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锐 《少年读者》2009,(5):19-21
这是一场很特别的赛跑。 赛前,水牛裁判给每个参加者戴上一串项链——猴子戴的是樱桃项链,公鸡戴的是玉米粒项链,小羊戴的是青草项链,猫戴的是干鱼项链。  相似文献   

2.
教材 戴项链的比赛 猴子、公鸡、小羊、小猫要进行一场比赛啦!这是场很特别的比赛。水牛裁判对选手们说:“别急,每人还得戴上一串项链。” 给猴子戴上樱桃项链,给公鸡戴上玉米粒项链,羊戴的是青草项链,猫戴的是鱼干项链。  相似文献   

3.
葡萄项链     
黄牛大婶院子里的葡萄架上长出了许多葡萄,有红色的、绿色的、淡紫色的,还有一些黑色的。黄牛大婶把它们串成了各种颜色的项链。“卖葡萄项链啰!”黄牛大婶挑着一串串项链到街上去卖。小兔子跑过来了:“我买一串绿项链。”洁白的衣服上挂一串绿色的项链,漂亮极了。小黄狗跑过来了:“我买一串淡紫色的。”小山羊着急了:“不对,不对,淡紫色的项链应该是我的,你买红项链好了。”一会儿,小动物们把绿项链、淡紫项链和红项链全挑完了。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第三册《项链》这篇课文,在通过对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辛辛苦苦挣钱赔项链的叙写之后,有这样一段文字: 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相似文献   

5.
王昭 《甘肃教育》2008,(12):61-61
《项链》是19世纪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精品。小说以“项链”为线索,故事情节是: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项链归还,后又用10年的青春偿还债务,却得知那串项链原为赝品。读者会对小说中的项链感触深刻,一切都是项链惹的祸,而女主人公在这一事件中风采尽显,使其成为外国文学史上不可多见、独具特性的女性形象之一。  相似文献   

6.
这是场很特别的比赛。赛前,水牛裁判给每个赛跑者戴上一串项链——猴子戴的是樱桃项链,公鸡戴的是玉米粒项链,羊戴的是青草项链,猫戴的是干鱼项链。按照比赛要求:运动员必须戴着项链跑到终点,否则成绩无效。比赛开始了。可以想象得到,这些项链对运动员们的干扰有多大。猴子盯着红樱桃抓耳挠腮;公鸡将玉米粒数了又数,越数心越痒;鲜嫩的青草把羊馋得直哼哼;干鱼被猫的口水弄成湿漉漉的了。“太难受啦!”一到偏僻的野外,猴子就招呼伙伴们停下来,“这样没法跑得快,得想个法子!”“有啥法子?”猫为难地说,“这些项链,又不能吃掉,又不能扔掉。”到…  相似文献   

7.
李月玲 《考试周刊》2010,(18):36-37
《项链》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小职员路瓦栽的太太——玛蒂尔德(小说主人公)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直至最后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一故事,尖锐地讽刺了贪图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崇尚浮华势利的风气和这种风气对人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玛丽拿出自己的新项链给朋友看。项链真美啊!所有的朋友都在称赞它。可是突然停电了,屋里一片漆黑。等灯再次亮起时,大家惊讶地发现项链不见了。请你仔细看看下面的图,帮助玛丽找出是谁偷了项链。  相似文献   

9.
1993年,在北京国际贸易博览会上,一位美国富豪看上了一条精美的项链,不料,当他给出了高达两亿美元的天价想要购买时,还是遭到了项链主人的拒绝。这到底是什么样的项链,竟然如此贵重呢?  相似文献   

