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是指学生对待教师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由学生对教师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学生对待教师的不同态度会对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一方面,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会影  相似文献   

2.
教师如果喜欢某些学生,并对他们抱以期望。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常常如老师期望的那样有所进步;反之,教师如果漠视或讨厌某些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品行往往会逐渐滑坡,进而破罐子破摔。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寄予期望,就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对待自己的行为,产生不负重望的决心,而且教师对学生的优点及时、合理的肯定,还会增强学生学习好、表现好、做好学生的信心。相反,受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必然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老师之间形成僵局,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胡琼 《教书育人》2013,(1):18-19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遇,教师在对学生初步印象的基础上会形成对待学生的反应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即形成对待学生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自我成长、性格的发展乃至今后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都会有潜在的、广泛的、长远的、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一席亲切的话语、一个充满热切期望的眼神,甚至一个无意识的关切举动,都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引起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4.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相遇,教师在获得对学生的初步印象基础上,会形成对待学生的反应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即形成对待学生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自我成长、性格发展乃至今后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都会有潜在的广泛的长远的深刻的影响。教师的一席亲切的话语、一个充满热切期望的眼神,甚至一个无意识的关切举动,都可能在学生的心灵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决定着学生的整个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教师态度是一种重要的潜在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态度也是强化学生行为的根据,学生会根据教师的态度、期望来强化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  相似文献   

5.
一、教师对待学生问题行为的态度差异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客体,教师的行为影响着学生,学生的行为影响着教师。如同学生在被“教”的时候表现出主观能动性一样,教师在接受来自学生影响时也表现出主观能动性,他们会因个人的观念、个性、经验、需要等对来自学生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反映,形成态度差异。尤其是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指影响身心健康、学习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制约中职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和营造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对中职优秀教师成长的作用,并着重介绍了优秀教师的评价体制,为教师成长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家庭人文传统、亲人的态度对教师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及政策、人文环境为教师的成长指引了正确的方向等学校人文环境对中职优秀教师成长的具体影响.希望有关人员加以借鉴和参考,对学校人文环境在中职优秀教师成长中的影响作出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探讨出更加完善的方案来推动整个中职优秀教师的成长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工作实践,分析了当前制约中职优秀教师成长的关键因素和营造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对中职优秀教师成长的作用,并着重介绍了优秀教师的评价体制,为教师成长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家庭人文传统、亲人的态度对教师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及政策、人文环境为教师的成长指引了正确的方向等学校人文环境对中职优秀教师成长的具体影响。希望有关人员加以借鉴和参考,对学校人文环境在中职优秀教师成长中的影响作出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探讨出更加完善的方案来推动整个中职优秀教师的成长进程。  相似文献   

8.
王欣 《文教资料》2015,(3):165-167
为了真实了解广大中职学生对大众文化需求的现状,有关中职学生课外生活的内容、对待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态度,以及对语文课堂教学及语文教师的评价三方面的调查分析,为大众文化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9.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育实践都表明,调动学生好学上进的积极性,不仅取决于教师的责任感和教育能力,也取决于教师热爱学生。爱生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与憎、善与恶的情感意向,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著名的“教师期望的效果”试验的结果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道理十分简单,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爱护和帮助,内心产生满意喜悦的情绪体验。在这样的情感因素的激励下,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和学习。反之,受到冷遇或厌弃的学生,也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老师的偏心和歧视,内心  相似文献   

10.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积极态度和高期望能构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学校社会处境,导致积极的教育效果;消极态度和低期望则使学生处于不利的学校社会处境,并导致消极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和期望对待每一个学生,扭转消极对待,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象,不但会给中职学校文化课教学质量带来较大影响,也会给专业课教学带来诸多不利。本文通过对本校师生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了当前中职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态度、文化课教师教学态度的一些现状。  相似文献   

12.
薛强 《考试周刊》2010,(57):15-15
高素质教师的核心是对待教育工作、对待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主要是通过师生关系来体现的,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会有高品位的师生关系。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直接反映。教师自我成长和中职学生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这时,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探究"如何培养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问题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1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本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5.
曾有人说过,我们身边的世界并不缺少美,我们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老师不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但是老师的点滴教育,甚至是一句话都有可能影响着学生成长的整个过程。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将决定学生对人生前途和未来的态度,甚至会影响着他的一生。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综合能力的考察。有人说,学生语文学的好坏,取决于作文写的如何。细细想来,此话不无道理。我就作文教学来谈谈我的点滴感悟。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学生心灵的主要塑造者 ,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学生观、人生观、教育质量观直接关系到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 ,关系到学生的心理成长。首先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制约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不正确的学生观会导致教师以不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待学生 ,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是有自己的思想感情 ,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和愿望的人 ,青少年心理成长的动力一部分来自对权威人物 (家长、长辈特别是教师 )的认同 ,这时的心理状态迫切希望获得教师的热爱、尊重、理解、宽容 ,以便在一种温暖、宽松、安全、有依赖感的环…  相似文献   

17.
浅议教师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特殊功能长春市实验中学薛晓梅情感是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引起这种体验的心理过程叫情感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成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教师情感...  相似文献   

18.
中职语文教师地位边缘化是中职院校发展的一个畸形过程。中职院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上,对语文、数学这些基础学科反而没有那么重视。再加上生源差,很多学生无论是学习效果还是学习态度,都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不但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还会影响教师的情绪。  相似文献   

19.
教师对创造力的认识会影响他们的课堂教学行为。研究教师对创造力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了解教师关于创造力的观念以及他们对待创造力培养的态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教师加以引导,以利于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略论影响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主要因素陈剑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指教师对待学生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由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指向学生的行为三种成份构成。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知觉、理解和信念。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指他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