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凤蕾 《山东教育》2003,(25):51-51
开放性的问题,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极具挑战性,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一、设计开放的实际应用问题学数学,用数学,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这是课标的要求,也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时,我没有用书上的例题,而是出了这样一道题目:我家上个月交水费13元,电费29元,电话费37元,煤气费20元,我家一共要支付多少钱?在这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需要检索与这问题相联系的旧知,需要采取新的认知、加工策略等等。这些对学生来说,无疑都是挑战,有利于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这其中,教师的“引导”起着关键作用。这里的“引导”,很大程度上靠设疑提问来实现。笔者认为,在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中,问题设计要具有开放性。用开放的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3.
刘达 《数学教学》2001,(2):15-18,37
开放性问题的出现始自70年代,由日本学者率先提出,很快得到了东西方各国数学教育界的支持与赞同.1998年2月,经我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开放题一数学教学的新模式”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同年10月,在上海举办了“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的学术研讨会.并且在1998年全国数学高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问题”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把题改编为开放性题.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想象,思考,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通过全方位思考.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灵感,培养想象力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开放性问题”主要具有“非完备性、不确定性、发散性和探究性”等特征.“开放性问题”的题意新颖,解法多样,立体几何“开放性问题”,特别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近年来,这类问题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联系平时的教学实际,本文介绍解  相似文献   

6.
何灿勇 《福建教育》2005,(11A):44-45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开放性教学中的教师引导需要做到“不徐不疾”“有数存焉于其间”。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要让学生不断地前进。不倦地追求。这样就不会把学生的思维吸附在狭隘、单一的模式或轨道上,才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用数学开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了教改的热点。数学开放题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题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切实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近几年中考数学题中,出现了一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设计优美、个性独特的开放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我们有必要对数学开放题进行研究和实践。本文将通过实例对数学开放性问题及其基本类型作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陈惠忠 《广西教育》2007,(12B):18-19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因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采用了此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广大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进行着各种积极的实践探索。开放式教学,就是有效实践历史新课程标准教学策略中的一种。笔者认为,历史开放式教学的关键启动点是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和运用,即以开放性问题为切入口,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某个知识点的开放性扩展到整节课的开放性,由小的、局部的开放性延伸到大的、全面的开放性,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开放性问题。即open question,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设计精当的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掌握词汇语法,更能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其各方面的智能。开放性问题不同于一般问题,它们往往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理念,精心设置问题,利用问题的开放性促使学生的思维由闭合走向发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整合多样化的学习个体,促进思维横向发散;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不以功利的眼光聚焦参差不齐的主体,促进思维纵深发散;问题应具有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利用多元的答案推动无限的对话进程,促进思维多元发散。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知识的编排上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问题的设计上逐步转向问题的开放性,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上也是逐步提高。由此可见,课程的改革无疑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有关化学开放性问题的特点和问题中所体现的思维策略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物理开放性问题的特点,一方面是在解题过程中能使学生展开思维,放开思想去发散、创新;另一方面是能够突出问题内容的新颖性,展示问题形式的生动性.开放性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设计并利用好开放性问题,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言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语文课的根本宗旨是要促进学生听说读写与言语能力的发展。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语言的引导者。如何“组织”、“引导”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笔者认为开放性问题在学生的语言训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开放性问题的特征及其在语言训练中的意义开放性问题即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由于其灵活性强 ,思维空间大 ,在训练学生的语言上有很大的优势。1 解放了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有话想说。传统的问题答案固定而唯一 ,答案即是教参上的答案 ,…  相似文献   

15.
开放性问题即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由于其灵活性强,思维空间大,在训练学生的语言上有很大的优势。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要抓住可能成为学生思维焦点的语言材料,进行设计,只有学生思维参与的材料,才能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相似文献   

16.
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往能力,但口语教学的确存在 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工作中教师应力求做到;采取适当措施,尽快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利用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听力训练放在首位;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实际会话与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开放性问题解决的实践性思维数学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即让学生从“学数学”转向“做数学”。实践性思维的培养依托于数学开放性问题解决的有效实施,而数学开放性问题解决的有效实施主要表现为“六化”程式的具体操作,即教材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问题化、问题内容教学化、教学内容学习化、学习内容认知化、认知内容实践化。  相似文献   

18.
王桂琴 《教师》2013,(21):46-46
开放性问题是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问题设计模式,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具有十分理想的积极作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英语课堂上开放性问题的设计给学生主动交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浅要的论述,希望可以对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黄冬全 《考试周刊》2010,(33):93-9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广大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认真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者"。但是在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时,还有很多英语教师重语言形式轻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或使用是否流畅,而较少注重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深入赏析后,学生的发言自然会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此时,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发言的"散"处、"阻"处和"杂"处组织教学并进行引导,如此方能引领学生深度阅读,放飞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