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守到最后     
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时刻关注着灾区的情况,虽然身在外地采访,还是积极委托同事向灾区捐款。5月20日下午4点半从廊坊采访回来,刚到家门便接到自愿报名去汶川地震灾区采访的电话,自己不顾连续多日出差的疲惫,坚定的报了名。我是在26日下午6点接到去四川地震灾区采访通知的,由于母亲身体最近一直不太好,春节期间因高血压曾经晕倒,  相似文献   

2.
傅强 《军事记者》2013,(6):39-39
4月21日,芦山地震的第二天,我赶赴地震灾区采访。5天里,我采访了芦山、宝兴、龙门、双石等多个地震重灾区。回到北京后,我梳理着那些灾区的场景、细节和我笔下的故事、人物之间的关系,思索着主流媒体记者应当遵循的价值理念——对社会责任的坚守和对"正能量"的传扬。  相似文献   

3.
在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有过泪如泉涌的经历。 央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节目中,观众已看到多个流泪的主播。就连外国记者,在四川地震灾区采访中也都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路透社记者马克说,虽然自己有过多次采访地震的经验.也曾报道过1999年的土耳其大地震,但这次还是被这惨痛的一幕幕深深触动了。  相似文献   

4.
智利发生地震后,某电视台电话连线前往震区采访的一位女记者。电视里传来女记者对地震现场的描述,语调庄重,深沉。随着电话连线报道,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报道中若干冲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报道凸现出媒介在采访灾难报道时必须面对的几对冲突。包括:采访自由与公共秩序之间的冲突,专业主义与善良风俗之间的冲突,报道"美"和反思"丑"之间的冲突。本文从此次地震报道中出现的个案出发,研究这些冲突的表现,并试图探讨解决冲突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6.
1979年7月9日18时57分,江苏溧阳县发生了一次六级中强度地震。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我们立即赶赴现场进行采访。这次地震报道,我们是和《新华日报》记者及镇江地区、溧阳县报道组的同志们联合进行的。在采访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有一条深刻的体会,就是新闻报道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在地震消息中,我们具体说明了震中地区居民住宅大部分倒塌,上兴公社约有百分之七十的房屋震倒,全县共有四十一人死亡,数百人受重伤。  相似文献   

7.
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我作为中国黄河台国内台总监按照台领导的指示,带队赴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期间,耳闻目睹了抗震救灾中的许多感人事迹。救死扶伤的哥的姐这次在灾区采访,我们经常打着出租车奔波于灾区各个采访点,结识了不少出租车司机,赵辉是  相似文献   

8.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相比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我国的新闻媒体及其新闻记者对芦山地震的报道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以微博为主的自媒体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救灾工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支持。此外,新闻媒体对于突发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更加专业化,更加成熟,在采访与报道中更加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与关怀。然而,在本次芦山地震中的信息暴露出依然存在虚假新闻、不尊重采访对象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震发生后,黑龙江电视台的几名记者奔赴灾区。他们在地震前方经历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呢?近日,笔者采访了他们,听他们讲述在灾区的真切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28日是唐山地震30年纪念日。30年前,唐山地震发生后,由于通讯中断,时任开滦唐山矿工会副主席的李玉林飞车赴京,向中央高层汇报灾情。使中央及早部署展开救灾工作,挽救了数万人的生命。30年后,他患有脑缺血症状,但仍频频接受采访,一度被送到医院抢救(《法制晚报》2006年7月26日)。社会需要英雄,社会也需要对英雄的宣传。记者采访报道英雄先进事迹确有必要,但我们常常忽略了一点,即采访对象的身体状况和真实感受。报刊电台电视网络遍布各级各地,所有记者都有采访的充分正当理由。于是英雄常常一天数次接受采访,甚至一拨记者刚刚采访完,稍后赶到的记者又要求将故事详细复述一遍。面对热情的记  相似文献   

11.
在地震极重灾区采访,记者最深刻的感受是崛起。随着地震灾后重建的完成,一批面积达标、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具备档案安全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档案馆拔地而起。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灾区档案人坚守岗位,积极作为,围绕中心,服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报道践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遇到重大事情发生,我们的传媒平常习惯于按照上级的指示来采访和选择主题,没有上级的指示主动采访重大事件的情形不多。这次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多数媒体打破了这种惯性态势,反应之迅速、报道规模之大、报道力度之强都是历史上罕见的。5月12日14点46分,新华网最早发出关于地震发生的快讯,随后各报纸和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反应很快,发挥了各自信息传递的特长。  相似文献   

13.
项磊 《新闻世界》2009,(11):13-14
在我短短四年的记者生涯里,最难忘的采访经历莫过于去年和今年的两次四川地震灾区行。在那里,我和同事在最艰难的山路上跋涉,多次面对失去家园的孩子而忍受内心的煎熬。但同时,艰苦的采访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4.
《军事记者》2010,(5):I0002-I0002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中心、人民武警报社、人民军队报社、火箭兵报社等军事媒体,以最快的速度派出采编人员前往灾区采访,及时生动地报道了抗震救灾部队的最新新闻。这里刊发的是部分记者在抗震一线采访、生活的镜头。  相似文献   

15.
在得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消息后,我就对这一事件高度关注. 1998年张北地震发生,我到震区采访,感受过-30℃的低温;长江抗洪救灾,我曾远赴湖北,江西灾区,进行过20多天的采访.当然,我知道,要采访大地震如此重大的灾难,必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甚至最坏的打算.  相似文献   

16.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作为北京日报的一员,我在第一时间受命前往青海玉树地震灾区采访.两年前,四川汶川地震,我亦作为北京日报第一批赶赴前线的记者.火速赶往灾区参加报道.短短两年间,两次亲历重大灾难报道,也是我记者生涯中一段独特的经历.  相似文献   

17.
报道伦理: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基本得到落实。与汶川地震相比,芦山地震中的媒体强化了尊重生命的意识,以人为本的理念基本得到落实。媒体整体上比较克制,至少没有出现聚焦死者的镜头,也减少了对遇难者惨烈状况的呈现。对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幸存者的采访,注重情绪的抚慰,为抓拍痛苦的镜头而诱导提问的情形较少,.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中,车祸、飞机失事、火灾、山洪暴发、涝雨成灾、冰雹、龙卷风、地震、情节严重的生产事故与刑事案件、战争等等,都是突然发生的新闻事件。对这类突发事件的采访,难度在于:记者事先毫无觉察,无法作出具体的充分的采访前准备;而一旦突发事件出现,记者就得千方百计赶赴现场采访,全凭记者平时的功底与临场应变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央视《梦想中国》主持人李咏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还不知道,节目组正在经历一场人事地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任笑晨 《今传媒》2014,(5):120-121
2013年4月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再次引起了我们对灾难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讨论。在雅安地震报道中,蒋林因其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理智冷静,客观真诚,被众多人称为媒体报道的典范。本文笔者以蒋林为例,试述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