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特级教师张兴华老师教“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时 ,他先拿出自己钉的一个长方形木镜框 ,问学生 :用什么方法计算需要的木条量?学生回答用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解决。他接着问 :要给这个镜框装上一块玻璃 ,用什么方法计算这块玻璃的大小呢?学生就回答不出来了。此时 ,张老师故意停了停才告诉学生 :“等我们今天学了面积的知识后 ,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在引出“面积”的意义之后 ,张老师让学生比较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如图1、图2) ,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得出图1的面积比图2的面积大时 ,张老师追问 :“图1的面积比图2的面积大多少呢…  相似文献   

2.
当学生问“老师好”时,老师都是怎样回答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部分学生,他们的回答令人震撼和深思,同时也在意料之中。学生甲:“老师冲我点点头,可能是老师太忙了,没有顾得上回答。”学生乙:“老师一点表情也没有,从我面前匆匆走过。这很伤我的自尊心,从此不再问这个老师好了。”学生丙:“‘你的成绩那么差,老师  相似文献   

3.
在省中小学语文新大纲、新教材研究会上,张凌老师为代表们上了一堂《朵朵葵花向太阳》识字和讲读教学观摩课.课堂上,张老师讲课明白晓畅、生动活泼,学生思考敏捷,回答问题正确流利,简直把代表们吸引住了.笔者也以很大的兴趣听了这堂课,不禁要发表一点感想.  相似文献   

4.
吴晓红 《早期教育》2009,(12):24-24
在非洲加纳的苦马西寄宿学校,有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小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是张白纸吗?”事例告诉我们:学生与老师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是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家长们总是向老师抱怨孩子的不对,  相似文献   

5.
在大多数英语课堂的问答中,很多的老师用优秀学生的答案代替了其他学生的答案,还有的老师用自己的回答代替了学生的回答,更有老师对学生的任何反应置若罔闻,只顾顺着自己的教学课件,一张一张地朝前播放,课件播完了,老师也就讲完了。课上完了,学生真正学到的却很少。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6.
刷牙     
《学前教育》2006,(10):38-39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完脸,刷完牙,而且每次都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候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了”。只不过他的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思明只好张开嘴巴让老师闻,张老师闻后说:  相似文献   

7.
刷牙     
《学前教育》2006,(5):35-35
在晚间洗漱环节中。张老师发现明明总是第一个洗漱完毕。而且每次都是非常快。这天,张老师有意悄悄地观察明明,发现他吃完晚点送完餐具后,只是洗了脸就回来抹油了。原来他根本就没有刷牙。这时张老师就走到明明面前问:“明明。你刷牙了吗?“刷了。”明明回答。张老师又问了一遍。结果明明的回答还是刷过了。只是声音比刚才小了。张老师说:“刷完牙的孩子嘴里有香味,让我闻闻你嘴里有没有香味?”  相似文献   

8.
斜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画”,白纸中画了一个黑色圆点。“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师问。“一个黑点。”全班同学回答。接着,他又拿出一张“画”,黑纸中画了一个白色的圆点,问学生: “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白点。”同学们齐声回答。老师说:“你们看到的仅仅是黑点和白点吗?”学生默然。很多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只见小,不见大,他们只看到“黑点”或“白点”那么一点点,而忽略了其它,请以“黑点和白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只要与“黑点”和“白点”引发的思想有关,作文内容即视为符合文意。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相似文献   

9.
"想一想." "还有吗?" "静下心来,想一想,不要着急,我等着……" 张老师在提醒有点脸红的一位女生.女生用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沉吟了一下,继续回答着张老师的问题……最终,女生在同学和老师的掌声中回答完了张老师的问题.听完课,我特别去拜访了一下张老师.  相似文献   

10.
张老师讲完《飞夺泸定桥》,让学生质疑。一个学生问:“敌人抽掉了泸定桥上的木板,为什么不弄断铁索呢?”张老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说:“大家想一想,敌人为什么没有弄断铁索,看看有几种可能。”一会儿学生先后发言。  相似文献   

