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生命的认识和思考的相关论述能让我们从感性的角度收获更多对生命的领悟。思想品德教学的课堂是一个极好地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场所,能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倍感生命的不易,体会到每一个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加珍爱生命,更能创造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解彬艳 《知识文库》2023,(19):178-181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压力不断增加,生命困境事件也不断上升,其中,高职学生群体是弱势人群,他们的生命困境发生率更高。虽然国内高校已经提及生命教育,但是相关领域在开展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困境。考虑到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石,关注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发展。因此,大学生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认真思考生命的真谛。帮助他们做到认识生命,珍视自己的生命,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前提。正是了解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知现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具备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不仅要教育未成年人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的生命表现为自然现象基础上的社会性本质,生命的有限性更突显出生命的无限价值。"90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着生命漠视和生命困惑问题。对其进行生命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系统和完善的生命观,有助于他们生命质量的提升和生命品质的实现,使其真正去热爱、认识、理解、感悟、关怀、敬畏、仰信生命,这对于"90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生命观是指大学生对生命及生命的价值、意义、人生理想、人生信仰和人生态度等重大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掌握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使其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主动探索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命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让他们认识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能够懂得珍惜生命,挖掘生命潜力,提升生命质量,使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发展,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实现个人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高校内自杀、伤人等恶性事件的频发,引发人们对高校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学生漠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面对压力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释放情绪。为了避免惨剧再次发生,务必对高校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他们理解生命的内涵,找到生命真正的意义与价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高校学生应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负责,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而高校则应该找到有效的途径去完成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生命意识的人。  相似文献   

8.
鲍坚勇 《华章》2007,(8):124
生命教育是一种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而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课程中并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因此利用假日社区活动的形式开展生命教育,让青少年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培养他们尊重、理解、关心他人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就社区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的目的、内容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是当今时代赋予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生命教育以生命为主线,以探求与认识生命意义、尊重生命个性、热爱并提升生命价值、实现天地人我和谐共融为目标,以在学校开展生动多样的生命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在语文课堂上,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把握生命,从中让他们在体味和感悟中获得对人的生命意义的理解,从而学会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应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教书是一门艺术,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更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基础知识,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个性,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在语文课堂上,紧紧围绕语言文字这一载体,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把握生命,从中让他们在体味  相似文献   

11.
生命美育是指人如何认识并实现其生命美感的形态和生命审美的价值.其实现的过程就是应该如何生活,怎样做人;其最终意义就是如何优化生命,美化生命,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当前我国青少年迫切需要生命美育教育,使他们懂得该怎样接纳生命及尊重生命,进而能够善待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  相似文献   

12.
一、建设平安校园建设平安校园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重要基础。建设平安校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点突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平安校园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对学生来说,生命教育是让他们认识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能够懂得珍惜生命,挖掘生命潜力,提升生命质量,使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发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帮助他们矫正各种不良心理倾向与行为,树立并保持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同时,还要让学  相似文献   

13.
生命教育的概念,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也有人认为,“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上述两种观点虽然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却又有共同之处,即生命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不可逆转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生命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对生命存在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是当今时代赋予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生命教育以生命为主线,以探求与认识生命意义、尊重生命个性、热爱并提升生命价值、实现天地人我和谐共融为目标,以在学校开展生动多样的生命教育教学活动为主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杨志洁 《现代语文》2012,(6):159-160
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鲜活的生命体来进行教育,以哺育学生生命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教学宗旨,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使他们自觉地认识并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我生命辉煌  相似文献   

16.
对中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即是对生命的诞生,生命的过程、意义和价值的综合认识,有利于中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礼赞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  相似文献   

18.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碎了千家万户,也震醒了人们对生命的珍视,尤其是教育如何关切少年儿童自然生命的保护和人文生命的开掘问题。在少年儿童中开展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生命教育不仅要教会少年儿童如何去保护自然生命,在危机中如何自救;而且更要教育他们认识自我生命的价值、意义,使其能建构并提升自己的人文生命。  相似文献   

19.
《推销员之死》、《动物园的故事》和《晚安,妈妈》中主人公的死都属于自杀,但三人的自杀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舞台意义。各自的主人公以自杀来演绎着自己生命的理解,从他们对生命的不同认识中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对待生命价值和一种悲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生命观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命的本性是追求快乐与幸福,所以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快乐与幸福的教育,要让孩子们生活中有快乐,生命里有幸福,这样才能让他们重视生命的价值。我校是我县唯一一所寄宿制封闭学校,学生们离开亲人,特别渴望亲情与友情。针对这些学生的身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