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陶用舒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9,30(1)
陶澍是清嘉道年间极有名气的诗人,在他周围聚集了当时一大批诗人.著名的宣南诗社(初名消寒诗社)就是陶澍等人发起建立的,诗社成员亦视陶澍为诗社的领袖.宣南诗社是一个文艺团体,多由南方各省在京的有功名的中下层官僚组成,前后成员有68人.他们的诗作不仅润色太平业,歌咏同朝美;而且关注国计民生,倡导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2.
林则徐与梁章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心坦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0,(4)
爱国忧民,同为禁烟御侮奋斗,但在识时达务方面却有敏钝高下之 别。深究林梁关系及差异,可深化对鸦片战争时期经世派群体的认识,可凸显林 则徐等先驱者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4.
茶志高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永昌诗社\"为明正统间云南最早且重要的诗社群体,其在当时诗坛有一定的影响,后人亦多有评论。依张志淳《南园漫录》、袁文揆《滇南诗略》等文献记载,\"永昌诗社\"以汤琮为首,核心成员有陶宁、张志举、程广、曹遇四人。又据李元阳修《云南通志》载,继\"永昌诗社\"后永昌府有诗名者,另有庠生程廉由、司祥、应贡、姬绪四人,活跃于成化年间。综观现有零散的文献资料,\"永昌诗社\"成员多为隐士,其诗歌以表现永昌风物为主,尤工于咏物诗,汤琮《鹦鹉》诗就极负盛名,时人将其与唐人郑鹧鸪并称,号\"汤鹦鹉\"。对\"永昌诗社\"进行初步梳理,有助于认清其在明代云南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梁章钜晚年游历山水所创作的“浪迹”笔记重实证、多考据等特点,并与传统意义上的山水游记进行比较,探讨乾嘉学风对梁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怀安诗社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史上第一个古典诗词诗社。其诗歌吟咏了寰宇的风云,是抗日战争的颂歌,解放战争的颂歌,中国革命的颂歌。人民领袖的颂歌。诗人们在满腔激情地歌颂革命一方的同时,对日、汪、蒋这些丑类和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同时还深刘地揭示了当时的延安和边区对于后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意义。怀安诗社的作品证明。历史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形式可以反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伟大斗争,特别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7.
宋代杭州诗社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辉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6):39-43
历史上,杭州的文人们特别喜欢结社,比如明代杭州的诗社就特别多。其实,宋代杭州诗社也很多,这些诗社大多是\"行都士夫及寓居诗人\"所结,一般以西湖为社团活动中心。这些诗社对文人们的创作及生活都有影响,周密吟社对清雅词派的影响就尤其为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8.
陈小辉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5-67,106
宋代河南地位特殊,经济文化都比较繁荣,其诗社亦较多,其中洛阳怡老社团尤为学者关注。其实,除洛阳怡老社团外,宋代河南还有不少诗社。这些诗社主要分布于汴京、洛阳,组成人员以官员为主。对宋代河南诗社进行具体分析,也许可以为我们研究宋代河南文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宋代江苏诗社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辉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13,(3):43-47
宋代江苏诗社很多。这些诗社主要分布于苏州、金陵等地,组成人员以官员为主。宋代江苏诗社对江苏文学及诗人们的创作、生活都有影响。对宋代江苏诗社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为研究宋代江苏文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欧阳少鸣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10):10-13
梁章钜的诗话著作卷帙繁富,蕴含深厚,有很高的学术与文献价值,其晚年最后两部诗话《雁荡诗话》和《闽川闺秀诗话》均编撰于耄耋高龄之际。《雁荡诗话》构思独特,融自然胜景、诗人诗作、精严考证和编撰者品评于一体,是中国诗话史上一个创举。《闽川闺秀诗话》是专门为明清两代闽省闺秀编撰的一部诗话,对于彰显地域文学特别是地域女性文学来说,自有其开创意义在。诗话保存了许多闽地女诗人的作品和资料,于乡邦文献亦有所增补。 相似文献
11.
