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赚』     
“赚”这个字,眼下很火。街上人相遇,很少再问“吃了吗?”关心只在赚与否;放眼望去,会有“XX帮你赚大钱”的广告,令人怦然心动;侧耳听去,会有“XX这回赚大了”之说,令人顿生追慕之念。 “赚”因有“贝”字偏旁,人们会轻易认为,此字只与钱有关,因为谁都知道古人曾用贝壳当钱,如“财”,如“货”,甚至如“贿”,如“赃”……《现代汉语词典》对此字的注释:一是“获得利润,跟‘赔’相对”,二是“利润”,三是“挣(钱)”,反正不离钱。然而人们容易忽略,《现代汉语词典》里,其实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赚”,但读音不同,…  相似文献   

2.
有人做了一个统计,发现近十年中,有九年二月份的股市都出现了上涨。于是得出一个结论:“红二月,成惯例;龙抬头,有盼头。”由此我想起了宋代魏华父的《迎富》诗:“才过结柳送穷日,又见簪花迎富时。谁为贫躯竞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俚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相似文献   

3.
菜场乃是非之地。谈得好,最多便宜几块钱贪人家几根葱;谈得不好,摊摊都凶险暗涌,杀鱼的剪子剁肉的刀,青菜土豆扔出来都有摘叶飞花的劲道。所以我妈出门前,我爸总是关照:“早去早回。”我妈却常常会买到天昏地暗才回来,尤其喜欢流连那些风格诡异的摊头。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字中,财是有两个字合成的,贝+才.贝,作为海贝的贝壳,在古代的贸易结算中充当一般的等价物.换句话说,贝就是钱,钱就是宝物,所以"贝"作为钱,就是"宝贝".  相似文献   

5.
鸩是传说中的一种毒鸟,羽毛紫绿色,羽毛泡过的酒喝了能毒杀人。《汉书·齐悼惠王传》有载:“太后怒,乃令人酌两卮鸩酒置前,令齐王为寿。”后人用“饮鸩止渴”来比喻只求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将来的大患。“饮鸩止渴”的成语无人不晓,而“饮鸩止渴”的蠢事,仍有人在...  相似文献   

6.
有一首描写赌徒的《十字令》:“一心赢钱,二眼血红,三餐无味,四肢无力,五业荒废,六亲难认,七窍生烟,八方借债,久(九)瘾泥潭,十面灾难。”时下反腐倡廉,有人用《十字令》为那些贪官污吏画像:“一心想贪,二目向钱,三餐公费,四方游遍,五色眼迷,六亲  相似文献   

7.
一书名·编者文汇出版社出版的这一本《写在钱钟书边上》,书名径拾钱氏《写在人生边上》的牙慧,得来全不费工夫。虽然照着葫芦来画瓢,可也算是上近水楼台看本地风光,使得广大“钱迷”们见“钱”眼开,油然生出一种自来熟的亲切感。既然有这种不费力而能讨好的便宜事,笔者也贪它一个小便宜,顺手牵来用作篇名。  相似文献   

8.
水漫墙头     
今有论坛灌水,古有墙壁题诗。回想起来,宋唐年间流行题壁诗,跟当今论坛灌水真是差不多。好比那年李白李老师误入黄鹤楼BBS,见到一堵好墙忍不住手痒要灌水,定睛一看,上头崔老师已经先发一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老李沉吟半晌,苦于“眼前有景”,但已被别人道尽,  相似文献   

9.
《论语·微子篇》:“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以往的注释家均把“不”字解为否定副词,同弗。“不勤”,就是不勤劳;“不分”,就是不能分辨。其实清人俞樾在其所著《古书疑义举例》卷四“助语用”‘不’字例中就已指出“不者,弗也。自古及今,斯言未变,初无疑义。乃古人有  相似文献   

10.
最近,许多传媒刊登一则《贫儿含泪水葬亡母》的新闻,安徽外来工王某的母亲猝死福建南安一出租房内,因无钱葬母,他舍泪将遗体装在麻袋里,沉尸“水葬”。王某因涉嫌侮辱尸体罪被刑拘。  相似文献   

11.
要作好优化选题工作,须先做到十忌:一忌“一切向钱”看。有钱即可出书,这是以钱为准,不是择优而从,优化选题就无从谈起。二忌认人不认稿。人有亲疏,此乃常情;稿有优劣,亦为事实。亲者未必稿优,疏者未必稿劣。在书  相似文献   

