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王成启 《师道》2007,(5):28-29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辨证统一的过程。对课的评价不能仅看教师的表现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的活动怎样。这一点人们早已形成共识,但问题是许多人把学生活动只简单的理解为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多少学生发言或参与讨论、这堂课的气氛怎样等。笔者认为,单纯的以此作为学生活动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现代教学论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对教学的评价就不能只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还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关于这一点,人们早已形成共识。但问题是许多人对学生活动缺乏应有的认识,往往把学生活动只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多少学生发言或参与了讨论、这堂课的气氛怎样等。单纯地以此作为学生活动的评价标准,不仅割裂了学生活动的“量与质”、“形与神”的关系,甚至会造成对教学评价的误导,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真正意义上的学生活动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笔者称其为三种状态.即“感官动”、“思维动”、“思想动”。 一、感官动 感官动即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启发、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一种活动。它一般指学生的外在活动,比如提问、讨论等,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  相似文献   

3.
《宁夏教育》2008,(4):79-79
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因而,对课程的评价不能仅看教师的表现,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活动。但是,如果把课堂学生的活动只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回答了多少教师提出的问题”,“多少学生参与了课堂讨论”,这样的评价就割裂了学生活动的“量与质”、“形与神”的关系。客观地评价课堂学生的活动应该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形动、心动、神动。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论尤其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 ,因此 ,对课的评价不能仅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如何 ,同时还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 ,这一点人们早已形成共识。但问题是许多人对学生活动缺乏应有的认识 ,往往把学生活动只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多少学生发言或参与讨论、这堂课的气氛怎样等。笔者认为 ,单纯地以此作为学生活动的评价标准 ,不仅割裂了学生活动的“量与质”、“形与神”的关系 ,甚至会造成教学的误导 ,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
用现代教学理念来评价教师的一堂课,不是看教师传授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看这堂课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学习时掌握了多少知识,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6.
一节成功的物理课,不仅要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还要看这些知识是怎样获得的,是主动探究学到的还是教师强硬灌输给他们的?显然,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获得科学素养和科学情感.所以,评价物理课堂教学可以从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态以及如何建构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情感三方面来考虑.只要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就是成功的教学.正所谓教无定法,但有定则,规则就是能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提高能力.本文将对第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因而,对课程的评价不能仅看教师的表现,更重要的是看学生的活动。但是,如果把课堂学生的活动只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回答了多少教师提出的问题","多少学生参与了课堂讨论",  相似文献   

8.
试着写份让学生动心的操行评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操行评语是教育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现实中“该生如何如何,希望今后怎样怎样”,这种“八股文”式的评语却司空见惯,老师们不知为多少学生写过,也不知为一个学生写过多少次,真可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教师写得乏味,家长看了味同嚼蜡,学生根本不把它当回事。这样的评语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呢?为了充分发挥评语的教育评价功能,对学生做出准确评价,写出充满人情味、体现个性化的评语,我一直在努力探索着,现将我的一点收获与大家分享。一、情真意切、充满爱心评语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需要教师情感投入,需要…  相似文献   

9.
苏大贵 《教师》2011,(18):116-116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这一过程中生动而独立的学习主体。课堂的质量不是看老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因此,教师必须优化课堂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必须追求课堂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科学化、智慧化、艺术化和高效化,达成学生学习活动的最大效值。  相似文献   

10.
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两个现象值得研究,一个是教师的繁琐的分析,一个是无启发性的问答。评价一堂阅读课,最根本的一点应看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认识能力落到实处没有,也就是说,学生的阅读能力究竟有哪些提高。要看“实”的,不能看“虚”的。课堂40分钟,应该怎样去分配,学生是怎样由不会到会的,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厂多少,这是值得特别重视的。课堂时间是珍贵的,要把大部分交给学生,学生是“演员”,教师只当好“导演”就可以了。通过教学实践,我初步摸索出了改进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姑且称之为“三三制”。第一步:粗读课…  相似文献   

11.
江伟东 《江苏教育》2007,(10):55-56
思考一:猜想不是瞎想 我们先看一位教师是怎样教学“让学生猜想80ml的水和20ml的盐混合成盐水后是多少毫升”。  相似文献   

12.
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有实效的课,并不是单纯看教师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要看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出了多少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以哪些途径和学生一起解决了多少个值得探究的“为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熟知“教什么”、“为什么教”以及“怎样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现象,提出困惑,积极思考。例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僦计》时,我引导学生在认识了统计图后,根据统计图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的教学之中,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生与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是常有的事。这里,我想谈一谈,教师如何评价学生,怎样评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怎样让学生学习好,从来是所有教师孜孜不倦探索的重要课题。年复一年,多少艰辛,多少曲折,教师们为之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我在近30年的数学教学生涯中,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学习好.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做到乐学、会学、学会。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是继厦门之后在我省第二批进入新教材课改的地区.经过两年的实验教学,新的教育理念对广大师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做课堂教学的主人?怎样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不能单纯看教师怎么教,最根本的是要看学生怎么学:独立思考了吗?对问题的理解有没有创新性?有没有异想天开、标新立异?……那种一心让学生适应教师施教的任何策略和措施,都必须彻底根除!本文就生物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谈一点做法与认识。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高等师范学校应当用其他方法来培养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笑和怎样看等等‘细枝末节’,这一切,对教师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教师走上讲台,就是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广泛的接触,同时也作为审美对象站在学生面前。学生对老师的观察、了解、模仿是长时间的、相对固定的,也是无法回避的。  相似文献   

17.
1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的宝贵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学生学得好与坏 ,不仅要看他回答了多少问题 ,还要看他提出了多少有价值的问题。所以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如教学《热是怎样传播的》一课 ,教师一上课就问 :“你们见过烧不死的金鱼吗 ?今天老师就让大家看看。”然后教师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鱼放入装水的烧瓶中 ,用酒精灯对着瓶颈烧。瓶颈的水烧开了 ,而金鱼仍在水中游来游去…  相似文献   

18.
评语既是给家长看的,也是给学生看的。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虽有共性,但更多的则是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个性。老师写学生评语,共性的东西要写,以此展现整个集体的精神面貌,以及学生个体在集体建设中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集体自豪感和个人成就感;个性的东西也要写,因为评语是对学生个人的评价,而个性的东西才是学生独有的,也是学生十分重要的。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成长中接触的班主任很多,每个班主任都应该有不同的教育风格,这既是由学生成长的年龄特征决定的,更是由教师的个人风格决定的,从这个角度看,每个教师的评语也应该有自己的风格。所以,无论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师的角度,评语都应该写出个性来,有时要大江东去,有时则要小桥流水,而不是千人一面。那么,怎样把评语写出个性呢?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择校不如择师。每一位家长最关心教师是怎样教自己孩子的。其实学校怎样评价教师的教往往决定了教师怎样教学生。作者既是一位教育人。也是一位家长,不妨听听他怎么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活生生的书。作为教师,在教学生读书学习的同时,也应从多角度、多层次人手,以辩证全面的观点去认真耐心地研读学生这本书。不论教师按怎样的设想去研读,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那就是一定要把学生这本书读“活”,切莫往“死”里去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