李灵燕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41-46
《长乐诗话》成书于梁章钜创作生涯的早期,缘起于梁章钜对区域诗学的关注,内容多限于介绍长乐一县的诗人及诗歌创作情况,反映了梁氏早年的诗学思想。《长乐诗话》编纂以时为序、以人为目、因人存诗,又杂采方志文集资料,解疑补缺,创新性地从家族诗歌创作史的角度编纂诗话,使得长乐县史上许多不存于文学史却颇具文采的诗人及其作品流传下来,对于后人了解长乐县的区域文学及家族文学创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立群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4):17-20
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在中国现代诗歌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不但与其生平有关,同时,也与其个人的创作密切相关。本文从三个主要方面论述梁宗岱的纯诗理论,并关注外部时代环境对这种纯诗理论的影响,而这样的目的就在于阐明其理论的丰富性和本土化色彩。 相似文献
13.
“齐诗”是汉代今文三家《诗》之一,有汉一代繁盛一时,但其衰亡较早,“‘齐诗’魏代已亡。”因此利用现有资料复现“齐诗”学派的历史面目,考辨其佚书及著述体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潘猛补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18-23
明代万历十七年(1589年),温州出现了著名的诗社——白鹿社,它对温州当时的文坛有重大影响.由于代远年湮,文献稀缺,学界对温州白鹿社茫然不知,故就其成立时间、活动地点、成员组成、历史地位等进行辨析考订,以勾勒出温州白鹿社的大体面貌. 相似文献
15.
黄笑愉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1):32-34
曾游学欧洲的梁宗岱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自己的象征主义诗学理论,与此同时,梁宗岱还针对当时新诗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而提出了自己对新诗形式上的看法。梁宗岱诗学中对新诗形式的探索不仅有着到西方象征主义痕迹,也包含着他本人对中国传统诗学的认识,文章主要从诗歌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诗歌的音乐性和诗行构建以及诗歌形式的"真"这三方面阐述梁宗岱诗学中对新诗新诗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南湖诗社存在时间不长,但贡献和价值不小,它在西南联大历史和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和地位。文章经过多方考察,对南湖诗社的酝酿、成立、活动、结束等具体情况作详细描述,从而阐释了南湖诗社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佛教促进了人们文学观念和描写女性方式的转变,这为宫体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佛经也为宫体诗创作提供了范例。为了使众生免于色欲的诱惑,佛经教导众生将女性视为丑陋的有害的物品,同时面对美色不失其清净心和无染心。佛教观照女性的方式对宫体诗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导致了宫体诗创作中情感的失落和女性形象的物化,也导致了审美距离和审美心态的产生,使得诗人创作出许多富有美的意味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8.
梁宗岱译介象征主义、探讨\"纯诗\"理论,追求一种将音乐性、玄秘感和理想化倾向推向极致的\"纯诗\"世界。梁宗岱认为,\"纯诗\"是诗歌的最高境界,是一切伟大诗歌的共有品质。梁宗岱把\"宇宙意识\"看作是达到\"纯诗\"境界的必备条件之一。\"宇宙意识\"的确立,在梁宗岱这里便成为\"纯诗\"创作的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唐朝晖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31(1):74-76
南园诗社活动于元末明初,诗社成员除王佐等十二人外,还有高彬、李夷白等地方文人;南园诗社诸人通过教书授徒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岭南文学的发展;南园诗社对岭南文学而言,不仅是一个文人社团。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与行为方式,对南粤士子文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郭卓敏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69-72
杜甫诗歌自宋以后得到广泛流传,受到很高评价。但在杜甫所生活的时代,乃至整个唐代的流传却不广泛,究其原因当为杜甫诗歌与当时的社会审美风气不一致。整个唐代,或多或少倾向于艳体诗和清丽的诗歌,这与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相抵触。影响整个唐代审美风气的根源是齐梁诗风,这也进而影响了杜甫诗歌在唐代的流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