12.
王晓时 《大观周刊》2012,(27):29-29,18
先秦“文”,博焉;先秦之“思”亦远与厚也。于“乐”,其“论”者之思乃古乐之先驱,今“华夏乐美”之一统。有孔子的“儒乐”之说,墨子的“非乐”之说,老子、庄子的“无为”之说,更有着孟子、荀子的辩证之说,本文主要是对如此的多的音乐思想的发展脉络来进行一下剖析,试着去解读一下为什么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有着如此之多的“流派”以这些“流派”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的钱币以其历史悠久、币材广泛、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而闻名于世,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中国的古钱币文化,在世界古钱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图录如同字典、辞典、政书、类书等一样,是中文工具书中很有特色的一个类型。图录是一种以图形、图像的形式,直观而清晰地描绘历史现象、事物、人物等的空间概念和形象的工具书,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和了解事物,开展学术研究的重要文献。 图录又称图谱、图绘、图像。中国古代图像与文字并重,曾有“左图右书”之说。南宋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也曾在其著述的《通志》总序中指出:“图成经、书成纬,一经一纬,错综而成文。古之学者,左图右书,不可偏废。” 钱本农具名,臿属,似今之铁铲。《诗·周颂·臣工》:“庤乃钱镈。”因其古  相似文献   

14.
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有资可投,有财可理”,怎样在“创造条件”推动“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同时,走出富者更富,贫者恒贫的怪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多读点书     
一张报纸,完全不出错误,当然不可能,但要求少出错误或不出错误,也是读者与新闻工作者的共同愿望。可是有些报纸,不仅经常出错误,而且有些常识性的错误,常常错得非常可笑。如有一次,一家报纸把王昭君送到了西藏去;有一次一家报纸把“心之官则思”写成“心乃思之官”。王昭君去的龙城,其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是古时匈奴祭天之处,与西藏毫无关系。至于“心之官则思”,语出《孟子·告子上》,这个“官”字,作感官、官能解。改为“心乃思之官”,就不是孟子的原文了。  相似文献   

16.
《笑林广记》一书里有这样一则笑话:有忧贫者,或教之曰:“只求媒人足矣!”其人曰:“媒安能疗贫乎?”答曰:“随你穷人家,经了媒人口,就都发迹了。”  相似文献   

17.
梗阳人有狱,将不胜,请纳赂于魏献子。献子将许之。阎没谓叔宽曰:“与子谏乎?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梗阳之贿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献子将食,问谁于庭,曰:“阎明、叔褒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叹。既饱,献之问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忘忧。’吾子一食之间而三叹,何也?”同辞对曰:“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中食而自咎也,曰:岂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叹。主之既已食,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餍而已,是以三叹。”献子曰:“善。”乃辞梗阳人。(《国语·晋语·谏魏献子纳贿》)《国语》是春秋时代的历史书,是分国记事的,注意记录语言,所以称《国语》。全书分《周语》《鲁语》  相似文献   

18.
袁庭栋  白丁 《出版参考》2007,(11):24-24
我国民间最流行的一种关于姓氏的普及读物是《百家姓》。 《百家姓》作者不可考,一般人多谓此书为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人所编.当时吴越王钱傲虽已归顺北宋(北宋建立之后。吴越王还残存了19年),但仍保留王号,故而《百家姓》首句为“赵、钱、孙、李”,将“赵”列为第一姓,“钱”为第二姓。但此说不尽可信。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二六五《吕蒙正传》载:蒙正初为相时,张绅知蔡州,坐赃免.或言于上日:“绅家富,不至此.特蒙正贫时勾索不如意,今报之尔.”上命即复绅官,蒙正不辨.后考课院得绅实状,复黜为绛州团练副使.及蒙正再入相,太宗谓日:“张绅果有赃.”蒙正不辨亦不谢①.  相似文献   

20.
楚汉 《陕西档案》2013,(3):54-54
“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这首不知出于何人手笔的民间俗传诗句,乃于乾隆皇帝晚年面对吏治不清、百官贪腐的时局中出现,道出了当时遭受贪官层层盘剥的人民的无奈心声与无限期望。更是对许多立志入仕当官的文人雅士的提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