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学校文化视阈下的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学校文化为视角,阐述了学校文化在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其中"校企融合、多元共生"的学校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特色所在;德能并重的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灵魂;企业特色的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保障条件;工学结合的教学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关键环节;模拟仿真的实训文化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2.
高校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方向引领、组织协调和保障带动作用。我们要着重从党建的组织活动载体、工作理念方法和工作制度机制等方面探索和谐校园视域下的高校党建实践创新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和谐校园构建与高校党建的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设校园安全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正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隐患及其根源,探索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途径和策略,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和谐社会发展形势下,构建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为了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需结合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在增进教师与学生情感关系中,培养中小学生的人格特质。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理论,阐述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平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1):110-112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文化的价值追求之一。生态价值观作为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价值观,反映了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加强大学生生态人文主义、财富观、消费观等教育和开展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大学生确立生态价值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其网络文化建设既面临巨大挑战,也充满发展机遇。进一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网络文化,认识网络文化特点,分析网络文化现状,探索网络文化规律,实现网络文化目标,对于更好的发展高校网络文化、实现和谐校园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如何发挥大学精神的功效,构建和谐校园,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与研究的新课题。从发挥大学精神的导向效能,打造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发挥大学精神的规范效能,打造公平公正、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发挥大学精神的凝聚效能,构建弘扬民族精神、引领社会正气的和谐校园;发挥大学精神激励效能,构建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发挥大学精神的塑造效能,营造独具特色校园文化的和谐校园五个方面谈谈和谐校园理念下大学精神效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刘芳  赵继伦 《成人教育》2013,(6):115-118
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德性不仅是人的精神需要,同时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需要。德性养成应该是在科学发展理念中实现终极目标与时代性目标的统一。在当代社会道德主体的多样性,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致使社会道德约束在人们心中日趋淡化,这将极大地影响社会的协调发展。德性养成需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提高主体的批判性和反思能力,在多元文化中学会选择,建构符合时代精神的人生境界,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吸纳世界的先进文化,重构德性培养的教育模式,加强民主政治的建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团具有维稳的功能,是高校维稳的重要力量。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学校稳定的维护需要形成校方主导、群团参与、个人自律的三维一体工作格局,作为其中一维的大学生社团在校园的维稳重在自为,即管好自己的人守好自己的门,具体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有效的横向沟通"和"有效的纵向衔接"等三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师范院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就是教师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把社会对学校教师的期望和要求转变成学校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由外在的约束转变为内在自觉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学校通过"认知—教育,熏陶—认同,实践—养成"这样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过程来完成师范院校教师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文化是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所在,是和谐校园建设应有的内在品质,是大学生存与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是协调和谐校园建设中人与人、人与制度、人与环境等诸多关系的“耦合剂”.高校进行和谐校园建设必须重构彰显高等教育本质的大学文化,即:树立求真务实的大学理念,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建立科学的现代大学内部制度,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制度文化保障: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环境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的文化养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养成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但目前在师资培训中,我们更多关注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较忽视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导致了教师文化意识的淡薄,文化素养的降低。为此,我们必须注重教师的文化养成。文化养成意味着教师的成长是文化素养得以全面涵养的过程。教师的文化养成包括文化意识的形成,即形成文化自觉力;文化品性的全面生成,即从实践出发历练文化素养;文化比较力,即从时空之维出发建构文化比较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养成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但目前在师资培训中,我们更多关注教师的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较忽视了教师的文化素养,导致了教师文化意识的淡薄,文化素养的降低。为此,我们必须注重教师的文化养成。文化养成意味着教师的成长是文化素养得以全面涵养的过程。教师的文化养成包括文化意识的形成,即形成文化自觉力;文化品性的全面生成,即从实践出发历练文化素养;文化比较力,即从时空之维出发建构文化比较的视野。  相似文献   

14.
和谐视阈下高校党建与校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高校党建研究是当前高校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被党和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发现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思路,是推进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到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消费理念等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加快步伐,这样才能有效缓解社会主义价值观矛盾。本文主要探讨和谐视阈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育管理视阈下构建和谐校园的新思路是:转变管理理念,确立和谐校园目标;实施和谐管理,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管理队伍,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邢台学院学报》2016,(2):178-181
职业价值观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定向、职业决策、求职行为及就业满意度等求职择业的全过程。面对当前较为复杂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后到底何去何从,与国家政策、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家庭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其自身对职业的内在需求,即职业价值观倾向。文章系统阐述了简单易行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澄清方法,并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养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公正民主、关系融洽、个体评价、适切社会六个维度的努力。探析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寻求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途径,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系统论视阈下的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回应和谐社会建设的系统要求,既为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造条件,又是促进自身科学发展、提高质量、承担使命的基本途径.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系统论方法在于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民主兴校、效率公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及塑造"内和外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阶层呈现出越发多元化的发展状况。社会分层直接表现为贫富差距,这种差距在高校最为突出。校园的贫富差距直接关系到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给校园的和谐氛围带来挑战,也成为了高校一个最该关注的新问题。透过社会分层现状,分析高校校园分层衍生的不和谐因素,探讨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校园朝着和谐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