发达时期的产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文秘人员熟悉、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许多部门做到了内设机构均有计算机,甚至有的单位做到了"人手一机",在计算机文件管理系统中直接起草、修改文件,简单、快捷,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上下致力建设和谐社会,在中央反复强调对各级党政机关和工作人员要加强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防止滥用权力的情况下,有的地方个别党政部门竟然或作规定,或发布“文件”,有意无意或明或暗干扰开展舆论监督,实在是件有必要一议的事。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笔者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些媒体记者闻讯后,纷纷迅速赶往现场抢新闻,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职业使然嘛。孰料,省城一家颇有名气的媒体记者言语表情中对这起交通事故“没有死人”竟然流露出“失望”和“遗憾”,认为“车祸没有死人缺乏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6.
7.
本文论述了规范文件档案与文件控制体系中文件底稿的归档问题相悖的冲突,有碍于文档管理的控制现代化.论证了文件与档案的关系及管理策略,提出减少文件底稿归档范围和改革签发制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提起文件的底稿,人们的印象往往是那些用钢笔在稿纸上起草的手写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到办公室业务中.于是,一种新型的文件底稿便应运而生,并有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写文件底稿的趋势,这就是电子文件底稿.  相似文献   

9.
姚建萍 《兰台世界》2009,(10):13-14
本文论述了规范文件档案与文件控制体系中文件底稿的归档问题相悖的冲突,有碍于文档管理的控制现代化。论证了文件与档案的关系及管理策略,提出减少文件底稿归档范围和改革签发制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11.
黄俊 《青年记者》2005,(6):44-46
新闻界一个可喜的变化,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务实“。无论是新闻报道,产业发展,还是我们的新闻研究。都更加注重“实效”了。发展是硬道理。“硬”,因“实”而“硬”。花架子再漂亮也是花架子。终归不顶事。不能当饭吃。“务实”。不是光盯着眼皮底下。鼻子尖上的事儿。不是在鸡毛蒜皮里折腾。务实,是一种心态和精神:平和,理性,执于目标,坚韧地前行。务实,是中国新闻传媒和新闻人难得的、宝贵的收获。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本人一篇有关个性化手机铃声的小言论稿,在《检察日报》发表后,被武汉市的一名作抄袭,发表在当地的一家都市报上。当天本人阅读报纸发现后,找到责任编辑,一是要求编辑停发抄袭的稿费,二是要求抄袭打电话向本人表示一下歉意。  相似文献   

13.
刘勇 《青年记者》2004,(11):45-45
互动是时下出现频率极高的“传媒语汇”。在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业已成为“注意力经济”的新闻传媒,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势必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受众的反馈,基于此,新闻有奖问答,迅速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互动”形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选择根据节目内容为受众出题的方式增加节目的“看点”,刺激受众接触媒介的欲望。然而,选择什么样的传播内容进行互动,却被许多媒体所忽略,事实上,这些“细节”往往彰显了传媒的品格。前些日子,央视四套在报道俄罗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与同行交流中,了解到干部人事档案中存在着一些"变味"现象,值得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珍藏底稿     
自从爱上“爬格子”那天起,凡是删改过的底稿,不管它有没有变过铅字,我总是如同藏金,从未弃之半片,因为它不知倾注了多少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期望之心。 1996年4月我从部队转业到电台工作,到电台报到的第三天,正撞上市里有一个重大活动,台长要我参加报道。我自认为在部队吃过几天新闻饭,喝过几两墨水,心想正好可以乘机露一手了,于是白天采访,晚上折腾了大半夜,洋洋洒洒写下三千多字,第二天一早,怀着兴奋的心情交了稿,谁料换来的却是被台长画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的底稿。心惊且痛,清稿之后,细细一数,三千多字只剩三百多字,仅十分之一啊!心情沉重的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开始打退堂鼓。正在我迷茫之时,这天下午,台长把审阅完的稿件连同一大堆新闻业务书刊和成人高考复习资料放在了我的桌上,稿件的背面还写上了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并对我说:“小胡啊!搞新闻报道会有很多很多的酸甜苦辣,要做好吃苦吃亏的准备,患得患失是成不了材的。”  相似文献   

16.
“朝三暮四”出自庄子“齐物论”中一民间故事 ,原比喻耍手段愚弄人 ,后多比喻为反复无常。而如今有些新闻也“朝三暮四”起来。请看 :4月4日 ,沪上一家晨报头版报道“摩士达泪别南京路” ,第二天同一报纸头版竟成了另一条新闻“摩士达稳守南京路”。相隔24小时 ,“泪别”变成“稳守” ,可谓“朝三暮四”了。不过 ,其变化还不算神速 ,这家晨报的同宗兄弟某午报 ,4月3日刚刊发“毛宁有望本月复出”的消息 ,同一天其晚报却发表了“毛宁复出传闻被否认”的新闻 ,“时差”之小 ,岂有“朝暮”之别?笔者因手头方便 ,两天三张报纸摆在一起便…  相似文献   

17.
4月5日,新华网上一则题为<研究显示西兰花嫩芽有助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报道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进行的小型研究显示,经常食用西兰花嫩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会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细菌."  相似文献   

18.
读报看电视,发现媒体在报道有关涉假贩毒案件时,常有乱用、滥用“价值”二字的现象,不吐不快。 “3·15”消费者维权日前后,一些媒体常有类似报道,某月某日,某地工商局(或质量技术监督局)捣毁某个制假窝点,将价值多少万元的假冒伪劣商品  相似文献   

19.
吴之如 《今传媒》2009,(12):55-55
《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和南阳市桐柏县的两个乡镇,在各自的政府网站上,挂出内容几乎完全一致的政绩报道。两个乡镇,不仅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一致,  相似文献   

20.
电子文件是"虚拟文件"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电子文件的认识中,有些学者认为,电子文件是"由一个实态文件变成作者和读者理性的或虚拟的概念","在计算机终端瞬间看到的虚拟或逻辑数据窗口",有的学者更直截了当:"电子文件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虚拟文件'和‘虚拟档案'时代,在这个时代,传统档案记述中极重要的实态文件已不复存在."而在<辞海>中,对"虚拟"的解释是: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假设的、虚构的.那么,果真能笼统地将电子文件称为"虚拟文件"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