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教师》2017,(13)
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教育的学校日益增多。但是,怎样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尽可能保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文章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定义、意义、基本策略、实施途径等方面对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是我国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有一定的人格修养,对社会的关爱以及家国情怀。为此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既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国家民族赋予的历史使命。本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说出发,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高校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从而进一步探析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又是夯实“四个自信”之根基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应该树立“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确定正确的教育资源观和教育过程观;建立“大文化”的课程体系,多元构建教育载体,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实施“以旧唤新”的育人思路,增强传统文化的知识活性,提升传统文化的浸润力度;夯实“言传身教”的育人根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构多元一体的教学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环节。加强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要了解古今差异,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做到批判继承与突破创新,有国际文化大视野,还要解决好教材编写、师资配备、平台建设、实践活动等多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部分中小学生受到金钱至上、娱乐至死、享乐主义等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深重,如何才能使他们的思想意识走上健康正确的轨道,我们认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立德树人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联动。  相似文献   

7.
徐甲 《文教资料》2021,(3):161-162
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提高人格修养,具备家国情怀。目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大学生群体存在对传统文化认识有偏差、传统文化意识淡薄、传统文化与外界文化搞混的情况。传统文化的普及十分有必要,高校应该为传统文化的推广出一份力,了解当代人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开展传统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8.
一、当我们谈论传统文化时该谈论些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更关系年轻一代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该把它划归思政课,还是语文课,抑或是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存在着思想道德素质和修养弱化的现象,迫切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锤炼正确的心态、陶冶良好的性情并提升睿智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标识.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淡薄,对于传统文化的践行也不足,这些问题呼唤我们关注并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在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我们需要从教育内容、教育实践、教育环境、教育制度和机制建设等方面来入手,寻找工作的着力点,提升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聪明 《甘肃教育》2020,(22):32-33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和精神的标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中华民族世代传承和发展,在人类文化史上从来没有中断,既绵长悠久,又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精神风貌,集中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是中华大地上各种民族文明、地域风俗和价值观念的总称,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永恒动力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中,弘扬民族优秀化传统应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就现在的情况看,学校教育中忽视或淡化民族优秀化传统教育的情况很严重。有感于此,笔仅就民族优秀化传统教育的意义、内容、途径及教育自身民族优秀化传统素养问题,略申管见。  相似文献   

14.
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标时,需要关注两个重要维度。一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和方向的宏观任务,二是确定课程作为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具体价值。选择课程内容需要适合中小学生认知特点,内容分类可采用操作性较强的四类七领域划分法。在符合传统文化课程性质和中小学生认知特点的前提下,实施方式的选择需要把握时代性、探究性、重实践、重体验的原则,以此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人文情境中学习化学知识,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文章阐释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实例阐述了通过化学习题讲评、化学课堂教学、介绍我国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贡献、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和跨学科主题教学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包括教育目标一体化、教育内容一体化、教育方法一体化和教育评价一体化四个维度。教育内容一体化、教育方法一体化和教育评价一体化既是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目标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历史课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指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起源及发展演变,分析传统文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做到言而有据,论从史出,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历史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为涵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悟民族独特智慧,更加理性地看待外部世界,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思想源泉,两者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上具有内在一致性。然而,面对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的侵蚀以及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高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必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完善传统文化教育领导机制;要利用新媒体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其创新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确思想会指引一个民族前进与发展,现代社会主义中国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不仅是引领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精神的标杆,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思想。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可强化学生自信心与价值观,与英语教学目标相符。对此,本文则从多方面分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望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