10.
一、《项链》乃喜剧而非悲剧《项链》自问世以来,深得中外读者的广泛喜爱,但《项链》也仅仅是篇小说,说到底,它不过是讲了个带有讽刺意味的故事:一个女人想风光风光,想表现表现那美丽的形体身段,出出风头,结果风头倒是出了,却乐极生悲,把使她显尽风头的“宝贝”项链给弄丢了。她为赔偿那串向好友借来的项链,付出了十年的辛劳和青春。最后抖出“包袱”:所借项链是假的。———而我们常没来由地把它拔高神秘化,硬要说它是“批判了什么什么”,“揭露了什么什么”。其实顶多是讲了一则显得有点“巧”的故事而已。《项链》巧就巧在“那项链原来是…  相似文献   

11.
庆淑梅 《学子》2004,(6):47-47
《项链》是莫泊桑的代表作,同学们几乎都读过。《项链》的主题一般认为是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我认为,《项链》的主题除了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思想外,还是一曲诚实守信的颂歌。  相似文献   

12.
涂鸦画     
今天是母亲节,是妈妈的节日,妈妈打扮得特别漂亮,可是她缺少一串项链。小朋友, 快快拿起画笔,帮妈妈戴上一串美丽的项链。  相似文献   

13.
克服虚荣心     
【我看我读】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描写到:路瓦栽夫人虚荣心十足,为了在一次宴会上出风头,特意从女友那里借来一条项链。当她戴着项链在宴会上出现的时候,引起了全场人的赞叹与奉承,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这条项链丢失了。为了赔偿这价值36000法郎的项链,她负了重债。之后,她整整十年节衣缩食才还清了债务。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时对方告诉她丢失的项链是假的。路瓦栽夫人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面子观念的驱动,使她吃尽了苦头。这是由虚荣心招来的灾祸。有…  相似文献   

14.
《项链》是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以“项链”为线索,组织了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的基本情节。它深刻而又辛辣地嘲讽了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的性格。  相似文献   

15.
总戴着阶级的有色眼镜看《项链》,看到的永远是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摘掉有色眼镜.换一种眼光,站在当今改革开放的高度,重读《项链》,你便能发现那挂假项链所折射出的美好人性的熠熠光彩。  相似文献   

16.
红狐狸小姐有一根项链,项坠是一颗漂亮的珍珠。红狐狸小姐上街时,总爱将项链对着明晃晃的太阳照来照去。红狐狸小姐走到哪儿,森  相似文献   

17.
高润华  郝欣 《黑河教育》2014,(11):67-67
正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理解爱心项链的含义。2.教育学生要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当富有爱心的人。3.认识生字,并灵活运用。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并理解重点词语和语句,弄清爱心项链的含义,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过程:常规训练:课前一分钟演讲。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师: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项链?生:老师手里拿的是一条珍珠项链。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还知道什么样的项链?生:我知道有金项链。生:我还知道有玛瑙项链。  相似文献   

18.
莫泊桑1884年发表在《高卢人时报》上的短篇小说珍品《项链》,历来被当作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在读解。这本无可厚非,但把作者曲尽心机塑造的女主人公玛蒂尔特·罗瓦赛尔这一光彩照人的文学典型概不例外地定位在小资产阶级妇女追慕虚荣、硬撑门面这种单一的价值向度上,就有些令人困惑不解了。难道她由“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到“惊悉丢失的是假项链”历经10年苦难演绎而出的悲剧,仅仅是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好逸恶劳、崇尚虚荣等恶习的一个注解吗?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如若我们转换视角,用时下蔚成风气的女权主义阅读策略来读解,势必会得出另外一种结论。 拿标题来说,莫泊桑选取“项链”为题就颇具匠心。一般而言,把项链看作女性饰物已是常识,然而  相似文献   

19.
孙秀珍 《现代语文》2007,(2):124-124
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项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小说塑造了一位被命运捉弄的美丽可怜的形象——玛蒂尔德。因为项链的“捉弄”,她由养尊处优落到贫困辛劳的境地,美丽的容颜也随之消失殆尽。每次读《项链》,我总为玛蒂尔德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20.
《项链》写的是一个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十年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借来的假项链的悲剧故事。对小说表现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着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