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融合多样态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支点,建设乡村研学基地并以此促进乡村振兴是有益的探索。研究认为,乡村研学基地能够以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促进乡村教育振兴,融入农村、面向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挖掘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助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振兴,凝聚社会力量协同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与人才振兴。但乡村教育存在自身发展不足、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有限、乡村教师质量和稳定性有待提升、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缺位等问题。研究建议,应加大乡村教育支持力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教育与乡村深度融合,引领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凝聚各方力量协同促进乡村振兴等,从而更好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充分调动并发挥乡村社会中固有特色资源作为内生、可持续的发展动力。民俗体育是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是原生态的身体运动,是根植乡土的社会活动,是盘活乡村的重要动力,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价值。以池州傩戏为实践考察案例,认为民俗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应以文化底蕴为根基,发挥文化驱动为进路。其具体践行路径为:把握民俗体育的文化为内核,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立足民俗体育的健康功能,以推进乡村全民健康;发挥民俗体育的组织功效,以维系乡村公序良俗;发展民俗体育的产业要素,以实现乡村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教育振兴是人才振兴的前提。推动新时期教育改革,尤其是乡村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本文以陶行知为个案进行考察,选取教育思维这一独特的视角展开研究,归纳出陶行知的教育思维包括客观性思维、一体化思维、系统性思维、战略思维和通变思维。在科学的教育思维指导下,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改革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推动了乡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建设与改造。而这些宝贵的经验给我们当前的乡村教育改革带来了如下启示:辩证看待传统和西方教育,做到去粗取精,拾遗补缺;正确把握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关系,实现二者共同发展;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实现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的“合力”发展;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教育改革从试验到推广的逐步拓展;乡村教育改革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适度变通。  相似文献   

4.
体育活动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乡村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推动乡村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安徽省临泉县为例,对安徽省皖北区域乡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乡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提出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乡村老年体育活动开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宏观上看,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子工程”和“支撑点”,对于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以及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乡风、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当前的乡村教育在价值追求、教育质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瓶颈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障碍。因此,要进一步塑造尊师重教良好家风,提高乡村受教育水平;积极树立爱农强农观念,追求乡村振兴大目标;统筹协调城乡教育发展,推进教育一体化进程,从而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双向耦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彰显体育多元功能和价值,将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发展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阶段性特征,演变至今已形成丰富的资源禀赋,在经济社会内生发展诉求下,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起点;在不断挖掘民族地区传统体育价值的基础上,推动其由传统粗放向现代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发展、全面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其逻辑归宿。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助推乡村振兴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将各类生产要素再次投入传统体育事业中,促进传统体育产业再生产,开创传统体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格局,形成传统体育助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因此,依托桂滇黔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推动乡村振兴,可以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调节、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传统体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而乡村要振兴,教育得先行,如何通过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已然成为当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江苏开放大学锚定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创新性地探索目标聚焦、资源聚拢、体系聚集、模式聚合的“四聚”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总结实践经验,社区教育可以通过几方面来服务乡村振兴: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社区教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提升社区教育品质;实现资源共享,完善社区教育配套。  相似文献   