11.
杨勇 《教书育人》2000,(17):23-24
有这样一件事:一位语文老师正在精心准备他的课,那是一篇古文。语文老师把文中的通假字、词义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做了一张又一张投影片,打算上课时用。此时刚好有一位制作课老师经过,他看着语文老师做的投影片,有些不解,他说:“干吗要把这些搞得那么复杂?你辛辛苦苦做,学生还要辛辛苦苦记。这些东西记住它有什么用?不如多点时间让学生做点实际的事,动手做一点作品,多学点科学知识,这对学生的将来有用,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用。不过学点写作是要的。”语文老师听了他的话,不知如何回答,只说了一句“你不懂”。听了这件事,不…  相似文献   

12.
工作接近二十年之际,居然有幸成为了特级教师张齐华“三门问题”数学课堂中的一名学生。在这次教师和学生角色置换的过程中,我产生了诸多感受,这使我对理解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张老师的这节课中,所有学生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这些学生产生的途径非常奇妙。活动当天签到时,每位教师都领了一张号码牌,我猜想:互动环节时多半是要抽号回答问题了。当第一节课结束后,张老师在做第二节课的教学准备,却迟迟未见学生来,正在纳闷时,张老师说话了:“今天这节课的学生有点特别,请大家取出号码牌,号码牌上打有星号的老师请起立。”  相似文献   

13.
一位老师教学“带分数的减法法则”,当新授结束,有学生提出:带分数的减法,要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减的结果合并起来,减法变成了加法。这是为什么呢? 这位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与提问的学生进行了一番富有情趣的对话:“老师让你当一回售货员,好吗?”“好。”“老师身边有四元五角钱(板书4元5角),其中四张一元的,五张一角的。要向你买一支3元3角的钢笔,还剩多少钱?”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元5角—3元3角”,教师追问:“我该怎样向你付钱?”“先给3张一元的,再给3张一角的。”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4元—3元,5角—3角”,“现在我身边还剩几元、几  相似文献   

14.
父母是幼儿最信得过的人,所以他们一旦遇上了不顺心的事,就自然而然地想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同情和支持。比如说,幼儿园的孩子们有时在父母面前说:“老师不喜欢我。”“我无论怎么举手,老师也不叫我回答。”“张老师不公平。”“李老师太偏心。”大一点的孩子有时还说某老师没本事,等等。对于诸如  相似文献   

15.
校园糗事     
五星级电脑迷张老师正在抽查背诵。一个学生靠惯性往下背着,背到一小段,没惯性,便打住了。实在想不起来,只好问:“老师,我从头背起行吗?”只听见张老师回答:“行,我先存盘,你再重启吧!”  相似文献   

16.
暑期接受教学心理课程的培训,主讲者问了在座老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你把学生当人看了吗?"并让大家想三秒钟后再回答,老师们(包括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然。"可提问的人只是笑了笑,然而我知道这笑意味深长……事后想想,我们做那样的回答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教师,我们的内心都是在关爱学生,也愿意拿学生当人看,可事实上,我们在行动的过程中,也许并没有很好地实践这一点,其中的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在非洲加纳的库马西寄宿学校,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今后在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哪!”  相似文献   

18.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文章着重描写了大榕树的静态美和鸟的动态美。在教学鸟的动态美时 ,如果只靠老师空洞讲解 ,学生凭空想象 ,是很难激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学生也很难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这部分时 ,我通过录像、录音、抓关键词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这部分的教案设计 :一、让学生观看群鸟飞行录像片断。请学生们注意观察并准备回答这样的问题 :画面上一共有多少只鸟在活动 ?二、暂停放像 ,请同学回答问题。学生沉默 ,表示无法回答。老师故意说 :怎么都回答不出来 ,老师平常就告诉你们观察一定要仔…  相似文献   

19.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片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学生看了老师的眼睛很长时间,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眼睛里有个我!”这位年轻的老师生气地说:“什么有个我?坐下。”于是又问另外一位学生,这位同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回答:“老师眼睛里有眼球。”老师大大夸奖:“这个小朋友观察仔细,回答准确。”  相似文献   

20.
《江苏教育》2009,(5):5-5
某学校一学生华X,经常不好完成作业,且脾气暴躁。有一次张老师在课堂上检查作业,发现华又没有做,很生气,就责问他:“为什么不做作业?”张老师等待着华的回答,按照经验,华或者会惭愧地低下头,或者会小声给老师一个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