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常为报纸刊物写稿,也不断有章在一些报刊上发表出来:于是,有好心的同事问我:“你认识编辑吗?”我回答说:“不认识:”又问:“听说不认识编辑,稿子不好登吧?”我说:“登我章的那些报刊的编辑我都不认识:”比如年初,我写了一篇《拒绝的艺术》的章寄给了《演讲与口才》编辑部。  相似文献   

2.
胡杨 《传媒》2008,(8):74
我在《中国妇女报》当了多年的编辑,后来又到报社下属的市场化报刊做编辑、主编,见证了报刊市场化的起伏与动荡,也深深体会到,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报刊要发展需要有“好点子”。而这些“好点子”不仅来自报刊的管理人员,还来自编辑人员。  相似文献   

3.
我姓更名正。你大概知道吧?我常在报刊上露面,有不少读者认识我。 记得那些年,我的性格很内向,不愿抛头露面,又不善于与编辑搞交际,所以,了解我的人很少。最近几年可好,编辑不怎么管我了,我又缺乏自觉性,常常在报刊的旮旮旯旯遛达遛达。不是吹的,这年头,你“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哪个能离开我!离开我谁能玩得转?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苦衷亦随之而来、露面吧,  相似文献   

4.
并非小事     
一稿两投,文章名家自不屑为,严肃的作者也不肯干。但是,目前在一些业余作者中,一稿两投甚至多投的现象,却颇流行。据说是为了防止编辑犯“官僚主义”。事情该怎么看?常见报刊编辑和工人们费劲地编排出一篇可用之稿后,发现别家报刊已登出来了,于是不得不又忙着拆活,倒版,大家一番辛苦白费,都觉得“受了捉弄”。又见有的文章,别的报刊虽已登出,但编者疏于查看,造成重登,“吃了别人嚼过的馍”,人们也不舒心。因此,我想之又想,得出结论:还是要反对一稿两投。两投、多投成风,流弊良多,绝非“文坛盛事”。就在不久前,有位朋友写的文章,两家一小一大的报纸先后刊登,一字不差。莫非他也在搞一稿两投?我当面提出质询。他叫苦不迭,赶忙解释:“我只给了小报,没往大报投。大报登了又不说明是转载,可冤枉我了!”  相似文献   

5.
耕耘之余,隔三岔五有点“豆腐块”被报刊编辑拾遗补缺,偶尔还承蒙老师错爱,有那么几篇作品获奖。在收获之后。我非常感谢本地一家报社的编辑们。是他们送给了我写稿的“真经”——好稿便是“敲门砖”。1995年6月,识字不多的我竟大模大样地干起了“职业写手”这一行当。由于对新闻懵懵懂懂,连投几十篇稿件,却“屡战屡败”,篇篇似泥牛入海。此时,有人指点迷津——稿件只写不送,编辑扔掉不用。几天后,如获至宝的我怀揣一篇稿件初次来到了本地一家报社,一位编辑阅后,将稿件还给了我:“没有可取之处……”不待他说完,我心里便想是不是编辑在“卖关子”。于是,我  相似文献   

6.
常读报刊,每遇错讹,便以朱红之笔,大打其“×”,还在其旁加以订正。有人戏称我为“业余校对”。我则不以为辱,还挺觉“光荣”呢! 是的,业余编辑,记者有之,曰“特约”,我亦忝列过,而从未见有“业余校对”之说。校对,是苦差事,常熬夜,纵夜夜精心校对,而错讹仍难以杜绝。正如扫落叶一样,今天扫了,明天又败叶落地。放眼今日之报刊,大有败叶越来越多之势。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编辑报刊的指导思想,我以为可以从三个层次来加以认识。一、编辑报刊的一般指导思想:应持“一般的公正”态度马克思在给奥格斯堡《总汇报》编辑部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并不希望也不期待奥格斯堡《总汇报》的‘谢忱’和‘特别  相似文献   

8.
近来,翻阅了1985年出版的《全国报刊内容汇编》。这是一本由北京市邮政局、光明日报社合编的资料。其中出现了一个新词:“执行主编”。一个刊物,既有“主编”,又有“执行主编”。乍一看来,我们会对此一词义不甚明白。主编是主要编辑报刊的人,又有一个“执行”主要编辑报刊的人的人。这后一个人又是干什么的呢?仔细一想,才能恍然大悟,原来主编是有名无实,虚挂空名而已,而对实干者只能封之为“执行主编”了。这种主编不编的情况,许多行业都存在着。电影界有:“导演”和“执行导演”,有一些研究生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无备”,是指编辑案头需要而缺的稿;所谓“不意”,是指作者们都没有想到写的题材。为了写出编辑所需而案头却无的“抢手货”,我采取了以下四条措施:一是研究报社印发的《编通往来》、《编采通讯》或《××报通讯》等资料,摸编辑“胃口”,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样的稿件。二是利用走访亲友和外出旅游等机会,挤出时间“跑”报刊编辑部,直接请教编辑,征求意见,交流观点。三是购置了《全国报刊便览》、《全国报刊地址和邮码集》、《当代中国报纸大全》、《报刊邮资总付登记证证号汇编》等工具书,力求摸清办刊宗旨和栏目  相似文献   

