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粗梳理、浅阅读、虚探究、低效率不是有效语文课堂的特点。有效语文课堂是"立诚"的课堂,是教师"细研读"和"实指导"带动学生学习获得发展的课堂。讲求语文课堂教学的专业性,发挥语文学科独有的教学优势,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升。  相似文献   

2.
育人不是语文课堂的额外任务,教师在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时都要仔细想一想,有没有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却忽略了学生德性的养成,千万不要一不小心就让语文课堂成为传递"负能量"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能"放",又要能"收"。"放"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放弃教师的责任和作用,而是有的放矢地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样,"收"不是束缚学生的思维,剥夺学生主动思考、表达的权利,更不是扼杀学生学习的热情,而是引导学生进入真知的开放空间,掌握学习的方法,实现学习目的。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学生的激情不是泼"狗血"式的"群情振奋",不是无中生有的"自我哀鸣",而应是学生全身心地走进文本,全力领略作家心坎里的真,是一种属于语文的"真实"激情!  相似文献   

5.
王昕 《生活教育》2011,(10):46-47
陶行知先生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令学生积极快乐地学习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现代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会追求喧闹、炫目、花哨、形式化的教学方式,而忽略了语文课堂上需要的"静"界。打造语文课堂教学必要的"静"界,教师应在学生静心的良好境界下,采用静读、静思、静写、静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触摸文字的温度,感受文字背后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动笔中积蓄情感,在交流中倾吐情感,还能够让学生受到内心的熏陶,思维得以开启,情感得以丰富,弥补自己解读的不足。但并不是说现代语文课堂上不需要激情、热情,而是说更期待课堂上多一份"静"界——教师思考的平静,学生内心的宁静,语文教学的安静。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倡导"从一个开放的心灵到另一个开放心灵"的语文课堂,教师只有彻底改革按部就班、步步为营、"一问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才能还学生一个与时俱进、合作探究、动态生成的学习情境。笔者以为:巧妙设置多维问题,是构建灵动语文课堂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一.多维问题的内涵多维问题,强调课堂问题的提出不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直线的提问,也不是单纯的教师为学生的质疑作答,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指向学  相似文献   

8.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不是一个新话题,历来备受教育界的专家和教师们关注。崔峦先生说过:"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语文课的课堂就是讲求两个字"有效",而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就是一堂扎实、朴实的课堂,学生在这一  相似文献   

9.
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教学方式陈旧、被动,学生课堂听课效率低,缺乏语文学习动力,这些问题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沉闷,失去了原本的色彩。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新焕发光彩。本文以笔者实际教学经验为例,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旨在帮助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领悟"情境"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正情境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在语文课堂甚至整个教学领域都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形的情境世界呢?一、情境无法,贵在得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利用没有固定的方法,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不是残酷的"肢解",不是索然无味的"解剖"课。语文的课堂应是来自不同时空的精神文化的大餐课,是来源于生活,给予学生广阔的、细微的、丰富的人文关怀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正>经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一言堂已被学生的多元理解所取代;呈现知识者已化为学习的参与者;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阅读和课外实践……总而言之,陶行知先生那"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的富有前瞻性的教育哲理,不但不过时,反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得到践行。随之,民主课堂应运而生。民主课堂,即为民主的课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有浓  相似文献   

13.
双意,即有意义和有意思,是语文课堂的两个元素。有意义,指的是语文课堂有思想性、有教育性、有指导性。这里的有意思,相对于有意义而言,指的是有趣味、有情调、有美感,更具有开放性。有意思的语文课堂主张让学生快乐地收获,而不是沉重的吸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独特的生命体验,真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理想的课堂应该双意完美结合,水乳交融。提倡有意思的语文课堂,旨在让学生在课堂中既有当下快乐的体验,又能指向长远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能够主动学习语文。打造有意思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语文,以"四个有"为着力点,以有味的语文教师为前提。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要致力于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能力。教学前,教师应制定好教学目标,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注重学生倾听、说话、朗读、表达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需要。生活不是孤立的存在,嫁接生活,让语文课堂能够接地气,与生活相容,拓宽语文教学外延。"大语文教学观"提倡语文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反过来,在语文课堂中应该观照联系生活。学生是社会生活的成员组成,他们最先接触的、接触最多的就是生活世界。语文课堂更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育的重要根据地。在语文课堂这块根据地上,教师必须完成教育学生成长的任务。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自我建构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知识的不断体验、不断重复的过程。因此,对错误的体验、更正、总结、反思就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必须。由此看来,"错误"应该是语文课堂教育的一个部分。但本文所阐述的"错误"是指学生潜意识中的非正确的概念认知,而不是某种不正确认识的简单重复。课堂"错误"是指互动情境下,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正确的想法、说法、解法等。  相似文献   

17.
"灵动"的语文课堂教师要端正态度不怕问,"灵动"的语文课堂使学生有问题可问,"灵动"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灵动"的语文课堂引领学生尽情读书,"灵动"的语文课堂在生活中快乐学语文。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目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语文课堂的价值追求之一。新课标召唤"逻辑"回归,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师与学生应该怎么办?立足于语文逻辑意识自觉的策略,基于让学生获得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试从语文课堂的问题预设、问题生成、适切训练三个侧面做一些探讨,适时促成"形大于思"的语文教学现状的改变,以催生学生思维力的提升与思维方式的获得。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一门传统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首先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被动接受知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学习。总之,语文教学不是让教师"教"出来,而是让学生"悟"出来。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师生心灵融通,努力实现师生与文本情感的共振。课堂上,洋溢着诗的情感,诗的意蕴和创新的火花,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引导点拨恰到好处,那么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相反它具有数理化所不具备的审美性和情趣性。用艺术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语文的蕴藉之美、体尝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发现之乐,才是我们不断追寻和谐语文课堂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