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静怡 《数学教学》2012,(11):18-19
3D课堂教学,即"发现(Discover)、领悟(Digest)、发展(Develop)",是常州北郊高级中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发现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3D课堂教学,就是从情境或者阅读出发,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自主学习、互助活动、全班交流、教师精讲几个环节,让学生领悟知识,最后发展到运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前人创造和发现的结论,掌握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现有知识和技能的创造过程的亲身体验,领悟创造和发现的方法,从而不断更新自身已有的知识技能.课堂教学中“主体参与”就是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  相似文献   

3.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以一个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以思维为主体,以认知过程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恰当的氛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也应体现自主、探究、创新。  相似文献   

4.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以一个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感受及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教贵引导,学贵领悟”是“学会学习”教学模式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学会学习”之教,一定是引导之教;“学会学习”之学一定是领悟之学。引导之教与领悟之学的合理运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再创造”,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一个好的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引导者、指导者。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必须体现导学、悟学、创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阅读训练,教会学生怎样读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学习并领悟。在阅读的基础之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解疑,让他们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自主学习研究中,自主感知,自主发现,拓展知识,发展创新素质,激发学习语的兴趣,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灵魂.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不是向学生提出已知、现成知识的模式开始,而是把知识设计成适当的学习问题情境,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合适的探索空间,让问题驱动学习,使知识和学习始终处于问题情境脉络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培育情感.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发现、探索、分析、综合、对比等过程中获取知识,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真正习得与领悟,而不是强行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一、知识,让聋生自己去发现 教师要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把知识的发现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动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1.
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素质,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去动手、去小结。  一、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却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可让学生由商不变性质去发现。教学时,我先让学…  相似文献   

12.
作为政治课老师,我们期望政治课教学能够兑现知识、能力、觉悟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全身心走进政治的理论殿堂,领悟思想政治的宝贵理论品质,学会运用政治观点分析社会和人生。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之中,我们发现了这仅仅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学生在学习政治常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障碍性因素,制约着以上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的动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最终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知识的能力,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正>一、利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性教学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以一个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探究策略,可以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才能得以充分发展,学生们也会变得更加喜爱数学。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就是要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发挥主导作用 ,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调控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去讲解 ,去操作 ,去质疑 ,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过程中得到全面提高。一、新知 ,让学生自己发现波利亚说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 ,创设条件 ,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既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性学习中要领悟"假说——演绎"等研究方法,教材也多处让学生沿着科学发现过程,应用"假说——演绎"的实验方法尝试对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和论证,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安排学生尝试应用"假说——演绎"的实验方法来学习相关知识。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应用"假说——演绎"进行科学探究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创新中主动领悟知识,并获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因此,高中化学课堂创新应在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6,(40):68-69
引导学生主动"悟",是指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学习中积极探究勤于思考,在教师引导下领悟所学知识,提高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提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悟"的一些具体教学策略,旨在使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形成技能,更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品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核心工作是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为学生创建理想的课堂生活.这既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主动探究和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人类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故事,挖掘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细节和人物命运,从而给当代人以生命感悟和人生启迪。受其启发,我们创立了3D教学模式,即发现(discover)-领悟(digest)-发展(develop)。通过对相关事实的分析,分享领悟其中的道理,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生长效而持久的发展。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如果能巧妙选取材料创设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