8.
技术赋能为乡村教育振兴带来了重要机遇,推动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然选择。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是利用智能技术为乡村教育振兴赋能加力的过程,其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重塑乡村教育生态、促进地方性知识的生成、厚植乡土社会的人力资本等。推进技术赋能乡村教育振兴,需要通过提供制度保障,优化生态环境;廓清技术边界,强化专业赋能;传承乡土文化,赋予文化活力;尊重个体生命,回归育人本质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需先教育振兴,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石,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对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乡村教师面临待遇保障高但社会地位不高、培训类别多,但职业发展受限等现实困境,这严重影响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为改变这一困境,需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健全业务培训提升制度,完善师资队伍保障,让乡村教师有效投入到乡村教育振兴中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教育先振兴。201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明确了教育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学前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幼儿园距离城区40公里,周围遍布水田、村庄、鱼塘和树林,是一所地地道道的乡镇幼儿园。近年来,幼儿园因地制宜,寓教于“农”,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围绕知农、研农、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了西藏体育教育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影响西藏体育教育发展的因素。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了西藏体育教育发展的对策:进一步加大对西藏体育教育的投入,充实体育基础设施;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把好体育师资的出口关;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发展西藏农牧区体育教育;新时代新气象,要构建新型的西藏学校体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第一次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振兴乡村教育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教师能力素养亟待提升,只有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养,才能以高质量乡村教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3.
休闲体育在助力湖北乡村振兴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方式,是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是促进乡村产业改革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引导乡村全面有效治理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湖北在发展乡村休闲体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可以从发展目标、配套设施、体育品牌、宣传力度、体育人才等方面进行优化,发挥休闲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乡村教育全面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保障,而教师是最关键要素。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教师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经历了救济式、输血式、精准、巩固拓展等四个阶段,其逻辑理路是:始终聚焦社会公平,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始终关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乡村教师培养模式;始终聚焦乡村振兴,凸显教师教育主体职能;始终聚焦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强化教师作为乡村公共服务人才的职能。新时代,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始终把乡村教师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才支撑;立足高质量教育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育情怀;坚持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优质均衡;坚持挖掘内生动力,增强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能力,为乡村振兴持续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把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作为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视为社区教育的重要使命.南京社区教育紧扣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建设,依托南京市农科教讲师团,开展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基地创建为契机,实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以项目申报为抓手,提升社区教育中心为农业服务能力.通过加强服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措施,提升社区教育的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实现南京社区教育服务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职业教育通过教育帮扶,提供人才支撑;通过科技赋能,提高成果转化;通过示范引领,强化产业发展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文章通过调研分析了江苏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绩及职业教育在其中所做的贡献,并就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教育要先行。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乡村教师职业认同不仅影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师队伍的稳定,而且关系到乡村教育能否实现公平而有质量地发展。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的现状。研究表明,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婚姻、学历、教龄、职称、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提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职业认同感,需要减轻乡村女性教师的工作压力;给予乡村未婚教师人文关怀;充分发挥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的才能;多渠道开展乡村教师培训;采取适合乡村教师职称评定的办法;切实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增强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促进乡村教育良好发展,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民俗体育作为传统乡村生活的重要文化事项,是参与乡村振兴、创新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文章以池州地区舞龙习俗为例,从社会学、民俗学视角对民俗体育参与现代乡村社会治理的功能、困境进行剖析。结果表明:嵌入乡村治理是民俗体育现代性传承的必由之路,有利于重温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促进乡村团结与交流,推进社会道德规范新风尚的形成,带动乡村新的产业发展。但也存在着主体困境、后备不足、文化脱离以及行动业余等问题。提出了把握新乡村治理的主体力量,提升专业管理水平质量;重塑民俗体育文化价值内涵,激发乡村治理文化活力;创设乡村民俗体育治理环境,打造乡村民俗体育文化品牌等策略,旨在构筑新时代乡风文明新高度,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县域高职教育承担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撑。县域高职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是:聚焦“县域需求”,彰显县域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性;瞄准“内部重塑”,凸显县域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重组“教育资源”,强化县域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性。县域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需通过创新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等路径,实现人才强农、产业富农、科技兴农、文化育农。  相似文献   

20.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由追求义务教育的普及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实现了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新飞跃。乡村教育不仅是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还是夯实乡村人才资本的重要利器,能够为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但是,乡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离农”与“为农”的价值选择困境,面临着城乡地区教育质量差距大、师资、生源力量薄弱等挑战,乡土文化历经价值涤荡,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以教育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因此,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实现乡村教育创新发展;补足乡村教育短板,厚植乡村文化振兴基础;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石;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教育,明确乡村教育目标指向,进而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为推进乡村现代化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