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民用和军用飞机使用的燃料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航空煤油型燃料,即所谓的矿物燃料。由于矿物燃料短缺、能源技术的变化与发展、矿物燃料的大气环境非亲和性及超高音速飞机的发展等因素,各国科学家正在积极研究探索新的航空代用燃料。从长远来看,航空用液氢和天然气燃料在21世纪将会取代20世纪矿物燃料的主导地位,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液氢和天然气燃料具备雄厚的能源基础液氢的能源基础氢是最简单、最普遍的化学元素。地球上氢的存在形式是水,而水可以说是无限量的,因为地球上有70%的表面为水所包围。从这个角度看,航空用液…  相似文献   

2.
人们想像未来的世界将仅以太阳和水为动力。未来的社会将不再依赖石油,它会利用太阳能产生一种清洁燃烧的再生性燃料氢气,可用于燃料电池或用管道直接输送到家庭。该梦想在几十年前就实现了,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为氧和氢,强效的氢燃料可用来驱动从发电装置到汽车等所有...  相似文献   

3.
<正>①长久以来.人们提到"病毒"二字难免心生恐惧,在"非典""甲流"等致命病毒袭击人类以后,人们更是如临大敌般地谈病毒而色变。但是,你会想到病毒也能为人类造福吗?美国研究人员就提出了利用M13病毒提取氢能源的设想。②目前,能源公司获得氢燃料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分解水、裂解石油和煤、分解植物等。但是最环保而且最可持续的方法还是电解水。然而,这也需要有能源分解水获得氢燃料。用传统能源(如石油、火电)  相似文献   

4.
水中取火前景非常广阔。因为地球是一个几乎被水全部覆盖的星球,一旦水真正成为制氢的燃料,人类就又获得了一种经久的能源。有人计算过,如果将地球上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其能量约相当于目前世界上所蕴藏的全部矿物燃料的1万倍。 不过,水中取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以石油、煤等作燃料,采用催化剂和高温办法产生氢气或者用电解法制氢气,但成本很高,如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类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这些矿物燃料在自然界的蕴藏量是有限的。人类面对矿物燃料日益枯竭的现状,必须寻找新的能源,开发新的能源,其中一种令人向往的新能源便是氢。 用氢气做燃料,优点很多:一是干净。氢  相似文献   

6.
1.来自化石燃料及其衍生物。到1983年为止,世界上生产的80%以上的氢来自石油,主要用在化学制品如制肥料的氨、甲醇和精炼石油燃料的生产上。氢能从水煤气分离出来,而水煤气本身是由焦炭在如氧化亚铁(FeO)等合适的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制得。它也自低温部分分馏焦炉气而获得。2.水电解方法。生产氢气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解水。电解按下列的化学方程式发生:_通电ZH刀edAiZH,平十八*水溶液中要加入盐或碱以增大导电性。水完全分解成氢和氧。总效率在30%以下,因为电流本身来自一次能源或再生能源。因而这是氢生产的一种相对昂贵的…  相似文献   

7.
前程似锦的理想能源──氢地球上拥有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是有限的,而且,这些燃料的燃烧会造成酸雨和温室效应。因此.人类必须找寻新的理想的能源,既资源丰富,又热值高,安全,不会造成污染。在这样的困境和高要求下.人类找到了一种理想的能源——氢、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许多国家已进行利用氢作燃料的研究。首先,氢在宇宙中的储量丰富、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并且大量氢云充满许多星际空间。仅海水中所含的氢发出的热量,就比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所能产生的热量大9000倍,而这些氢在燃烧后又生成水,可以重复使用、其次.氢对人类的…  相似文献   

8.
首批氢燃料汽车将可能仍使用传统的内燃机来驱动。但它们是否能促成氢燃料的大规模使用呢?当今,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过即使这种被称为“零排放”的汽车开始成规模地走入人们的生活,它也需要数十年时间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内燃机。而与此同时,传统内燃机也将有可能使用氢燃料来驱动。目前有几家汽车制造厂商正在开发使用氢燃料的内燃机。氢燃料点火较汽油更容易,且几乎不产生污染物。如果未来几年中制造商们能够将足够数量的氢内燃机(hydrogeninternalcombustionengine,即H2ICE)汽车推广上路,则将促进较大规模的氢…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世博园区内外,一些加氢站已经建成,它们是为服务世博的氢燃料汽车服务的。众所周知,氢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的原料和燃烧后的唯一产物都是水。然而,令能源公司头疼的是氢燃料的生产成本太高,因此科学家正在想办法降低氢能源的造价。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一种新的设想,利用病毒提取氢能源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评说氢燃料     
提起燃料,你会想到什么,煤?石油?天然气?现在又有了一种“氢燃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11.
锅炉烧煤时,须将干煤用水调和,但见湿漉漉的煤不仅没有熄灭炉火,反而使炉火更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水和煤在高温下作用,产生的易燃气体(H_2、CO等)参与了燃烧。据估算,不消200年全世界蕴藏的天然气、石油和煤都将耗尽。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分解水制取氢,已成为一项意义重大的能源工程。大家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水分解后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是易燃气体,具有燃烧值高、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燃料。燃烧1公斤氢气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上的矿物燃料一旦耗尽,会不会出现能源荒呢?不会。因为科学家们找到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那就是江河湖海中的水。水通过高温(1000℃)可以分解出氢,而氢在已知的各种燃料中,它的能容量是最大的。以单位  相似文献   