10.
“吹毛求疵”的含义属贬义,比喻对人对事故意挑剔毛病,硬找差错。诚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些小疵如果无伤大体,尽可不必故意去挑,更不要硬找,以免把人弄得谨小慎微。作为报纸的编辑也不例外。然而,我又觉得编辑编稿确应有点“吹毛求疵”的精神。这是因为编辑担负着特殊的使命,编辑是报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最后一道把关人,通过这个关口,来稿上的东西就变成了报刊上的东西,通讯员的劳动就产生了社会效果。如果编辑因责任心不强,让一些差错和谬误出现在报刊上,就会直接影响社会,造成无法估量、甚至难以挽回的恶果。“吹毛求疵”原意是吹开皮上的毛,寻找皮上的毛病。语出《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编辑用“吹毛”的严细精神,把稿中的疵病找出来,消除它,怎么说也是一件好事,不能认为是鸡蛋里面找骨头,居心叵测,从而掩疵护短,拒绝改错,把该褒的做法当成该贬的行为来反对。  相似文献   

11.
“随便翻翻”是鲁迅先生读书的经验谈。他在《随便翻翻》一文中说,自己有这样的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现在看来,先生的这一经验还很有借鉴之处。依愚之见,特别是报刊的编辑,更应养成“随便翻翻”的习惯。几年前,我为一家省报写了一篇书评,半年过去,杳无音信,于是又改寄到市报,月余即被发表。第三天,省报的一位编辑给我写信说,稿件拟定在某日刊用,请作者来信说明是否还向其他报刊投寄。我禁不住笑了,如果编辑随便翻翻市报的话,也就不会  相似文献   

12.
一些通讯员朋友要我介绍些上稿“秘诀”什么的,尤其是想探探如何同报刊、电台的编辑们拉近乎。其实,我哪有什么“秘诀”或“绝招”。几年来,我所写的稿件分别被全国各地的近60家报刊、电台采用。为我的稿件由手写变成铅字或“声音”付出心血的,少说也有几十名编辑,然而绝大部分编辑都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初学新闻写作的青年.我发现不少报刊都严禁一稿多投,可实际上又经常见到一篇文章多家报刊(或电台)采用,又似乎允许一稿多投.就这个问题,我问过不少新闻爱好者,却都未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恳请赐教! 禹县神垕镇温俊伟温俊伟同志: 新闻单位对“一稿多投”,历来就不赞成甚至是反对的,有的单位还带制定过防止性措施,但在实践中却很难执行.一稿多投确实给编辑带来不少困难,使新闻单位工作被动,造成不良影响.比如,编好一篇稿子,准备发表或已发排,忽见此稿已在其他报刊发表出来.或者,同一地区的几个新闻单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 近年来,不少报刊开辟了“镜头下的思索”、“就地曝光”、“立此存照”等新闻图片专栏,内容大多是披露社会上那些不文明的现象,这无疑是对的。但我觉得,这种向“一边倾斜”的宣传,易使人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也与“客观事实”不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大量涌现的仍是好人好事.为此,我建议各报刊的图片专栏也上些正面“曝光”的文明镜  相似文献   

15.
编辑领域的深刻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刚 《传媒》2000,(3):23-25
当代报刊策划的崛起,开辟了报刊实践及其理论的新形式;它使跨世纪的报刊人眼界大开,思路大展,视点扬升;它更向人们展现和昭示了观念、创意的价值和力量。循此,报刊面貌将焕然一新,编辑科学将焕然一新。 传统的弊端 编辑工作可谓源远流长,但古人“编辑”,多限于既有资料(尤其是旧书稿)的整理与编订,间或亦见述作(如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印刷术的发明推动了编辑业的专门化,但却湮没了“编创性”,“述而不作”、“编而不著”,钟情于“为他人作嫁衣裳”。 编辑就是“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  相似文献   

16.
报刊编辑作为媒介信息“过滤”的“把关人”,其素质高低决定着报刊在读心目中的地位和市场选择中的命运。近年来报刊竞争激烈,一些报刊编辑滋生了浮躁情绪.丢掉了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扩大报刊影响,争取读和增加效益,或盲目追热点、赶浪头、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或重复别人,照搬照套,一味效仿;或舍不得下功夫,认真把好政策关、审读关、字关,致使疏漏差错时有发生。这些问题既有学风上的又有风上的,不及时纠正会严重影响报刊的质量,贻害无穷。强调报刊编辑树立精品意识,倡导多出精品,有助于遏制这些问题的发展和蔓延,端正学风和风。  相似文献   

17.
我当兵6年。学习新闻报道已5年有余,稿子写了一大摞,获报刊编辑和读者好评的优质稿也不少。作为一个资深“网络记者”,我采写的稿件网络点击量也持续攀高,可唯独个人档案袋里的“荣誉系数”却一直上不去。  相似文献   

18.
报刊书评编辑对稿件的要求中,字数总是很重要的一点。现代报刊文章的世界性趋势,要求写短小精悍的文章,书评也不例外。但是小文章并不就是小品文。《中国图书评论》今年第一期开辟“书评小品”栏目,我以为很有意义,又是十分重要的。小品文,通常是指散文中的一种体裁。它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又有多样  相似文献   

19.
笔者是一个业余通讯员,由于常年坚持写稿,在报刊电台上登出来的稿件很多,对此,一些同志说我同报社熟悉,与编辑有“特殊关系”,更有的甚至认为我经常向编辑送礼。为此,有些同志常同我说,要我帮助他们与报社编辑“疏通”一下,当我把真实情况向他们说明,有些人还认为我在“卖关子”。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20.
编风小议     
写作品要发表,出书要销售,够格与否,能不能面世,把关者何许人也?编辑。他们的“位子”至关重要,对作品有生杀之权。 作为一个报刊的编辑,对稿子是择优录用呢,还是论“门子”讲人情呢?用通俗的话说,是“认”稿呢还是“认”人呢?两种思想境界,两种职业道德,泾渭分明。我十分敬佩那些“认稿不认人”的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