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颁行年代进行了再次探讨,认为汉二年时,萧何并未制定汉律,而《二年律令》中诸律如:《贼律》、《置吏律》、《行书律》、《金布律》、《史律》、《傅律》等律的颁行年代也均不为汉二年,因此推断《二年律令》中的“二年”当为吕后二年。  相似文献   

2.
汉初至武帝元鼎四年,币制频变达十多次,其间“放铸”、“禁铸”几经更替,使得“盗铸”问题凸显,屡禁不止。汉简中有关“铸钱”的律令,正是货币政策变更,盗铸问题严重的反映。汉政府在货币方面的政策,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经济特点,也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秦汉时期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业开发的高潮期,同时也是古代第一个灾害高发期。生态环境的质量大不如先秦,对生产生活产生诸多影响,有识之士为此各抒己见,形成的生态思想对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系统探讨秦汉生态环境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时代意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国古典文化,对于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四时月令诏条》是一份在敦煌悬泉置出土的抄写本诏书,颁布于西汉元始五年(公元五年)。本文分析了《四时月令诏条》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和思想,论述了《四时月令诏条》所体现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国家意志,最后讨论了《四时月令诏条》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用性。  相似文献   

5.
1983年底在湖北张家山出土的247号汉墓竹简,其中的《二年律令》对于研究秦汉法律,乃至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尤以《贼律》的史料价值最为珍贵,它涉及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保护人身权利以及对公共私有财产保护、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权力等方面,并且论及法律思想以及立法原则及着眼点方面,这对秦汉立法技巧的探究、对现代立法原则也有借鉴。  相似文献   

6.
研究秦汉经济史的同志,多半注意研究秦汉时期的重农、抑商和限田等政策,很少注意研究“禁民二业”政策。其实“禁民二业”政策是与重农、抑商、限田相辅相成,同时并行的一种政策。秦汉政府所施行的“禁民二业”政策,对秦汉社会经济发展有过重大的影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对秦汉的“禁民二业”政策作一简单的分析,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7.
《四时纂要》是我国古代著书农书,现有时代朝鲜翻刻本存世。对这个刻本,特别是某些次序颠倒的向句子,学术界曾有怀疑。从古籍中稽查到的《四时纂要》引文与翻刻本对照来看,翻刻本是真的,从《四时纂要》刻印历史、流传情况、书目著录和明清古籍引用《四时纂要》数量变化来考察,现行的“在我们北宋时已经失传”之说不确,其佚失当在明清之际。  相似文献   

8.
情爱和性爱在大多数时候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禁区,尤其是在主流文学活动中一直处于被疏远、压抑和禁钢的境地,但是在民间文学、通俗文学中却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表现,比如《子夜四时歌》。《子夜四时歌》对人(尤其是女性)的情欲世界进行了大胆地揭示,而其所使用的表现方法又莫不因爱而生,因情而有,每一字都显示我国古代民间艺术家深厚的艺术涵养及其对现实生活独特的体悟与观察。《子夜四时歌》的出现与当时的地理条件、风俗风尚、思想根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敦煌悬泉汉简Ⅱ90DXT0114 (3):54: ●兵令十三当占缗钱匿不自占不以实罚及家长戍边一岁 整理者认为此简是汉《兵令》(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悬泉汉简释文选》、《敦煌悬泉汉简内容概述》,《文物》2000年第5期,第31、37、23页.).《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亦录有此简释文,并认为简文内容与端首的题名兵令是有联系的,《兵令》可能是适用于军人的律令汇编(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1-12页).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所谓“少年”,系指那些从“父老”统治下游离出来,处于社会下层,从事卑贱职业,游手好闲的社会群体。少年犯罪表现为结成“群盗”,劫掠财物,“借交报仇”,“任侠并兼”以及充当权贵或地方豪强的爪牙,为害乡里等。少年屡犯法禁,对社会治安产生消极作用,因而受到专制政府的打击与遏制;但少年任侠狂逸的性格特征又反映出秦汉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价值取向,在下层社会尤受推紫,所以统治者在打击“恶少年”的同时,又利用其力量,将政府的影响力与触角深入到民间社会。这种打击与利用相结合的方式,对秦汉基层社会秩序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试图从秦汉时期少年犯罪的社会原因与特点、对社会的危害以及政府的防治措施等方面,来认识秦汉时期这一特殊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在《零陵三亭记》中提出了“观游为政”的思想。本文对其提出这一思想的思想根源和现实环境作了深入探析,认为柳宗元奉行的儒家政治思想体系中的仁政思想,是他提出“观游为政”思想的思想基础;被贬永州,身为罪囚不能过问政事,是他提出“观游为政”思想的独特的现实环境。“观游为政”的思想体现了柳宗元对解决民生问题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2.
近年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内涵丰富,其中存在大量有关家庭与女性的法律资料.本文拟以<二年律令>为依据,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西汉初年吕后主政期间平民社会中的继承关系和夫妻关系,藉此反映当时女性的家庭与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秩律》中的三处释文存在问题,并对这三个字进行了新的考释。  相似文献   

14.
里耶秦简、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尹湾汉简、居延汉简,以及《金石萃编》与《隶释.隶续》等书中所搜集碑刻的有关材料表明,我国秦汉时期的乡村机构设置在某些方面比我们过去估计的要更完备、更繁复而且具有早熟性及严密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我国秦汉时代的服饰与服饰制度的演变分析出发,不仅揭示了秦汉时期服饰及其服饰制度的特点,更剖析了秦汉时代社会思想文化与服饰文化的相互烘托、相互支持、相互印证作用,并阐明了秦汉时代服饰文化在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我国秦汉时代的服饰与服饰制度的演变分析出发,不仅揭示了秦汉时期服饰及其服饰制度的特点,更剖析了秦汉时代社会思想文化与服饰文化的相互烘托、相互支持、相互印证作用,并阐明了秦汉时代服饰文化在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切韵》语音性质的讨论,一段时间曾非常热闹,单一音系说或综合音系说各有持之者。①近来似已落入寂寞,但虽在寂寞中,当世学者在各种各样的论述中也多论及《切韵》的性质,只是未能突破两种说法的大局。本文试图就《切韵》的几个侧面,探求《切韵》的语音性质,以期对此问题有所推动,从而使我们对《切韵》的认识更合实际些。一、《切韵》前的语言及社会背景要论定《切韵》的语音性质,必须先谈谈本时代的语言及社会背景,这样才能把问题置于一个现实的环境中,不至于出现主观臆断之弊。 (一)语言背景《切韵》时代是汉民族共同语大发展的时代。秦汉两代的社会统一带来了语言的统一,“通语”、“绝域语”、“绝代语”(名异实同)结束了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异形,言语异声”的局面。至《切韵》前后,语言上有了新的变化。就其语音方面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  相似文献   

18.
《还乡》是哈代第二部著名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关于《还乡》的主题,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诠释。本文从环境、人物的性格和机遇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指出人的欲望是悲剧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苏轼所处的时代环境、接受的教育情况及第二次苏轼入京时的思想状况,分析苏轼写作《和子由渑池怀旧》时的思想,并且从“鸿”这一意象在文学作品运用和“雪泥鸿爪”的本体两个方面讨论,认为此诗中“雪泥鸿爪”比喻对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二年律令》中出现的“同产”一词并未得到整理小组的准确解释,结合秦汉简牍和文献典籍,可以考证出“同产”为同父所生子女,既包括同性,也包括异性;既包括同父同母所出,亦包括同父异母所出。对“同产”的概念作出准确定义,对廓清其家庭地位及财产爵位继承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