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扬  陈翠萍 《考试周刊》2015,(37):122-123
新课程观下的课堂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但在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同时不能丧失教师的主导地位,要有选择性地实施"教",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为重要,同时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当把"教"与"不教"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校有限的学习接触无限的信息世界。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15):121-122
"教为不教"的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各种教学方法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在当前高中体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这有利于学生自身提升身体素质,教师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效率,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从教为不教教学理念出发,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探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以对现实人的本质的肯定,对儿童具有自主学习、发展、创造需要与潜能的肯定为前提和起点,构成了它的科学基石;以"不教",也即使学生养成自主全面发展,能够离开教者、超越教者,终身自学、创新实践的现代中国人为目的和价值,构成了它的核心理念;以"为了不教"之"教",也即科学、生动、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为方法和路径,构成了它的实践智慧;以教师自觉追求"教是为了不教",成为自我教育者和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善教者""教育家"为关键和保证,构成了它的主体精神。这四个方面科学内涵整体联系、辩证统一,由此使"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发展中原创的既富有哲学意蕴又充满实践智慧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习惯。基于此,就"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课堂教学思想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不断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和体育人才培养力度,中国体育后备人才情况依然令人担忧,重庆市亦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重庆市各领导部门本着以人为本,更新观念,从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努力探索适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模式和新思路,促进体、教育结合。以重庆市沙坪坝区体校、江津区体校等的"体教结合"模式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为案例分析,对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所出现的弊端进行归纳分析;对"体教结合"的运动员培养模式进行梳理,试图揭示"体教"模式在在重庆市实行,为重庆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体育后备人才,为重庆市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为我国教育行业的创新改革带来重大机遇。为了培养更多实践应用型人才,中职学校课程更要得到创新和改革,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智慧"教为不教"在教育界中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的效果不够理想,部分中职学校十分重视技能教育,却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简单来说,若学生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及良好的思想素质,很难获得他人的认可与信任,也容易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与习惯,难以做到与国家携手共赢。中职生技能水平不高,可以利用技能培训提升,但思想道德品质出现偏差则无法补救,甚至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1])。为此本文将着重分析"教为不教"理念在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情况,并提出具体优化策略,旨在更好地提高中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教育状态是通过"怎样教"达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和潜移默化中学习,通过"教什么"让学生获得知识,通过"为什么教"使教师更加清楚教学的真正意义是帮助学生形成能力,在淡墨无痕和春风化雨中发展思想、培养精神,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本文就"怎样教、教什么、为什么教"三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旨在通过教育者的“教”和“导”,使受教育者形成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教”与“不教”的辩证统一,达成对象是学生,关键支撑是教师,实现途径在实践。要实现“不教”的价值目标,就需要建设教师队伍,改革课堂教学,进行课程开发,开展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是叶圣陶先生对多年语文教学的认识和总结。该思想具备深厚的科学内涵,既是宏观指导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盘,又是具体指导教育教学实施的方法论。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该教育思想内涵也该有新的解释。本文基于新时期的教育背景,对该思想重新进行解读,以期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身,不仅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更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语文"就是要淡化文本的内容,重品味文本语言;就是要淡化学习的结果,而聚焦学习方法;就是要淡化教师的精彩,而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1,(41):91-92
如果将灌输式教育比喻为"给",将学生自主学习比作为"取",那么,很显然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来看,学生自己"取"要远比教师"给"的学习效果要好很多。所以,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理念笔者非常认真地展开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策略分析,希望可以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领域更好、更快发展。以下笔者就来结合自身教学的数学学科,谈谈如何落实"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正>"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叶圣陶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立足于教,指向不教,是一种教育的理想境界。叶圣陶认为,读书是要让学生知道"已往",为"未来"做准备。那怎样才能使读书跟人发生关系,要怎样读书才能引导学生为未来做准备?由此,教师要询问:教科书里的材料是不是切合人生?是不是为未来做准备所必要的?离开了教科书,是不是别无教授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一直影响和启迪着师范教育的完善与改革,特别是"教学做合一"注重实践的教育方法,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秉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知陶学陶师陶研陶,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特点,提出"品学练教统一,培养合格体育师资"的思路,逐步形成了以品德为先,学练结合,教艺提高,统一于培养合格体育师资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著名的教育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给人最大的启发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很重要。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家庭里的教育,教育者都应当注意培养孩子自主做一切事情的好习惯。为了将来"不教而教"不仅是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更是现实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不教而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更高质量完成的重要的教育任务。一、教是为了不教  相似文献   

15.
研究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材,结合教学实践,来理解新课程教材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运动中作为内容信息关系和作为载体形态的内在关系。从"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方面论述了怎样有效的开展和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不仅精辟地道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同时也高屋建瓴地启示我们思考教学的策略,即如何"教"才能实现"不教"的目标呢?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结合教学案例和反思,旨在阐释语文教学中"教"的策略,以期与同行们一起商榷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初中体育排球课堂教学引入"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具有现实可行性。教师要从教学目标设计开始,对教学合作学习形式、课堂训练方式展开多重优化处理,以提升排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全面培养学生排球综合素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的改革,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针对美术课的学科特点,不盲目地"先学后教",有效地"先学后教"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体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减轻教练员和领队的众多负担,也能够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体育后备英才的选拔和培养,因为学校是竞技体育的基础,也是后备人才选拔的基地,"教体结合"使体育后备人才选拔的范围内增大,本文就教体结合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培育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旨在阐述数学教学在"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简称"三教")的教育理念下,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数学领悟、强化学生的数学交流,并最终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三教"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