13.
大家都知道,氢和氧的混合物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而燃烧后的惟一产物就是水.它不同于目前大量应用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如SO2,NO等),使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的破坏等).氢气是公认的绿色能源,虽然氢元素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但它却常常与其他物质混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石油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以前。唐朝时人们称石油为“石脂水”,那时人们就已经懂得将石油用于照明和燃料了。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我国古代人民对石油的认识逐步加深,对石油的利用日益广泛。到了宋代,石油已能被加工成固态制成品,那种被称为“石烛”的燃料,燃烧时间较长,一支可以相当于三支蜡烛。  相似文献   

15.
当石油和天然气耗尽时,氢也许是一种理想的燃料,问题在于要找到一个廉价生产氢燃料的方法。如今,科学家们称,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一种普通的池溏绿藻。日前,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全国大会上宣布,绿藻这种全世界到处都有的低级植物,具有把水和阳光变成氢气的独特能力。科学家们已经  相似文献   

16.
矿物燃料的广泛使用 ,已对全球环境造成威胁。同时矿物燃料属不可再生能源 ,耗之有限。因此 ,寻找新的能源 ,是大势所趋。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之一 ,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科学家认为 ,氢能在 2 1世纪能源舞台上将成为一种举足轻重的能源。氢能 ,是指氢与氧反应放出的能量。作为能源 ,氢能有以下主要特点 :( 1 )能量高。除核燃料外 ,氢的发热值是目前所有燃料中最高的 ,是汽油的 3倍。氢的高能 ,使氢成为推进航天器的重要燃料之一。 ( 2 )氢本身无毒 ,燃烧产物是水 ,无污染 ,且能循环使用。 ( 3)氢燃烧性能好 ,点燃快。 ( 4 )利用形式…  相似文献   

17.
科技信息     
美公布水制氢化学新工艺,可用于制造新型氢燃料电池2011年2月19日,《科学日报》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17日报道,美国SiGNa化学公司本周公布了其最新的水制氢工艺。该公司表示,新工艺制造出的氢气可供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便携设备使用的氢燃料电池使用。SiGNa公司科学家将钠硅化物储存在一次性金属罐中,然后向金属罐中添加水,从而制造出了氢气。其中的钠硅化物由  相似文献   

18.
■一、燃料电池的发展历史1839年,W.Grove爵士通过将水的电解过程逆转而发现了燃料电池的原理,这就是最早的氢-氧燃料电池(FC)。由于氢气在自然界不能自由地得到,在随后的几年中,人们一直试图用煤气作为燃料,但均未获得成功。1866年,WernervonSiemens先生发现了机—电效应。这一发现启动了发电机的发展,并使燃料电池技术黯然失色。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航天和国防的需要,才使燃料电池技术重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近二三十年来,由于一次性能源的匮乏和保护环境的需求,要求开发利用新的清洁能源。由于燃料电池…  相似文献   

19.
三菱石油公司成功开发出一种新的燃烧器,它用同水混合的煤油和甲级重油为流体燃料,可将氮氧化物(NOX)的产生量最多减少50%,同以乳化燃烧系统为基础的传统型燃烧器相比,新型燃烧器结构简单,成本降低一半。新型燃烧器以水混合技术为基础,在喷嘴的顶端中。已有几个超细孔用以提供所需的水量,燃料从位于燃料供给装置两边的沟槽提供,其产生的旋转力被用来进行水和石油的适宜混合。水最多以60%(一般为20%)同燃料混合成最适宜的燃烧比,该系统被设计得简单、紧凑。用水降低NOX产生的技术作为乳化燃烧技术已被商业化。然而,这些…  相似文献   

20.
传闻2 与京东达成合作协议,京东将试用氢燃料物流车 求证:记者致电富瑞特装,其证券部员工称不清楚. 近日,网传富瑞特装(300228)与京东达成新能源战略合作协议,京东将试用氢燃料物流车,股市动态分析周刊记者就此致电富瑞特装,其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仅生产氢能源汽车的供氢系统产品,京东试用氢燃料物流车情况应该询问相关车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